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最新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以省级示范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建设为重点,带动工程监理、高等级公路维护与管理、工程造价、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4个专业办学水平的提升。

在建设期内,本着坚持服务和发展相结合、重点突破与整体带动相结合、学校主体和社会多方参与相结合、专业特色与行业发展相结合的原则,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团队建设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服务行业、服务社会的能力,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更好地为交通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一、专业建设基础(一)专业现状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是学院1949年建校时设置的骨干专业,2007年被确定为河北省教育教学改革示范专业。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经过62年的发展变革,形成了师资力量雄厚、实训设备先进、产学结合紧密、能跟踪市场需求变化、主动适应河北省区域经济和道路桥梁行业技术发展需要的特色专业。

专业设立以来,为河北省道路桥梁建设行业累计培养了1.5万余名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广泛分布在公路、铁路、市政工程等施工一线,为河北交通建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本专业现有在校学生1567人。

1.形成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开展调研及研讨,根据行业、企业对毕业生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为生产一线培养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目前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围绕着培养目标,形成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四位一体、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岗位能力,增强了人才的职业针对性和竞争力,实现了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需求的无缝接轨。

2.师资力量雄厚(1)“双师”素质的优秀教学团队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通过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及青年教师的培养,鼓励教师提高自身的学历水平,引导教师既教书育人,又积极为企业和社会服务,增强了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提升了师资队伍的整体层次,优化了师资队伍的结构,形成了强有力的“双师”素质专业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由31名教师组成,28人为“双师型”教师。

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9人,在读硕士8人;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9人,中级职称10人,初级职称2人。

在31名教师中,有注册土木工程师1人,职业资格鉴定质量督导员4人,职业资格鉴定高级考评员9人、考评员11人,监理工程师13人,造价工程师3人,试验检测工程师8人。

本专业的“桥梁工程”教学团队2010年被评为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

图1.1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师建设历程(2)教学、教科研及社会服务成果丰硕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师继承和发扬团结协作、努力拼搏的精神,取得了丰硕的教学及科研成果。

2007年以来,建设了《桥涵设计》、《公路养护与管理》2门省级精品课程;《公路工程检测技术》、《公路施工技术》等10门院级精品课程;《公路CAD》1门交通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精品课程。

专业教师主持完成了27项交通应用技术科研项目和25项教学研究课题项目,到账科研经费500余万元。

专业教师主编、参编教材21部(其中主编6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撰写学术论文170余篇。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大力开展了社会服务工作。

先后承担了平山-西柏坡等8条河北省地方公路总计196.7公里的勘测和施工图设计任务;与河北道桥检测中心共同完成了12座桥梁的检测、评价与加固设计任务;与河北省交通厅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西安公路交通大学监理咨询公司合作,先后承担京石、京沈、京沪、新疆和硕至库尔勒、西藏滇藏等十四段省内外高速公路500多公里的施工监理任务;与交通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合作进行了公路工程养护工、工程测量工职业技能鉴定3000余人次;为河北交通企业培训员工20000余人次。

3.实训教学条件良好(1)完善的校内实训基地土木工程系校内实训基地建筑面积2900m2,建有工程测量、建筑材料、土工材料、沥青材料、工程检测、工程管理、钢筋混凝土教学做一体实训室等25间专业校内实训室,拥有全站仪、GPS全球卫星定位测量系统、桩基低应变无破损检测仪、超声波检测仪、桥梁挠度检测仪等多种先进教学仪器,实训设备总值700多万元。

校内实训基地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各实训室及实验设备都有相应的操作规范,管理规范、设备齐全、数量充足,能够满足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及专业群的校内实训需要。

(2)建设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为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增强市场竞争力,专业依托河北交通职业教育集团,重点加强了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目前拥有河北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河北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河北省交通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等43个校外实训基地。

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采用顶岗实习的模式,实习期不少于半年。

在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共同指导下,通过直接参与工程项目的建设工作,培养学生的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能力。

4.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以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以施工员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按路桥施工过程和岗位能力形成与拓展的需要构建课程体系,根据毕业生就业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进行课程设置,以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进行课程开发,形成了公共基础课模块、职业基础课模块、职业专业技术课模块、职业技能训练课模块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

