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湖北省襄阳四十七中八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教案第11课:民族团结
[学习目标]
3.了解和掌握: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我国实行民族
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
4.通过对教材中吉付出的讲解,使学生逐步形成丰
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对一些少数民族文
化生活、民俗的极少,使学生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
秀文化传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
史使命感
[学习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
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学习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我国56个民族形成了-----关系。
2、形成了----------------------格局。
3、背景
4、政策:在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应实行
-------------。
5、意义:对-----------、-------------、
----------------、--------------具有重大意义,成为---------------------------。
6、政策措施实行各民族---------------的政策
7、中央提出了------------------战略。
8、西藏废除了-----------制度,成为我国的重要牧区。
9、内蒙古自治区的-------------,成为国家重要------------。
10、西双版纳--------------,是我国
------------。
(二)合作探究
1、通过阅读教材,说说我国对待少数民族问题采取了哪些政策,取得了那些成就?
2、讨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意义。
(三)拓展延伸: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请同学民回忆一下秦汉以来我国各民族的关系如何?
(四)系统总结
多民族56个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充满快乐一律平等相互尊重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发展
(五)巩固训练
一、选择题
1.“56个星座,56枝花,56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这首歌曲表达的主旨是()
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C民族共同繁荣D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2.下列哪一地区是我国第二橡胶基地()
A.西藏B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区
C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D宁夏回族自治区
3.孔繁森是()
A.援藏干部的杰出代表B援蒙干部的杰出代表
C援疆干部的杰出代表D援回干部的杰出代表
二、填空题。
1.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我国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逐步形成了以为主体的各民族、的格局。
2.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西藏地区胜利完成,废除了制度,百万农奴翻身当家作了主人,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
3.党中央提出战略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三、简答题:
民族区域自治是哪部法律规定的?有何重要意义?
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
[学习目标]
1、了解和掌握“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含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及意义。
2、通过会议学过的内容,总结出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大家初步的历史归纳能力。
3、通过港澳的回归,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才能真正走上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才能
真正实现港澳的回归,最终实现台湾的回归。
[学习重点]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学习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背景:解决香港、澳门和问题,实现,使整个中
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2.提出:提出了的伟大构想。
3.内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
4.意义:为实现指明了前景。
香港回归
1.中.英两国于年签署联合声明。
2.年12月20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正式成立
澳门回归
1.中.葡两国于年签署联合声明。
2.年7月1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正式成立
意义
1.为中国人民
2.标志我国在迈出了重要一步。
合作探究
1、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情解释“一国两制”的含义。
2、中国政府解决香港问题的方针是什么?香港回归有何历史意义?
3、请你说明一下香港区旗和区徽的图案含义。
拓展延伸
1、回顾中国近代史,想一想香港是怎样逐步被英国占领的?香港是何时回归的?从香港的失去到回归,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2、结合教材63页活动与探究中的材料,谈谈“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怎像照顾到香港和台湾的历史和实际情况的?
巩固训练
一、选择题
1.“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而()
A台湾、香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B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C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D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在()
A新中国成立初期B20世纪60年代C文化大革命中D 进入各个开放的新时期后
3.《七子之歌澳门》的作者是()
A郭沫若B闻一多C鲁迅D田汉
二、填空
1.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同胞、侨胞和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2.一国两制为实现大业指明了前景,赢得海内外人士的好评。
3.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第13课时海峡两岸的交往
学习目标
1、简述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的对台政策,了解“汪辜会谈”、“九二共识”的内容。
2、理解“一国两制”的含义、原因、重大意义。
3、运用史实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对祖国统一充满信心,增强维护祖国统一的使命感。
学习重点:党和政府确立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
针
学习难点:一国两制
学习过程:
一、自学探究
1、阅读读材第65、66页,回答下列问题:
(1)、找出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的对台政策:
(2)、说出“一国两制”的含义,并用史实说明其重大意义。
2、阅读教材第66页前两段和67页第一段,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两岸是怎样一步步交往的。
(2)、两岸授权交往的团体是()、()
(3)今天民进党搞台独违背了两岸达成的哪一共识?()并说出这一共识的内容。
(4)找出什么是“汪辜会谈”,会谈有什么意义。
3、思考为什么要实行“一国两制”?
二、合作交流:
1、小组交流自主探究的成果。
2、小组讨论:为什么要实行一国两制?
三、拓展延伸:近年来,台湾民进党搞“台独”,请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说明这种图谋能不能得逞,并描绘一下两岸关系的前景。
系统总结:简述你本节课学过的知识。
四、巩固练习:做《综合能力训练》上的相关题目。
五、当堂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