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剂基本知识
中医护理
• 1.单行:单用一种药物来治疗疾病。 • 如独参汤。 • 2.相须: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
增强原有疗效。 • 如:麻黄配桂枝能增加发汗解表作用,大黄配芒
硝加强泻下通便作用
中医护理
• 3.相使: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的药物配伍同用,而以 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两药合用,辅药可以提高主 药的功效。
中药方剂基本知识
章节目标
2.熟悉
中药的毒性;方 剂的剂型
1.掌握
中药四气五味的概念; 配伍禁忌;煎煮方法。
3.了解
中药、方剂的 使用
中医护理
(一)中药治病的基本作用
祛除病邪 消除病因 恢复或重建脏腑功能的协调 纠正阴阳偏胜偏衰的病理现象,使之在最大程度上恢复到正常状态。
升 浮
阳
沉 降
阴
上行 向外
下行 向内
升阳、发表、散寒、祛风、 催吐、开窍等作用
清热、泻下、利水、渗湿、 潜阳、降逆止呕、止咳平 喘、消积导滞、重镇安神 等作用
中医护理
2 、升降浮沉临床指导意义
病位在上、在表,宜升浮不宜沉降。如风寒表证当用升浮 发散之麻黄,不能用沉降泻下之大黄。
病位在下、在里,宜沉降不宜升浮。如肠燥便秘,宜用润 燥滑肠之火麻仁、杏仁,不能用升浮发散之紫苏。
在里 里实便秘、肚腹冷痛
向上 呕吐、呃逆、咳嗽气喘
病 向外 自汗、盗汗、风疹初起 势 向下 泻痢、脱肛、子宫脱等
向里 表证传里、热邪内陷
升浮 沉降 沉降 升浮
中医护理
1 、升降浮沉的作用
某些药物具有升浮和沉降的 “二向性”或“多向性”。
如:麻黄 升浮 发汗解表 沉降 平喘利尿
川芎 升浮 上行头目 沉降 下行血海
中医护理
1、四气
四气也称四性。 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 不同的性质。凉次于 寒,温次于热。在共 同性质中又有程度上 的差异。
寒 凉
阴
清热、泻火、 凉血、解毒等 作用
黄芩、 板蓝根
温 热
阳
温里、散寒、 助阳、通络等 作用
附子 干姜
、
中医护理
2、五味
五味,就是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其 所含成分不一,因而表现出不同的药理和治疗作用。味相同的药物 ,它们的作用相近,在成分上甚至亦有某些共同之处。
中医护理
五、中药的配伍
• 概念: • 有目的的按照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地将两种以
上的药物配合在一起应用叫配伍。 • 目的: • 适应复杂多变的病情,增加药物的疗效,降低或消除毒
副作用。
中医护理
1、药物七情
• 指配伍关系,表达了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共有七种 情况。
• 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
寒性药物 清热作用 黄 连 清心火
补虚药物 滋补作用 党参 补脾
龙胆草 清肝热 牛膝 补肝
黄 芩 清肺热 蛤蚧 补肺
杜仲 补肾
中医护理
1 归经的产生
在中兽医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通过临床实践总结出 来的。
杏仁 治咳嗽痰多 止咳平喘 归肺 治肠燥便秘 润肠通便 归大肠
党参、白术 益气健脾 归脾经
一药可以归一经,也可以归数经。归数经的药物治疗 范围比较广大。
但这里所说的“味”与平常生活中所说食物的味道不能完全等同 ,这里的“味”实际上是对药物某些功能的概括和总结。
味并不完全是指药物真正的味道,有时是根据药物的作用归纳出 来的。所以,某些药物所记载的味与口尝的真实味道并不一致。
如葛根味辛、石膏味甘、玄参味咸等均与口尝不符。
中医护理
能散 发散解表 辛散
能行 活血行气
中医护理
中药性能的主要内容 一、性味(四气五味) 二、升降浮沉(作用趋向) 三、归经(作用部位) 四、毒性
五、配伍(七情) 六、禁忌
中医护理
一、性味(四气五味)
性味又称四气五味。《神农本草经·序 例》中说:“药有酸、咸、甘、苦、 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
性与味是中药性能的主要内容, 是药物性能的重要标志。用以表示药 物的药性和药味两个方面。 四气(四性) 五味
黄连,归心、肝、胃、大肠经,说明此药能清心、肝、胃、 大肠等脏腑的实热火毒。 甘草能入十二经,其治疗作用更加广泛。
中医护理
2 归经的临床指导作用
根据疾病表现的病变所属脏腑经络部位选择用药
肺热咳喘 黄芩、桑白皮
肝热或肝火 胃热 心火亢盛
龙胆草、夏枯草 黄连、石膏 黄连、连翘
根据脏腑传变规律选择用药
肺气虚:选择肺经药和脾经药配合治疗,补脾益肺(培土生金,虚 则补其母)
苦坚
能燥 燥湿
苍术
能坚 泻火存阴(坚阴) 黄柏、知母
能下 泻下通便 咸 软 能润 润燥软坚
芒硝
能软 软坚散结
牡蛎、海藻
中医护理
二、升降浮沉
是指药物进入机体 后的(上、下、表、 里)作用趋向,是与 疾病所表现的趋向相 对而言的。
在上 眼目红肿、口舌生疮
病 在表 外感表证、皮肤湿疹 位 在下 腹水、尿闭、肢蹄浮肿
病势向上、向外,宜沉降不宜升浮。如肝阳上亢,宜用平 肝潜阳之代赭石,不能用升发助火之桂枝。
病势向下、向内,宜升浮不宜沉降。如久泻脱肛,宜用升 阳益气之黄芪、升麻,不能用泻下沉降之大黄、芒硝。
中医护理
三、归经
归经就是指 药物对于机体 某部分的选择 性治疗作用。 药物产生明显 治疗作用的脏 腑经络即是这 种药物的归经 。
麻黄、薄荷 川芎、木香
能补 滋补和中
人参、熟地、麦冬等
能和 调和药物 甘缓
能缓 缓急止痛
甘草、大枣 芍药、甘草
解毒 缓 五味子、五倍子
酸 收 能固 固精止遗
金撄子、覆盆子
能涩 涩肠止泻
五味子、煨诃子
能泻 清热泻火、通便
黄连、大黄
能降 降逆止呕,降气平喘 半夏、杏仁
眼病(肝火上炎):选择肝经药与心经药配合,以泻心平肝(实则 泻其子)等。
中医护理
四、毒性
是指药物对畜体可能产生的毒害作用。
物之能害人即为毒。其实中药学中“毒”的含义远 非如此,概括起来有四点:
“毒”为药物的总称 “毒”指药物的偏性 “毒”指药物作用的强弱 “毒”指药物的毒副作用
中医护理
无毒:是指所标示的药物服用后很少出现副作用,使用安全,一 般不会毒害人畜。 小毒:是指所标示药物使用较安全,虽可出现一些副作用,但一 般不会导致严重后果。 有毒、大毒:是指所标示药物容易使人畜中毒,用时必须谨慎。 剧毒:是指所标示药物毒性强烈,临床上多供外用,或极小极小 量入丸散内服,并要严格掌握炮制、剂量、服法、宜忌等,不能 鲁莽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