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礼仪)专项礼仪标准专项礼仪标准专项礼仪标准是针对企业文化员工手册部分—员工日常行为规范专项礼仪修定的,旨于对员工日常行为进行标准化设计,规范细节,统壹标准,强化企业文化的深度支撑,形成同壹的文明习惯,提升员工素质,促进企业文明建设,树立企业形象。
1、使用名片礼仪标准(1)名片的放置:名片正面朝上、文字朝向壹致,放于易拿出的地方,不和他物混放;置于西装左上方口袋;放于手提包内伸手可取之处;置于桌面右上角或抽屉固定位置等。
(2)递名片的礼节:递名片的顺序:地位低者先于地位高者,年少者先于年长者,来访者先于接待者,男性先于女性。
对方不止壹人时,先递给职务高或年龄大者;分不清职务高低和年龄大小,先递给对面左侧者。
递名片的礼节:递名片者起立,正视对方,面带微笑,名片正面朝向对方,用双手或右手递出,说诸如“请多关照”“请指教”、“今后请保持联络”之寒暄语。
出示名片把握好时机,当双方谈得较融洽、愿意建立联系时出示名片;告辞时取出名片递给对方。
递名片的禁忌:切忌目光游移或漫不经心,先于上司向客人递名片。
男士不宜主动给朋友的夫人或女朋友留名片。
(3)接名片的礼节:起立,双手接过名片,目视对方,用双手或右手接,态度恭敬,面带微笑,接到名片仔细阅读,说“认识你很高兴”、“久仰”、“荣幸”等客气话,郑重地放入口袋、名片夹或其他地方。
接到名片后,如自己带有名片,可马上送上;如没有带,可向对方说明,且主动作自我介绍。
接名片的禁忌:切忌壹眼不见就随手放于壹边,不要于手中随意玩弄。
当面随便放置桌上或口袋里;未经许可,当面让别人传阅。
放入裤兜里。
当场于名片上记事。
2、电话礼仪标准(1)通用标准:拨打、接听电话使用普通话,语调柔和、热情、友善、恭敬,语速适中、吐字清楚,自然、面带微笑。
公众场合拨打、接听电话时忌高声或使用免提功能。
重要来电做好记录,及时办理。
公务电话长话短说,简明扼要,叙述清晰,重要的部分主动重复。
办公电话不得长时间私用。
拨打、接听电话的禁忌:打电话时嘴里含、嚼食品,如口香糖、烟卷、冰激凌等物;语速过快或使用方言;有不耐烦状;强加于人、居高临下等。
(2)拨打电话的礼仪:拨打电话前的准备:简单的内容先打腹稿,复杂的事先列提纲。
给陌生人、上司、名人拨打电话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拨打电话的礼节:接通电话,首先客气、问好,使用“您好,上午好,下午好,晚上好”等问候语。
通报单位和姓名:“我是红旗民爆集团×××部门×××……”“请问您是×××单位×××……?”。
如果对方正于开会或应酬,你要说“对不起,我过壹会儿再打吧。
”、“对不起,打扰您了,麻烦您忙完给我回个电话好吗?”当对方不是你要找的人时,说“麻烦你帮我找壹下x先生听电话,好吗?”、“如果能够的话,能不能麻烦您转告他……”、“如果方便的话,麻烦您转告他回来之后给xxxxxxxx号码打个电话,好吗?”当要找的人不于时,要说“麻烦您转达壹下,好吗?”、“对不起,我过壹会儿再打吧。
”、“您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吗?”如果你谈的内容较多、较重要,要提醒对方记录,你要放慢语速且重复。
电话突然掉线,拨打者主动拨打过去。
打错电话,向对方说“对不起,打错了。
实于抱歉,打扰您了。
”等。
打完电话用:“谢谢,打扰您了,麻烦您了,再见”等短语。
拨打电话的几个不宜:晚上十点以后、早上六点之前不宜打电话;若无特别情况,不宜打破“通话三分钟原则”。
(3)接听电话的礼仪:接听电话把握“铃响不过三声原则”。
如超过,说“对不起,让您久等了”表歉意。
接听电话:接听电话用语:“您好,这里是红旗民爆集团公司×××单位,请问您找哪位?”、“我就是,请问您有什么事?”等。
要找的人不于时用:“对不起,×××当下不于,请问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要转告给另壹位接听电话时用语:“请稍候,我将电话转给×××”。
要找的人不于,需转达时用语“请问您贵姓?我会转告他及时给您回电话(重复回电号码)。
再见。
”、“我能转告吗?请稍等,我记录壹下…”记录内容:打电话的人是谁?什么单位?需不需要回复(不需要回复的,要记清楚通话内容)。
回复电话是多少?需要什么时间回复?接听电话的具体时间?接听电话时,使用“嗯”、“好”、“是的”、“对”、“知道了”等应答短句。
对是否应邀的答复壹定要明确,不能只是说声“谢谢”了事。
接听完电话要说“再见!”等告别语。
(4)拨打、接听手机的特别礼仪:商务交往中手机使用礼节:不响、不听、不出去接听。
拜访重要人物,第壹个动作是当面关机。
商务活动或会议前,关机或调为振动状态。
不能关机,将手机交由他人保管。
环境嘈杂听不清楚对方声音时要说明,且让对方过壹会儿再打或你打过去。
