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试题:第二单元 检测试题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试题:第二单元 检测试题

检测试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这些城邦显得具有某种个性……每个城邦向它的邻邦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要求有权按照它自己的意志处理它自己的事务。

”据此,可以看出希腊城邦的特点是()A.小国寡民B.轮番而治C.人民主权D.独立自治解析:D材料强调“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按照它自己的意志处理它自己的事务”,显然这是“独立自治”之意,D项正确。

2.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人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

有资格入选陪审团的应是()A.全体雅典人民B.雅典成年男性公民C.来自波斯的雅典商人D.雅典贵族解析:B雅典享有民主权利的是雅典的公民,并不是所有雅典人民,故A项错误;材料中“有资格入选陪审团”的应是雅典成年男性公民,故B项正确;来自波斯的雅典商人属于外邦人,不具有公民权,故C项错误;“有资格入选陪审团”的不只是雅典贵族,也可能是拥有公民权的平民,故D项错误。

3.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历史》中说:“人民统治的优点首先在于它的最美好的声名……而且一切意见均交由公民大会加以裁决。

”材料反映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A.人民主权B.法律至上C.轮番而治D.间接民主解析:A本题考查知识点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主要考查学生读取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依据题干信息“人民统治”“一切意见均交由公民大会加以裁决”等可知,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人民主权,故选A项。

4.雅典的伯利克里于公元前451年规定担任一天陪审员,给费2个奥勃,后来增至3个奥勃,约相当于那时候雅典一般老百姓半天的所得。

这一举措主要是为了()A.提高陪审员的收入B.鼓励公民参加国家事务C.促进商品经济发展D.保证司法独立与公正解析:B分析题干可知伯利克里给参加陪审员的公民发放津贴。

其目的是鼓励公民参政,使广大贫苦公民不致为生活所迫放弃参政权,故B 项正确。

5.伯利克里时代,凡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

这说明当时雅典推行()A.直接民主制B.抽签选举C.代议制民主D.轮流坐庄解析:A依据题干中“凡公民都有权……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可知当时雅典推行颇为原始的直接民主制,A项正确,C项错误。

B、D两项是直接民主制下的参政方式,B、D两项错误。

6.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执政雅典,被称为“黄金时代”。

在他所实施的改革措施中最能体现“黄金时代”到来的是()A.扩大公民参政范围B.提高陪审法庭的权力和地位C.设立“五百人会议”D.向公民发放津贴解析:A“黄金时代”的到来实际上指民主的广泛性,伯利克里规定:除十将军外,一切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这体现了公民参政范围的扩大,故选A。

7.伯利克里说,“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

雅典人进行决策的最高权力机构是()A.五百人会议B.公民大会C.陪审法庭D.十将军委员会解析: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百人会议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并兼有政府职能,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伯利克里时代雅典人进行决策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陪审法庭负责审理全国大部分案件,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将军委员会是负责军事的机构,故D项错误。

8.雅典人有这样一种观念:既然每个公民都是自由的,那么任何人就不应受他人统治。

这实际是做不到的,于是他们只能采取另外一种替代方案。

这个替代方案最有可能是()A.以血缘为关系组织在一起B.小国寡民、独立自治C.按财产等级划分阶级D.轮番而治解析:D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征。

在当时要想保证每个公民都是平等的、自由的,只能是轮流成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即轮番而治,D项正确。

9.柏拉图曾说:“在民主制中,没有专门的领导阶层,领袖人物取决于人民的喜好,因此,他们的行动在于维护他们自己的名誉和地位。

默许人民的要求使政治领导能力受到了削弱……民主使智慧边际化。

”在此,他认为雅典民主制()A.把权力关进了笼子B.真正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C.存在民主泛滥弊端D.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解析:C在雅典民主制下,没有专门的领导阶层,实行抽签选举与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能否成为领导者取决于人民的喜好,这使得有些野心家可以通过蛊惑群众,默许人民的要求来左右政局,很难选出德才兼备的领导者,这是雅典直接民主政治的弊端。

10.关于雅典民主政治,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用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

”他批评的是()A.人民主权的虚假B.直接民主的泛滥C.行政官员的腐败D.轮番而治的弊端解析: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抽签选举和轮番而治的参政方式,意味着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这很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苏格拉底的话正是强调了这一内容。

故选D。

11.有学者在论及《十二铜表法》时指出:“即使是最严峻的法律,也比没有法律或任意解释法律要好一些。

”这说明《十二铜表法》()A.体现了成文法的进步意义B.是人类史上最严峻的法律C.标志罗马法进入完备阶段D.对后世立法产生深远影响解析:A《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的开端,是第一部成文法,材料体现的是成文法,虽然从根本上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但它限制了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使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A项正确;《十二铜表法》不是最严峻的法律,B项错误;标志罗马法进入完备阶段的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C项错误;罗马法体系对后世立法产生深远影响,D项错误。