公共基础课模块数学、英语、体育、政治、计算机基础等较高的职业荣誉感良好的身心素质计算机操作能力质量意识与规范意识教学体系专业技术课模块地质与水文、工程造价、结构设计原理、施工组织设计、公路设计、公路施工技术、桥涵施工技术、公路检测技术等较强的工程造价计算能力良好的公路设计能力较高的公路施工能力公路工程施工管理能力技能训练模块测量实训、路基和路面施工认识实习、桥梁和隧道施工认识实习、综合实训、毕业顶岗实习等测量设备操作能力检验公路施工能力检验实验检测能力检验专业综合能力检验职业基础课模块工程力学、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公路CAD、道路建筑材料、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等结构受力计算及验算能力工程识图、绘图能力实验检测能力工程测设能力图1.2模块化教学课程设置5.招生、就业与社会评价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面向全国招生,生源稳定、质量高,录取率高且均以第一志愿录取。

62年来共为交通事业培养出本科、大专和中专三个层次人才共约1.5万余人,大部分毕业生已经成为单位技术骨干和技术负责人,有的走上了领导岗位。

其中河北省十大杰出青年、全国科技十杰、工学博士刘中林;中交远洲交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工学博士杨新洲;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的曹东伟研究员;河北省交通厅副厅长、教授级高工杨国华等均是本专业杰出毕业生代表。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快速发展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好评,社会影响力逐渐扩大。

近三年来,毕业生就业率稳步提高,就业起薪高,在省内同类院校中位居前列。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为全国公路建设、施工、设计和市政工程及铁路工程单位,毕业生以“上手快、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大部分毕业生对目前所从事的工作比较满意,对专业教学和管理工作以及教风、学风和专业课程设置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学生家长总体上认为专业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高、有特色,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表1.1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近三年招生与就业情况一览表年份具体统计2009年2010年2011年招生情况计划招生人数300 360 300 实际报到人数483 570 514 完成计划率161% 158% 171% 就业情况毕业生人数168 282 260 初次就业率91.3%89.3%96.92%6.专业群建设情况土木工程系形成了以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为龙头,工程监理专业、高等级公路维护与管理专业、工程造价专业、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为骨干的专业群。

围绕“大交通”这条大产业链,为公路、铁路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优质服务;施工技术、造价预算、工程监理、公路养护管理等组成专业链,专业间内在联系紧密,课程相互交叉渗透,部分技能训练项目和内容相近,可以做到以重点专业建设带动其它相关专业共同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优势,做到资源共享。

表1.2专业群情况专业名称创办年目前在校生人数教师硕士及以上比例高级职称比例双师素质教师比例就业率备注工程监理2004年408 39% 39% 80% 94% 院级试点高等级公路维护与管理2002年259 33% 48% 86% 92% 院级试点工程造价2004年1977 33% 60% 80% 91% 院示范专业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2006年33 55% 38% 80% 91% (二)社会需求“十一五”期间,我国公路发展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交通运输业落实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

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398.4万公里,5年增加63.9万公里。

国省干线公路里程达到46.22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到7.41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

全国公路密度由“十五”末的每百平方公里34.8公里提升至40.2公里。

河北省所在的京津冀地区经济比较发达,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速度比较快。

至2009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已达15.01万公里,位居全国第9位。

“十一五”期间,河北省在交通设施建设方面计划投资1918亿元,为“十五”期间实际投资的2.2倍,位居全国第一。

“十二五”期间,河北省将定位于“多元、立体、快捷、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进一步完善全省交通络建设,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

根据规划,到“十二五”末,河北省高速公路将达到6762公里,密度达3.60公里/百平方公里,超过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将形成以石家庄为中心、围绕京津、环绕渤海、通达港口和其他重要节点、与相邻五省区连通的高速公路,实现所有县(市、区)和主要经济区、主要旅游景点通高速公路;实现全省98%以上的县城30分钟上高速。

公路桥梁建设施工及管理养护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涉及到公路工程设计、施工技术和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工程监理、工程检测、施工测量、工程材料等,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和技能要求较高。

目前,我省交通行业公路工程施工和管护领域动手能力强、精通施工、懂设计、会管理的高技能人才十分缺乏。

据统计,截至到2010年,公路工程建设与管护领域从业人员中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仅占10%,急需补充的数量很大。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及专业群是我省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及管护领域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基地,通过专业建设,大力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并在相关人才培养领域发挥辐射和示范带动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