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目录视频网站的内容预算还有多少上升空间? (4)2018年,视频网站究竟要在内容上花多少钱? (4)“内容投入”上升,“版权采购投入”下降或持平 (6)进击的网络综艺:2018年,得优质综艺者得天下 (8)“自制内容”不是新鲜事物,PGC模式才是 (10)“自制内容”是怎么回事?它对剧集公司有害处吗? (10)三大平台在“网剧分账”模式方面达成共识 (11)PGC模式崛起,剧集公司“两极分化”更明确 (12)“3+2”视频平台竞争的最新格局与影响 (13)优酷强势崛起,爱奇艺、腾讯见招拆招,行业整合很难出现 (14)付费会员生态:到底还有多少增量? (15)B站不是你想学,想学就能学 (16)重点上市公司梳理与投资分析 (19)大型视频平台:模式创新不断,盈利遥遥无期 (19)垂直视频平台:越独特越美妙,不要太贪心 (19)大型剧集公司:还有两年黄金时期,为变化做好准备 (19)风险因素 (19)图表目录图表1:爱奇艺2018年内容成本预估 (4)图表2:腾讯视频2018年内容成本预估 (5)图表3:优酷2018年内容成本预估 (6)图表4:爱奇艺2017年内容投入VS内容成本 (6)图表5:腾讯2017年内容投入VS内容成本 (6)图表6:视频平台的三种内容产生模式 (7)图表7:视频平台内容投入模式的变化趋势 (8)图表8:视频平台内容投入品类的变化趋势 (8)图表9:腾讯视频自制综艺《创造101》 (8)图表10:爱奇艺自制综艺《中国新说唱》 (8)图表11:2018年5月视频平台单集点击量前10名的节目(单位:亿次) (9)图表12:采购模式与自制模式的对比 (10)图表13:每月全网播放量前10名节目中的自制节目数量 (11)图表14:优酷合作剧集分账计算方法 (11)图表15:优酷赋予合作剧集的“集数奖励系数” (11)图表16:爱奇艺、腾讯视频网剧分账模式一览 (12)图表17:新片场影业大举进军优酷合作剧集市场 (13)图表18:慈文传媒承制的腾讯自制大剧《沙海》发布会 (13)图表19:“3+2”视频平台的MAU规模(单位:百万) (14)图表20:移动在线视频的整体MAU与同比增速 (15)图表21:三大视频平台付费用户(单位:万人) (15)图表22:2018年一季度爱奇艺营业收入分拆 (15)图表23:三大视频平台的App Store畅销榜排名 (16)图表24:2018年4月视频平台用户的付费意愿 (16)图表25:2017年四季度B站MAU拆分 (17)图表26:2018年一季度B站付费用户拆分 (17)图表27:2018-19年B站计划发行的手游 (18)视频网站的内容预算还有多少上升空间?⏹毫无疑问,过去几年,国内电视剧公司收入增长的首要引擎是网络视频平台的内容投入。
三大视频平台(爱奇艺、腾讯、优酷)已经取代卫视,成为电视剧内容方最大的客户,而且其收入贡献比例还在提升。
所以,投资者最关心的是:视频网站的内容预算还有多少上升空间?2018年,三大视频平台会在内容上花多少钱,其中多少会流入剧集公司的腰包?2018年,视频网站究竟要在内容上花多少钱?⏹先说我们的结论:2018年,三大视频平台的内容成本总额可能超过700亿元,同比增长达到或超过50%;内容投入将比内容成本高出10-20%,达到800亿元左右。
其中,投入总额最大、增长最快的是优酷。
事实上,这个结论可以通过公司财报推断出来,并不需要其他信息来源。
⏹爱奇艺:作为独立上市的视频平台,爱奇艺的内容成本最容易估算。
2017年,爱奇艺的内容成本为126亿元。
公司没有披露内容成本的组成,但是披露了增量的组成:2017年新增的内容成本,72%投向了第三方版权采购,20%是分销版权采购,仅有8%投入了自制内容。
由此可见,虽然外界认为爱奇艺以自制内容见长,但是它在版权内容方面的投入热情很高。
⏹2018年一季度,爱奇艺的内容成本同比增长54%,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7%,内容成本与收入的比例略有下降。
与此同时,爱奇艺在付费会员的赛道上落后于腾讯:2018年2月底,腾讯视频有6260万付费会员,而爱奇艺仅为6010万;优酷没有披露付费会员总数,但是宣布2018年一季度付费会员同比增长155%,很可能已经接近爱奇艺。
在前有腾讯、后有优酷的情况下,爱奇艺必须进一步加大内容投入以吸引用户。
图表1:爱奇艺2018年内容成本预估⏹我们预计2018年爱奇艺的内容成本增速将不低于一季度的水平(54%),全年内容成本达到或超过200亿元。
IPO成功之后,爱奇艺的现金储备增加了约140亿人民币,可以想象,其中大部分将投入内容大战。
⏹与此同时,我们预计爱奇艺将更加倚重自制内容:2018年一季度,爱奇艺的版权内容净资产环比仅增长14%,自制内容净资产环比增长却有75%。
2017年底,爱奇艺的内容净资产当中只有23%是自制内容,2018年一季度已经上升至31%。
