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刑法总论习题集及答案

刑法总论习题集及答案

司法考试刑法试题及答案:刑法导论2008 年08 月21 日10:46I •关于刑法的体系,下列哪些说法正确?()A •指刑法的组成和结构B.刑法体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C.狭义刑法体系仅指“刑法典”的体系 D.广义刑法体系包括①“刑法典”;②单行特别刑法;③附属刑法2•关于刑法典正确说法是:()A •刑法典分为总则、分则、附则3编B.刑法分则主要是根据犯罪的同类客体分为10章C •在1997年修订刑法之后,只颁行过一个单行刑事法,此后对刑法修订全部采取“修正案”形式D.目前已有6个修正案(截止于2007年12月底)3•罪刑法定原则在大陆法系国家的含义是:()A •刑法应以制定法为依据成文法,排斥习惯法B.刑法不得类推解释或类推适用C •刑法不得溯及既往D •刑法不得规定过分的、残酷的、不确定的刑罚4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正确说法是:() A •罪刑法定原则是刑事司法的原则不是立法原则 B.犯罪与刑罚只能由法律规定,因此排除犯罪性事由只能由刑法明文规定 C.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价值理念是保障公民权利与自由 D •不违反行政法、民商法的行为当然也不违反刑法5•关于罪刑相适应原则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刑罚的轻重与罪行和刑事责任相适应 B •罪行指客观行为及其侵害性C.刑事责任指行为人主观意识的罪过性和人身危险性 D •罪刑相适应仅仅是指刑罚的轻重与罪行轻重相适应6•下列哪种情形体现出罪刑相适应原则?()A .对累犯从重处罚B .对自首、立功的从宽处罚C .对中止犯处罚宽大于未遂犯、预备犯 D.对不满18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7•下列哪些情况属于在我国领域内犯罪?()A .行为地在我国,结果地不在我国B .行为地不在我国,结果地在我国C .行为地和结果地都在我国D .行为地和结果地都不在我国& (犯罪地确认、属地原则适用)一艘悬挂我国国旗的客轮停泊在英国某港口时,在轮船上的一美国乘客甲某遭到在岸上的英国公民乙某枪击身亡。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对乙某根据属地原则,适用我国刑法 B.对乙某根据保护原则,适用我国刑法C •对乙莱根据普遍管辖原则,适用我国刑法D•对乙某谋杀案我国没有管辖权9.(普遍管辖原则)张某系美国公民,因为多次组织从哥伦比亚向美国贩卖毒品,被美国有关当局通缉。

张某于2000年5月到中国旅游。

美国方面通过国际刑警组织通报中国警方,请求中国警方将张某逮捕。

经查张某从未向中国贩卖过毒品,也未在中国贩卖过毒品。

我国依法可以对张某采取下列措施:()A •对张某实行逮捕B •立即驱逐岀境C.由我国司法机关审判 D •应美国请求实行引渡10•甲某身绑炸药混上我国某民航班机。

在飞机起飞后,甲某露出身上的炸药,手持火柴,胁迫机组人员将飞机开往韩国。

机组人员与甲某周旋,称需要加油,在国内某机场紧急迫降后将甲某制服。

甲某的行为:()A •构成劫持航空器罪(既遂)B.构成劫持航空器罪(未遂)C •构成爆炸罪(既遂)D.属于国际犯罪II •下列哪种情形可适用属地原则确立我国刑法对案件的效力?()A •甲某劫持一架美国航空公司的飞机在我国南京市机场迫降B.甲为杀害乙,从日本邮寄投放了毒药的糕点给住在南京市的乙,乙收到后发现糕点霉变未吃。

C•属于俄罗斯的一列国际列车行驶在我国领域内时,外国人甲盗窃外国人乙的数额较大财物。

D•甲潜入泰国驻华使馆盗窃了数额较大的财物。

12•中国公民甲在日本盗窃了美国公民乙价值2000元人民币的财物。

对于此案的甲:()A•日本国可以属地原则为依据适用日本刑法审判B•中国可以属人原则为依据适用中国刑法审判c •依据中国刑法必须追究乙的刑事责任D•依据中国刑法不应当适用中国刑法追究乙的刑事责任13•我国船舶“长城”号停靠在巴西港口时,中国籍船员甲乙二人打架斗殴,甲致乙死亡。

巴西法院判处甲某故意伤害罪,处4年有期徒刑。

甲某假释回国后:()A •我国法院依法有权对:甲某该项罪行再次审判B •我国法院对甲某可以免除或减轻处罚c •我国法院不能对甲莱该项罪行再次审判,因为这违反“一事不两罚”的原则D。