12.罗马成文法诞生后,有人评价道:“有了成文法典,他们就可以不再依靠贵族的记忆力。

”这主要强调的是罗马成文法典()A.剥夺了贵族权力B.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平民利益C.保护奴隶利益D.实现了社会各阶层平等解析:B罗马成文法的诞生避免了贵族随意曲解法律。

因此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利益。

罗马法从根本上来看是维护贵族利益和奴隶制的,A、C、D三项错误。

13.公元前449年,罗马立法委员会将罗马法律铭刻在十二块铜牌上公布于众。

这一法律属于()①万民法②成文法③公民法④自然法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B万民法是罗马由共和国到帝国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十二铜表法》处在罗马共和国早期,故①错误;《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的起点,故②正确;《十二铜表法》处在罗马共和国早期,属于公民法,故③正确;自然法是抽象的法律观念,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故④错误,B项符合题意。

14.有学者注意到,罗马的扩张,自共和国起,从无停息,耗费了自己的国民人口资源。

罗马人不够了,伊特拉斯坎人不够了,意大利人不够了。

“公民权”一次又一次不断扩大,一批又一批的异族进入了罗马,也改换了“罗马”的性质。

此后,“罗马”实施了()A.习惯法B.公民法C.万民法D.自然法解析:C习惯法是罗马建城到共和国建立之初罗马主要使用的法律,公元前5世纪中期后,逐渐被成文法所取代,故A项错误;公民法适用的是罗马公民,不适用于外邦人,故B项错误;随着罗马扩张,大量的外邦人被纳入罗马的统治范围之内,为了更好地统治,法律的适用范围也要扩大,由适用于罗马共和国的公民法到适用于罗马境内一切自由民的万民法,故C项正确;自然法是法律观念,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故D项错误。

15.《西方文化概论》在评价罗马法时说道:“它具有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的特点,反映了极其复杂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因此属于罗马法中常变常新的动态部分。

”这里的“它”指的是()A.习惯法B.公民法C.万民法D.自然法解析:C在罗马由共和国到帝国的过程中,各种新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仅适用于罗马公民的公民法逐渐被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的万民法所取代,针对罗马境内各地区和不同民族之间的实际差别,万民法以广泛的适用性和实用性,较好地理顺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从而巩固了罗马政权,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故C 项与题意相符。

16.在罗马共和国时期,规定了一种所有权转让方式的具体程序,著名法学家盖尤斯曾做过形象的描述:“使用不少于五人的成年罗马公民作证人……买主手持铜牌说‘我根据罗马法说此人(奴隶)是我的,我用这块铜和这把秤将他买下’,然后他用铜敲秤,并将铜块交给买主,好似支付价金。

”这项规定()A.推动了习惯法向成文法的转变B.体现出罗马法追求公平公正C.显现出很强的预防纠纷的功用D.有利于调整贵族和平民的矛盾解析:C根据材料“买主手持铜牌说‘我根据罗马法说……’”可知,在这一时期罗马成文法早已产生且广泛应用,故A项错误;材料中涉及的是奴隶的买卖,且奴隶社会法律很难达到一种实质上的公平公正,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使用不少于五人的成年罗马公民作证人……买主手持铜牌说……然后他用铜敲秤,并将铜块交给买主,好似支付价金”可知,如此繁琐的程序,本身就具有一种预防纠纷的保障作用,故C 项正确;材料中并不能体现贵族和平民的矛盾问题,故D项错误。

17.罗马法曾规定:丈夫对妻子嫁妆里的不动产,即使征得妻子的同意,也不得出让或抵押。

这表明罗马法()A.规定了夫妻财产分配原则B.给予妇女相应的政治地位C.重视对私人财产的保护D.解决经济纠纷缺乏灵活性解析:C材料体现的是对女子嫁妆中不动产的保护,反映了罗马法注重保护私人财产的原则,C项正确。

18.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

这说明()A.罗马法本质上是资本主义法律B.罗马法在近代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运用C.罗马法内容包罗万象且条理明晰D.罗马法的某些理念具有普世性的意义解析:D材料中罗马法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说明其对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有着影响,故选D。

罗马法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法律,维护奴隶制度,A项不正确;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说法过于绝对。

19.恩格斯说:“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

”下列表述符合恩格斯论断的是()A.罗马法是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B.罗马的法律是资产阶级法律C.罗马法在罗马帝国建立后开始形成D.罗马法削弱了罗马的共和制解析:A恩格斯的论断反映了罗马法与资本主义时期法律的关系,罗马法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A项正确;B项本身是错误的,罗马法不是资产阶级法律;罗马法从共和国时期的《十二铜表法》就开始形成,并且罗马法维护了罗马的共和制,故C、D两项是错误的。

20.《法学总论》中说:“奴隶处于主人的权力之下,这种权力渊源于万民法,因为我们可以注意到,无论哪个民族,主人对于奴隶都有生杀之权,奴隶所取得的东西,都是为主人取得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