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大纲

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大纲

《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视唱练耳1
1. 视唱:
⑴一升以内各种调式的单声部视唱。

⑵四二、四三、四四、八三拍子
⑶常用的音乐记号。

(速度、力度、装饰音)
基本要求:视唱要学习高低音谱表,选用首调与固定调两种唱名法,视唱是必须用手划指挥图示,以起到指挥视唱和组织节奏的作用。

掌握一般的节奏(弱起、简单的切分节奏)、
及正确的音准、节奏、速度、力度。

2.听觉分析:
⑴音程听辨:听辩自然单音程(纯一度、纯八度、大小二度、大小三度、纯四度、纯五度、大
小六度、大小七度)
⑵和弦听辨:大小三和弦原位,转位进行
基本要求:熟悉各种音程、和弦的结构;听辩所学自然音程及和弦的性质;构唱、模唱、听辩其音高;听辨包括以上和弦的调内和弦连接。

3.音乐听写:
⑴节奏组合的练习
⑵曲调听写:8小节左右的单声部曲调听写(C大调、a小调、G大调、e小调及民族调式)
基本要求:良好的音乐听写能力,要强调书写的规范化,听写单声部的基本节奏,掌握各种常用的节奏型,发展速度感、节拍感和正确领悟音值的相互关系。

培养调性感、音级

视唱练耳2
1.视唱:
⑴一降两升内的各种调式的单声部视唱。

⑵八六拍子
⑶和声性的二声部的视唱。

基本要求:良好的视唱能力,在演唱曲谱中能掌握正确的音准、节奏、速度、力度。

并有一定的表现力,掌握较复杂的节奏(三连音、较复杂的切分节奏)。

2.听觉分析:
⑴音程听辨;自然音程(增四、减五度)及复音程。

⑵和弦听辨:听辨增减三和弦及大小七和弦
⑶听辨包括以上和弦的调内和弦连接进行。

基本要求:良好的和声听辩能力,构唱、听辩、听记加入变化音级的旋律音程及和声音程;
构唱分解及柱式的各种三和弦,从音色上对音程、和弦进行听辩训练。

3.音乐听写:
⑴节奏组合的练习(二声部节奏的练习)
⑵八小节左右的单声部曲调听写。

(F大调、d小调、D大调、b小调、及两升以内的民族调
式)
基本要求:能用正确的记谱法记录出各种节奏;强化视觉、听觉和记忆的联系,会打一般的二声部节奏;曲调的听记过程中可以用首调的思维,但必须熟练的移到所
指定的调式内。

视唱练耳3
1、视唱:
⑴两降内的各种调式的单声部视唱。

⑵含有变化音的视唱。

基本要求:能较好的把握带有变化音的曲目(变化辅助音、变化经过音),培养迅速视谱即唱的能力,为听觉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2、听觉分析:
⑴音程听辨:第一学年所学内容的巩固练习加入特性音程的听辨。

⑵和弦听辨:小小七和弦。

⑶和弦连接
基本要求:掌握调内及非调内和声音程连接的听辩、听记;加强和弦模式的训练,可以用首调的思维,识别调式中的和声功能,运用和弦模式培养调式感觉。

3、音乐听写:
⑴节奏练习
⑵8-16小节单声部曲调听辨(带有变化音)降B大调、g小调以及民族调式)
基本要求:会读、会写带有延音线的节奏、双声部的节奏;较难节拍的训练;更好的把握音高感、节奏感、节拍感等多种音乐感觉,增强音乐记忆及记谱能力。

视唱练耳4
1、视唱:
⑴三升以内各种调式的单声部视唱
⑵五拍子、七拍子、九拍子、十二拍子等不常用的拍子。

基本要求:综合调式、调性训练视唱,体会与感受不同拍子在实际音乐中的表现形式。

2、听觉分析:
和弦听辨:减小七和弦。

基本要求:要具备一定和声知识和理论知识,具备听辨、构唱各种音程与一个八度之内密集排列的各种三和弦及属七和弦的能力。

3、音乐听写:
⑴三升以内8-16小节的单声部的曲调听写。

⑵二声部曲调的听写
基本要求:听写所学的内容,不断提高对音乐各种因素的理解能力、音乐记忆能力、具有鲜明的节奏感、调式感。

视唱练耳5
1、视唱:
(1)三降以内各种调式的多声部视唱训练(包括和声性的主调音乐织体、对比性和模仿性的复调音乐织体)以提高学生合唱实训能力.
(2)看谱唱词训练提高学生声乐学习的能力。

