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水平测试必修一综合检测练习(一)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中国古代的三省六部制,最早出现于()A.秦汉时期 B.魏晋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2.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这样一位统治者()①他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②他首先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封建国家③他创立的王朝是中国古代比较短命的朝代④他采取法家思想,统治残暴
A.秦始皇
B.汉高祖
C.唐太宗
D.明成祖
3.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4.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本的最大规模战役是()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5.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华兴会
B.兴中会
C.光复会
D.同盟会
6.1912年清朝寿终正寝,意味着()
A.君主专制政体的结束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C.封建制度的结束
D.君主立宪制的破产
7.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于()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成立
8.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人是() A.毛泽东 B. 朱德 C. 陈毅 D. 贺龙
9.在中国共产党的哪一次会议中提出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A.遵义会议 B.七届二中全会
C.洛川会议
D.中共七大
10.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法律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宪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共同纲领》
11.“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者是()
A.邓小平
B.毛泽东
C.江泽民
D.胡锦涛
12.我国提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的原则
C.不结盟政策
D. 睦邻友好的原则
13.假如你有幸游历古代希腊的城邦,你不可能看到的场景有 ( ) A.公共场所的演讲和辩论 B.奥林匹克运动会
C.皇帝出行时壮观的场面
D.美轮美奂的雕塑
14.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是 ( ) A.古希腊法律 B.罗马法 C.基督教会法 D.雅典民主制度
15.美国联邦政府由哪三个相对独立的部门组成()
①立法②行政③司法④考试⑤监察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16.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事件是()A.苏格兰人民起义 B.英国议会召开 C.光荣革命 D.国王解散议会
17.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的成立 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1848年欧洲革命的爆发
18.十月革命首先取得胜利的城市是()A.莫斯科 B.基辅 C.列宁格勒 D.彼得格勒
19.丘吉尔在二战结束前夕说:“我们现在的新敌人就是昨天的光荣的盟国……”这里的“新敌人”指的就是()A.美国 B.德国 C.苏联 D.法国
20.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1)“冷战”局面和两极格局结束(2)当前世界局势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安宁和稳定
A.(1)(2)都正确 B.(1)(2)都不正确
C.(1)正确,(2)不正确 D.(1)不正确,(2)正确
21.新文化运动的期刊是
22.200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纪念日。
下列重大历史事件与这一节日
有关的是()
A.武昌起义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遵义会议
23.卢沟桥的炮火促成了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
由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敌后战场发动的大
规
模
战
役
是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百团大战
24.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奴役中华民族屈辱历史的标志是
()
A.五四运动爆发
B.红军长征的胜利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香港回归
25.1992年,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
A.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C.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D.海峡两岸实行“通邮、通航、通商”
26.20世纪70年代,打破中国外交僵局、使中国对外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历史事件是
()
A.参加日内瓦会议
B.出席万隆会议
C.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D.创立上海合作组织
27.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当时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
A.公民大会
B.十将军委员会
C.责任内阁
D.陪审法庭
28.在西方代议制中,突出体现分权与制衡原则的法律文件是
()
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29.下图《眺望柏林墙的那一边》反映了“冷战”导致的
()
A.德国的分裂
B.朝鲜半岛的分裂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D.古巴导弹危
30.中日《马关条约》与中英《南京条约》相比,其内容上的不同之处
....是()
A.赔款
B.割地
C.开通商口岸
D.开设工厂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填写A,错误的填写B)(10分)
31.清朝军机处的设置,标志封建君主专制主义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32.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33.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4.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万民法”。
()35.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光荣革命”的完成。
()
三、材料题(15分)
36.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
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
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共产党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中共产党人的“目的”指什么?
(2)无产阶级为实现这一目的的第一次尝试是什么事件?
(3)这次尝试有何重要的历史意义?
三﹑问答题(15分)
37.近代史上,为了抗击共同的敌人,共产党和国民党先后进行了两次合作,现在为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国共两党的高层正在频频接触。
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20世纪20年代,国共两党首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什么?两党合作后,共同领导了一场什么革命运动?
(2)抗日战争开始后,两党再次合作,请写出第二次国共合作组成的统一战线的名称。
在这个战线的领导下,国共进行了哪些抗日斗争?
(3)改革开放以来,为解决台湾问题,中共提出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必修一综合检测练习(一)
一、选择题(60分)
1.B 2.A 3. A 4.D 5.D 6.A 7.C 8.A 9.B 10.A 11.A 12.A 13.C 14.B 15.A 16.C 17.C 18.D 19.C 20.A 21.D 22.C 23.D 24.C 25.B 26.C 27.A 28.B 29.A 30.D 二、判断题(10分)
31.A 32. A 33.B 34.A 35.B
三、材料题(15分)
36.(1)目的: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2)尝试:巴黎公社
(3)历史意义: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巴黎公社的实践丰富了马无思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它的经验教训是国
际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宝贵财富。
四、问答题
37.(15分)(1)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新三民主义、北伐战争;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四次大会战,共产党在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发动百团大战;
(3)一国两制,和平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