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诫子书

诫子书

《诫子书》复习题
(①背诵并默写全文。

②注意方框内字的写法。

③会注释划横线的字。

④要会翻译所有的句子。

⑤注意节奏。

按①--⑤对照检查学习。

特别重要的文章,资料要全记)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学
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
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何及!
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

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于学习。

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

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消失,最终凋落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屋舍,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的及! 1.《诫子书》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字______,三国时期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诫子书》中诸葛亮总结一生经历,对儿子的教诲与期望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诫子书》中阐释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明心立志”(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 , 。

(5)文章中有一句话表现了“躁”的危害,这句话是:“”。

(6)全文围绕“,”这句话展开议论的。

(中心论点)
3.下面对这篇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他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学须静也”的“学”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4.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并注意珍惜光阴,勉励他刻苦学习。

5.画出文中提到“志”的语句,说说你对文中“志”与“学”的关系是如何理解的。

语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志无以成学”。

“志”与“学”关系的理解:文章很重视“志”的作用,一方面要靠淡泊、宁静以“明志”,也就是时时将“志”放在眼前,不断磨砺;一方面强调无“志”则不足以“成学”,
意谓没有志向,则学无目标,必然学习庞杂,不能专一。

(志和学都很重要,二者缺一不可,既要立志,更要学习,学习是核心。


6.解释重点字词。

①非宁静无以致远(宁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达到远:远大的目标)
②非志无以成学(立志)③险躁则不能治性(险:轻薄治:修养)④非学无以广才(使……广博,增长)⑤淫慢则不能励精(淫:放纵慢:懈怠励:振奋)⑥年与时驰(疾行,指迅速逝去)⑦将复何及(又)⑧诫子书(诫:告诫、劝勉书:书信)
7.本文作者就(治学)和(修身)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8.这是一篇充满力量的书:“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是宁静的力量;“俭以养德”是节俭的力量;“非淡泊无以明志”有淡泊名利的力量。

9.如何理解“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本句强调“淡泊和宁静”的重要性。

淡泊和宁静看似无所作为,实则为了将来能有更大的作为。

本句话表明诸葛亮对儿子的期望。

10.诸葛亮告诫儿子,要成才需要具备几个条件?这几个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
三个条件:①立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②学习,“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③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三者的关系: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相互联系的,缺一不可的。

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志向的培养又必须砥砺品德。

11.请写出你读过课文后的感悟。

(围绕学习、成才、修身养德、立志、惜时等阐述即可)示例:①一个人要想成才,成学应该要具备多个条件:立志、学习、惜时
②一个人要修身养德,就要淡泊名利,培养宁静的心态。

12.请写出一句赞美诸葛亮的诗句和一个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或典故。

诗句: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成语:三顾茅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苟全性命,初出茅庐,七擒七纵
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事后诸葛亮。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死孔明吓走活仲达
歇后语: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故事:空城计七擒孟获借东风草船借箭舌战群儒三气周瑜13.家风对联:严家训时时记,好家教人人夸。

(2)某同学去一位亲戚家做客,只见亲戚家6岁的小孩儿拿起筷子,把桌上自己爱吃的菜一个劲地往碗里夹,亲戚劝阻无效,奶奶在一旁说:“孩子还小,长大就好了。

”你同意奶奶的说法吗?请说出理由。

不同意。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小养成,文明礼仪要从小事做起。

(3)回顾你的成长历程,写一则父母教育你的小故事。

(50字左右)
如:有一次,我数学考试不及格,背着父亲偷偷地签上他的名字。

父亲发现后,打了我一顿,严厉地告诉我“做人要诚实”。

我深受教育,再也没做过不诚实的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