基本要求:根据和弦的功能、位置、作用及走向来表达通过节奏、力度、速度及其他表情因素来体现视唱曲的情感。

使自身在多声部的环境中掌控声部的均衡感,更灵
活地运用视唱技能,更好地表现音乐。

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视唱能力,合唱
的能力也随之加强。

2、听觉分析:
(1) 和弦听辨:减减七和弦。

(2)听辨初级的四声部的和弦连接进行。

原位大、小、增、减三和弦、转位大小三和弦;属
七和弦,旋律片段终止式,调性和声功能,T S D连接(包括属七和弦),含有辅助四六和弦的连接,同一旋律配置不同的正、副三和弦、终止式,三音跳进,同条包括几种终止式在内的和弦连接。

基本要求:要具备一定和声知识和理论知识,具备听辨、构唱各种音程与密集排列、开放排列的各种三和弦及七和弦的能力,能构唱、听记简单的四部和声及和弦连接。

3、音乐听写:
二声部曲调的听写
基本要求:运用所学的内容,不断提高对音乐各种要素的理解能力、音乐记忆能力、
具有鲜明的节奏感、调式感。

视唱练耳6
1、视唱:
⑴多升多降的单声部视唱(含变化音和转调)
⑵多声部视唱。

⑶C谱表的视唱。

⑷弹唱。

基本要求:综合调性训练转调视唱,感受调性的转换和迅速地掌握新调的调性感;练习多声部视唱,培养对音高的记忆能力、听觉能力及纵向思维能力,能熟练地掌握C谱
表的视唱,提高视谱能力。

2、听觉分析:
⑴进一步提高学生听辨四部和声的能力。

⑵赏析较为完整的音乐作品。

基本要求:“熟知、熟记、熟用”理论知识,以提高音乐审美素质为目的。

进一步提高学生听辨四部和声的能力,提高综合听觉分析能力。

3、音乐听写:
⑴8-16小节的单声部的曲调听写(可带有变化音和简单的转调。


⑵根据已给乐曲片段,续写乐曲完整结构。

基本要求:听写所学的内容,提高音乐综合听觉分析能力。

从而进一步培养音乐审美。

三、教学安排及方式
总学时 244 学时,讲课 124 学时,实验 120 学时。

学时分配表:
教学环节
教学时数课程内容讲











参观
或看
录像


视唱练耳1 12 24 36
视唱练耳2 16 32 48
视唱练耳3 32 16 48
视唱练耳4 32 16 48
视唱练耳5 16 16 32
视唱练耳6 16 16 32 总计124 120 244
四、课程教学的有关说明
1、授课形式:本课以小班形式授课,每班20--25人左右
2、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
⑴考试方式:闭卷笔试+面试视唱
⑵成绩评定:平时成绩30% (到课、课堂提问) + 卷面成绩70%(笔试60分+视唱40
分)
⑶考试时间:笔试时间60分钟
⑷视唱:一、二学期视唱学过的指定范围曲目,三、四学期加入没有预习的曲目,要
求能够达到视唱三升三降曲目。

⑸笔试分数:
①音程:旋律音程(10分)和声音程(12分)
②和弦(10分)
③节拍节奏(12分)
④旋律(16分)
3、利用的教学手段内容:
在每一部分的教学内容中,运用钢琴等教学手段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辅助教学.
4、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通过对学生音乐听唱能力的系统训练,培养学生的调式感、节奏、节拍感、音律感、和
声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丰富学生的音乐语言,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力,鉴赏力,为学生
学习音乐和表现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
5、试题样式:
①音程:②和弦
③节拍节奏④旋律
制定人:审定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