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题目带内螺纹的塑料盖子注塑模具设计英文题目Injection Mold Design of the plastic cover with internal thread院系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位论文独创性说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其取得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了文中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或集团已经公开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九江学院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2013.6.3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本人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护知识产权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于九江学院。
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本人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学校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同时本人保证,毕业后结合学位论文研究课题在撰写的文章一律注明作者单位为九江学院。
保密论文待解密后适用本声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2013年 6 月3 日摘要本次主要设计是对瓶盖注射模的设计, 重点对塑件的成型原理、原料选用和注射技术进行分析。
通过根据形状、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要求的分析结果,确定所需的模塑成型方案,制品的后加工、分型面的选择、型腔的数目和排列、成型零件的结构、浇注系统等。
该塑件有内螺纹,需两次分型。
故设计中主要解决了分型面的选择,型腔数目的确定,脱模机构的设计.采用了二次脱模机构来脱模,保证塑件能顺利的成型出模。
Pro/E软件贯穿了此次注塑模具的整个三维设计过程。
【关键词】注射模;分型面;低密度聚乙烯The main design graduate of lid injection mold design. Focu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inciple of molding plastic parts, materials selection and injection technique. Adopted under the shape, size, accuracy and surface quality requirements of the analysis results, the program required molding, products after processing, the choice of parting, the number and arrangement of the cavity, forming part of the structure, pouring system . The plastic parts within a thread,need twice disport model.Therefore,the design of the project profile for the plastic parts of sub-surface choices,determining the number of cavity,the demoulded mechanism ing twice demoulding agencies,Guarantee a smooth plastic parts from the model.Pro/E was wildly used throughout the process of 3D injection mold design.【Key words】Injection mold; parting surface; LDPE前言 (1)第一章概论 (1)1.1注塑模具制造的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模具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 (3)1.3结论 (5)第二章塑件结构设计 (6)2.1瓶盖的成型分析 (6)2.2壁厚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圆角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材料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1材料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2基本特性 (7)2.4..3物理性质 (7)2.4..4成型特性 (8)第三章模具结构设计 (10)3.1分型面的选择 (10)3.2型腔的排布设计 (11)3.3脱模机构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注塑机型号的选择. (13)4.1注塑成型工艺简介 (13)4.2估算塑件的体积和质量 (14)4.3选择注塑机 (14)4.3.1最大注射压力较核 (15)4.3.2最大注射量校核 (15)4.3.3锁模力校核 (15)第五章模具设计 (16)5.1模架的选择 (16)5.1.1产品边到模仁边的距离 (16)5.1.2模仁高度尺寸的确定 (16)5.1.3模架尺寸的确定 (17)5.2浇注系统的设计 (17)5.2.1浇注系统设计的原则 (17)5.2.2主流道设计 (17)5.2.3分流道设计 (17)5.2.4 浇口的设计 (18)5.2.4 冷斜穴的设计 (19)5.3导向机构的设计 (20)5.3.1 导柱导向机构的作用 (20)5.3.2 导柱导套的设计原则 (20)5.3.3 导柱的设计 (21)5.3.4 导套的设计 (22)5.4排气系统的设计 (23)5.5温度调节系统设计 (24)5.5.1模具冷却系统的设计 (24)5.5.2模具冷却时间的确定 (24)5.5.3冷却系统设计原则 (24)5.5.4冷却系统的结构设计 (25)5.5.5冷却系统的计算 (25)第六章模具的装配 (26)6.1模具的装配顺序 (26)6.2模具开闭模过程分析 (26)第七章制件常见缺陷及解决办法 (27)结论 (28)参考文献 (29)谢辞 (30)前言塑料制品已在工业,农业,国防和日常生活中的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特别是在电子业中则为突出。
电子产品的外客大部分是塑料制品,产品性能的提高要求高素质的塑料模具和塑料性能。
成型工艺和制品的设计。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需求,生活水平的提高,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产品的供不应求,为加大生产力度,对模具的设计越来越重视。
我们常用的东西大都是通过模具生产出来的,应用价值提高,这技术的重要,有必要为这们课题研究。
更加有力的学习这套工艺。
对今后的发展有着可观的标志。
第一章概论1.1 注塑模具制造的特点⑴型腔及型芯呈立体型面。
塑件的外部和内部形状是由型腔和型芯直接成型的,这些复杂的立体型面加工难度比较大,特别是型腔的盲孔型内成型表面加工,如果采用传统的加工方法,不仅要求工人技术水平高、辅助工夹具多、刀具多,而且加工的周期长。
⑵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高,使用寿命要求长。
目前一般塑件的尺寸精度要求为IT6~7,表面粗糙度Ra0.2~0.1μm,相应的注塑模具零件的尺寸精度要求达到IT5~6,表面粗糙度Ra0.1μm以下。
激光盘记录面的粗糙度要达到镜面加工的水平的0.02~0.01μm,这就要求模具的表面粗糙度达到0.01μm以下。
长寿命注塑模具对于提高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是很必要的,目前注塑模具的使用寿命一般要求100万次以上。
精密注塑模要用刚度大的模架,增加模板的厚度,增加支承柱或锥形定位元件以防止模具受压力后产生变形,有时内压可以达到100MPa。
顶出装置是影响制品变形和尺寸精度的重要因素,因此应该选择最佳的顶出点,以使各处脱模均匀。
高精度注塑模具在结构上多数采用镶拼或全拼结构,这要求模具零部件的加工精度、互换性均大为提高。
⑶工艺流程长,制造时间紧。
对于注塑件而言,大多是与其它零部件配套组成完整的产品,而且在很多的情况下都是在其它部件已经完成,急切等待注塑件的配套上市。
因为对制品的形状或尺寸精度要求很高,加之由于树脂材料的特性各异,模具制造完成后,还需要反复地试模与修正,使开发和交货的时间非常紧张。
⑷异地设计、异地制造。
模具制造不是最终目的,而是由用户提出最终制品设计,模具制造厂家根据用户的要求,设计制造模具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制品的注射生产也在别的厂家。
这样就造成了产品的设计、模具设计制造和制品的生产异地进行的情况。
⑸专业分工,动态组合。
模具生产批量小,一般属于单件的生产,但是模具需要很多的标准件,大到模架,小到顶针,这些不能也不可能只由一个厂家单独完成,且制造工艺复杂,普通设备和数控设备使用极不均衡。
1.2 模具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基于以上模具制造的五个特点,对现代模具制造业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当前模具制造的发展方向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1)从一般的机加工方法,发展至采用光机电相结合的数控电火花成形、数控电火花线切割以及各种特殊加工相结合,例如电铸成形、粉末冶金成形、精密铸造成形、激光加工等。
从而可以加工出复杂的型腔和型芯,以及保证较高的加工精度要求。
目前慢走丝线切割和电火花放电加工精度可达到±1.5μm,加工表面粗糙度可达到Ra0.004μm,基本上达到了镜面要求。
(2)先进的技术支持条件。
模具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电器、汽车厂家,产品的更新换代快,而且模具的设计已经从二维发展为三维,实现了可视化设计,不但可以立体、直观地再现尚未加工出的模具体,真正实现了CAD/CAM一体化,而且三维设计解决了二维设计难于解决的一些问题,诸如:干涉检查、模拟装配等。
(3)模具快速制造技术。
当前快速制造有三个发展方向:分别是基于并行工程的注塑模具快速制造、基于快速原型技术的注塑模具快速制造和高速切削技术。
基于并行工程的注塑模具快速制造这种生产方式。
是以注塑模具的标准化设计为基础的,它主要体现为经营管理、模具设计和模具制造的三个体系的标准化。
为了实现标准化,需要解决三项关键技术:一是统一数据库和文件传输格式;二是充分利用和开发Internet和Intranet,实现信息的集成和数据资源的共享;三是解决生产的组织、协调和专业分工,确定各个部门和层次的项目分解和利益分配的基准和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