我国法院对甲某再次审判时,不需考虑甲某在外国已经受到处罚的事实14.下列哪种说法正确?()A •在中国领域内犯罪的(城内犯罪或国内犯)应适用属地原则(即根据犯罪发生在中国)确立中国刑法对该罪行的效力,但法有特别规定的除外B. 对于一起刑事案件根据属地原则和普遍管辖原则均可以确立我国刑法效力时,适用属地原则C. 对于一起刑事案件根据属人原则和普遍管辖原则均可以确立我国刑法效力时,适用属人原则D•对于一起刑事案件根据属人原则和保护原则均可以确立我国刑法效力时,适用属人原则15•我国刑法在刑法的溯及力问题上采取的原则是:()A •从旧原则B •从新原则C •从旧兼从轻原则D •从新兼从轻原则16•关于司法解释的时间效力正确说法是:()A •自发布或者规定之日起施行,其效力适用于被解释法律的施行期间B •自发布或者规定之日起施行,其效力适用不及于施行以前发生的行为C •对同一案件或同一条文存在两个以上司法解释的情况下,采取从旧兼从轻原则D •对于在司法解释施行前已办结的案件,按照当时的法律和司法解释,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没有错误的,不再变动17•我国刑法的空间效力及于下列哪些情形?()A •某国驻华使馆外交官员甲某在我国某地旅游时,与他人发生冲突,故意伤害他人致死B •当中国航空公司的飞机降落在美国某机场时,外国公民甲某在该飞机上窃取另一外国公民数额较大的财物,极大地损坏了我国航空公司的声誉C •外国人甲某劫持美国航空公司的飞机在我国某机场迫降D•中国留学生甲某在英国留学期间,抢劫英国公民的财物18•现行刑法典(1997年10月1日生效)能适用于下列哪些情形?()A •甲某在1997年8月5日犯故意杀人罪,在1997年11月被起诉于法院。

而对故意杀人罪,行为时有效的刑法与现行刑法的规定完全相同的B .甲某在1997年9月6日起将乙某非法拘禁,直至1997年12月才释放的C .甲某在1997年5月盗窃他人100万元巨款后潜逃,直至2000年5月才被抓获归。

关于盗窃罪, 现行刑法典的处罚比行为时刑法处罚较轻的D .甲莱自1997年5月至1998年5月贩卖毒品敷十次,在1998年5月被查获。

据查,甲某在1997年9月30日以前贩卖过8次,1997年10月1日以后,贩卖过8次。

现行刑法处罚较重答案及分析:1. A B、C D。

刑法体系知识2 • A B、C D。

刑法体系知识。

3. A B、D。

根据从旧兼从轻原则,轻法有溯及力,只是禁止事后重法有溯及力。

4 . C、D。

解析:(1)罪刑法定原则不仅是刑事司法原则也是立法原则,A错。

(2)“肯定”罪与罚必须法定,但排除罪与罚财未必:“超法规”的排除犯罪性事由如被害人同意、义务冲突等,法的统一性。

不过违反民商、行政的行为未必违反刑法,因为刑法的违法程度较高。

5 . A、B、C。

罪刑相适应原则的理解。

第5条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6 . A、B、C、D。

体现出刑罚的轻重与刑事责任相适应方面的内容。

7 . A B、C。

犯罪地的确认。

8 . A。

理由:第一,中国船舶上的犯罪就认为是在中国的犯罪。

另外,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就认为犯罪发生在中国.因此,适用的根据是属地原则。

在这里,涉及犯罪地的确认(结果发生在中国船舶上的也认为是在中国的犯罪)和属地原则的适用确立了我国刑法对这个案件在空间上的效力。

’9 . A、C D。

理由:普遍管辖原则是第9条的规定,对于国际犯罪中国在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管辖权。

对象是国际犯罪,遵照国际法的要求,我国领土上一旦发现7此类犯罪分子,立即加以逮捕,要么引渡要么起诉。

比如;甲在菲律宾公海上公开抢劫海盗进入中国领域,他既不是中国人也没有在中国犯罪,也没有针对中国公民犯罪。

对于这类人能否适用中国刑法加以制裁?能,其根据就是普遍管辖原则。

我们加入了有关公约,对他们应行使或引渡或起诉的规则。

10 . A。

不选C,因为使用爆炸物劫机,属于劫机“暴力”方法的内容,属于劫机行为的组成部分,就如同抢劫中使用暴力一样。

不选D,因为起飞地和降落地都在中国领域,不属于公约管辖范围。

11 . A B、C、D。

属地原则适用,犯罪地确认。

12 . A B。

(属人原则)第7条。

中国人在外国犯罪法定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也可以不予追究.13 . A B。

保留再行审判的权利,第10条。

14 . A B、C、D。

刑法空间效力原则的位序,我国是以属地原则为基础属人、保护、普遍管辖原则为补充的制度,故在同一案件中管辖原则竞合时,优先适用属地原则。

另刑法属于国内法的适用,所以与普遍管辖原则竞合时,优先适用国内法的管辖原则。

15 . c。

正因为如此。

罪刑法定原则原本。

禁止溯及力”的内容发生变化,限定为“禁止重法有溯及力。

”说绝对禁止溯及力算错。

16 . A C、D。

司法解释的时间效力。

“同步说”。

立法“解释”的时间效力可参照掌握;刑法修正案属于“立法”,应遵从《刑法》第12条采取从旧兼从轻。

17 . B、c、D。

解析:A属地原则“法有特别规定的情形”,外交官享有刑事豁免权,在中国领域犯罪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B在中国航空器内犯罪,应依属的原则确立刑法对该案的效力。

C犯罪的结果地(降落地)为中国领域,应依属的原则确立刑法对该案的效力。

D中国人在外国犯罪依属人原则确立刑法效力。

18 . B、C、D。

提示:A新、旧刑法完全相同的,适用行为时法(旧法)。

B行为“继续”到新法生效的,适用新法。

C新法轻的(对被告有利),适用新法(事后法有溯及力)。

D “连续”实施的犯罪行为(连续犯)“跨越”新、旧刑法的,只要新旧刑法都认为是犯罪的,适用新法,即使新法处罚较重也适用新法,但(司法)应酌情从轻处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