公共场合,说话声不要太大,以免影响他人或泄露公务和机密。
特定场合(如会场、飞机上、加油站等)要关闭手机。
(5)挂机礼仪:地位高者、年龄长者、女士先挂。
地位、年龄、性别等方面均相似,拨打电话者先挂。
3、介绍礼仪标准(1)自我介绍:技巧和原则:时间适当,力求简洁;吐字清楚,充满自信;实事求是,真实可信。
具体形式:工作式:用于工作场合,包括姓名、单位及部门、职务或具体工作等。
交流式:用于社交活动,包括姓名、工作、籍贯、学历、兴趣及和对方熟人的关系等。
自我介绍的礼节:切忌只报姓不说名字或只说名字不报姓;报自己的名字,不加先生、夫人、小姐等敬称;对平辈直接报姓名;对长辈或初次见面者,宜用谦称。
(2)引见他人的礼仪:引见他人的顺序:将知道对方是谁的优先权赋予受尊重的壹方——女士优先;尊者优先;后来居上。
男女之间的介绍,应先把男性介绍给女性。
男女地位、年龄有很大差别时,若女性年轻,可先把女性介绍给男性。
引见他人的礼节:先介绍下级,后介绍上级。
先介绍晚辈,后介绍长辈。
先介绍年幼者,后介绍年长者。
先介绍男士,后介绍女士。
先介绍未婚者,后介绍已婚者。
先介绍家人,后介绍同事、朋友。
先介绍主人,后介绍来宾。
先介绍后来者,后介绍先到者(会议场合)。
(3)集体介绍的礼仪:集体介绍的顺序:“少数服从多数”、强调地位、身份。
把壹个人介绍给多人,先介绍给其中地位最高的。
集体介绍的禁忌:不使用易生歧义的简称。
不捉弄人。
(4)他人介绍的礼仪:介绍前先征求双方被介绍者的意见,壹般应欣然表示接受。
如果实于不愿意,应说明缘由,取得谅解。
当介绍者前来介绍时,被介绍者双方均应起身站立,面带微笑,态度诚恳,大方,目视介绍者或者对方。
介绍者介绍完毕,被介绍者双方依照合乎礼仪的顺序握手,彼此使用“您好”、“很高兴认识您”、“久仰大名”、“幸会”等问候语句。
禁忌:经介绍和他人相识时,不有意拿腔拿调,或是心不于焉;不低三下四、阿谀奉承、讨好对方。
4、握手礼仪标准(1)握手的时机:欢迎和道别,祝贺和感谢,高兴和问候,理解和慰问等。
(2)握手的壹般方式:对等式握手(同性间),捏手指式握手(异性间)。
(3)握手的顺序:社交场合,主人、年长者、身份地位高者、女士先伸手。
如有人忽视了握手礼顺序而先伸手,均应见做是友好、问候的表示,马上伸手相握。
长辈和晚辈之间,长辈伸出手后,晚辈才能伸出手相握;上下级之间,上级伸手后,下级才能接握;主人和客人之间,主人宜主动伸手;男女之间,女方伸手后,男方才能伸手相握;如果男方为长者,男方可先伸手。
(4)握手的礼节:握手时双目平视对方,微笑,问候,致意;自然大方,和对方保持约壹步(75厘米左右)的距离;上身微微前倾,面带笑容,注视对方,伸出右手,表示问候,同时双方相握的俩手应上下轻轻抖动;用力适度,不轻不重,恰到好处;时间长短适宜;伸出的手应洁净。
(5)握手的禁忌:左右使劲晃动;带着手套和他人握手(女士能够例外);坐着和人握手;同多人握手时,交叉握手;见第三者或显得心不于焉;拒绝和人握手是很失礼的。
5、乘车礼仪标准(1)乘公共车礼仪:按次序上车,不拥挤,不抢占座位,主动给老弱病残让座。
文明乘车,勿大声喧哗,主动买票或刷卡。
自觉爱护车内壹切设施,于开关车窗、调节座位、行李架上取放物品、移动窗帘时应小心挪动。
自觉保持车厢内卫生,车上勿吸烟,勿乱扔果皮、纸屑等杂物。
(2)乘专车礼仪:乘小轿车应遵循卑尊原则。
主人驾车:壹般前排座为上,后排座为下;以右为尊。
双排五座轿车上,座位尊卑依次是:副驾驶座,后排右座,后排左座,后排中座。
双排六座轿车上,座位尊卑依次是:前排右座,前排中座,后排右座,后排左座,后排中座。
乘坐主人驾驶轿车,不能令前排座空着。
要有壹人坐于那里,以示相伴。
先生驾驶自己的轿车,则其夫人壹般应坐于副驾驶座上。
主人驾车送其友人夫妇回家时,其友人之中的男士,壹定要坐于副驾驶座上,和主人相伴。
专职司机驾驶轿车:通常为右尊左卑,后排为上,前排为下。
双排五座轿车,座位尊卑依次为:后排右座,后排左座,后排中座,副驾驶座。
双排六座轿车,座位尊卑依次为:后排右座,后排左座,后排中座,前排右座,前排中座。
6、会议礼仪标准(1)会议主办礼仪:提前发布会议通知,明确会议议题,发放资料;向特邀参会者呈送请柬;按主题和规模布置会场;迎送参会人员;安排其他事项等。
(2)参会人员礼仪:事先阅读会议通知,会议开始前5分钟进场,不迟到,不早退,有事向会议主办者请假。
进入会场前关闭手机或调到“振动”上,保持会场肃静。
事先阅读会议材料或做好发言准备,针对会议议题汇报工作或发表自己的意见。
发言简洁明了,条理清晰,认真倾听别人发言且做记录开会时,如有来宾参加会议,应主动鼓掌表示欢迎;散会时,要等到宣布散会后方可退场;礼让来宾和公司各级领导先行退场。
(3)会议禁忌:交头接耳,大声喧哗,来回走动,吸烟,吃东西;随意打断他人发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