上文分析过,2017年爱奇艺明显加强了版权内容的投入;2018年,它很可能回归自制内容的道路。
⏹腾讯视频:腾讯没有单独披露过视频平台的财务数据,但是对包括内容资产在内的无形资产摊销有比较详细的披露。
2017年,腾讯的网络内容授权摊销成本为171亿元(不含游戏),主要是视频、音乐等;我们估计其中至少有70%是视频。
此外,上述成本尚不包括自制内容。
因此,2017年腾讯视频的内容成本不会低于150亿元,有可能达到180-200亿元。
⏹2018年一季度,腾讯的无形资产摊销同比增长了50%;其中,广告业务的无形资产摊销同比增长了140%。
腾讯承认,广告业务成本上升的主要动力是视频内容成本上升,因为视频平台的每一笔广告收入都要与内容成本对应。
因此,我们认为2018年一季度腾讯视频的内容成本很可能同比增长超过60%,增速高于爱奇艺的水平。
图表2:腾讯视频2018年内容成本预估⏹2018年,腾讯虽然在头部电视剧的采购方面动作不大,但是在综艺、自制剧等方面进步显著,今年最热门的网络综艺节目《创造101》就出自腾讯。
在历史上,腾讯视频对内容的理解一直略微落后于爱奇艺;如果想在竞争中击败爱奇艺,就要投入更高的成本。
因此,我们认为今年腾讯视频的内容成本增速应与爱奇艺处于一个量级,不会低于50%。
⏹值得一提的是,腾讯旗下有多个实体同时承担视频内容生产的职能:企鹅影业、腾讯影业均以影视内容为主营业务,新丽传媒、柠檬影业均是腾讯的战略投资对象,阅文集团也有影视和动漫内容的投资出品业务。
这些内容生产的会计处理方法尚不明确,我们的估计肯定是不完善的。
⏹优酷:阿里巴巴也没有披露优酷的财务数据,但是对其内容成本的披露比较详细:2017年4-9月(阿里财年的开始日期为4月),优酷的视频版权摊销成本为42亿元;如果加上自制内容,我们预计优酷在这半年内的内容成本合计不低于60亿元。
2017年9月,阿里账面的视频版权预付款比半年前增长了约一倍,这意味着内容采购的急剧扩张。
⏹必须指出,优酷头部内容的崛起主要发生在2017年9月以后:《白夜追凶》于2017年8月30日首播,《将军在上》于10月25日首播,《虎啸龙吟》于12月7日首播;《北京女子图鉴》《上海女子图鉴》等自制大剧的播出要等到2018年。
我们有理由认为,2017年10-12月,优酷的内容成本环比在高速增长;与此同时,2017年10-12月阿里账面的无形资产也有大幅度上升,我们认为其中大部分增量是版权内容和自制内容资产。
⏹2018年1-3月,阿里文娱集团的成本费用同比增长了23亿元,阿里承认主要是优酷内容成本攀升导致的。
换句话说,在2018年前三个月,优酷的内容成本可能上升了20亿元左右;与此同时,阿里账面的无形资产同比翻了约一倍,其中很大一部分将在未来1-2年转化为优酷的内容成本。
图表3:优酷2018年内容成本预估⏹ 综上所述,我们估计优酷在2017年(日历年)的内容成本已经超过爱奇艺,达到130-160亿元;2018年,优酷的内容成本可能同比上升60%以上,是三大视频平台里最强劲的。
2018年前三个月优酷的付费会员同比增长155%,看样子内容投入的高增长还是值得的,在短期内不会改变。
⏹ 总结一下我们的预测:2018年,爱奇艺的内容成本为200亿元左右,腾讯视频为230-260亿元,优酷为240-300亿元;三大视频平台的内容成本总额不低于670亿元,很可能超过700亿元。
⏹ “内容成本”不等于“内容投入”:前者是过去产生的内容资产的摊销,后者是内容资产的新增量;对于影视公司来说,显然是后者更重要。
2017年,爱奇艺的内容投入略低于内容成本,腾讯的内容投入则高于内容成本(腾讯的“内容”不仅包括视频)。
在会计处理上,爱奇艺的自制内容一般在12个月内摊销,版权内容一般在24-30个月内摊销,与内容产生收入的时间基本配比;我们估计腾讯、优酷的处理方法类似。
⏹ 我们预计2018年三大视频平台的“内容投入”将略大于“内容成本”:内容摊销完毕,就意味着它的收入基本结束,需要新的内容予以替代。
在网络视频竞争格局仍很激烈的情况下,视频平台肯定会不断扩大内容库。
爱奇艺2017年的内容投入小于内容成本,主要是IPO 尚未成功、资金紧张导致的。
2018年,三大视频平台都不缺钱,内容投入只会高于内容成本。
图表4:爱奇艺2017年内容投入VS 内容成本图表5:腾讯2017年内容投入VS 内容成本“内容投入”上升,“版权采购投入”下降或持平⏹三大视频平台的“内容投入”上升,不代表“版权采购投入”也会上升。
经过多年的发展,视频平台已经形成三种内容产生模式:版权采购、自制、PGC(合作模式)。
在2016年以前,版权采购可谓占据绝对主流;2017年以来,自制内容的比例不断提高,PGC模式也逐渐崛起。
⏹这三种内容产生模式有何区别?简单地说,版权采购就是视频平台不参与制作出品流程,以固定价格或浮动价格购买第三方生产的内容;自制模式就是视频平台作为主要投资出品人,向内部团队或第三方定制内容;PGC 模式就是视频平台不负担内容成本,只向第三方支付内容收入的分账。
其中,“版权采购”和“自制”合称“PPC模式”,共同特点是由平台承担全部或大部分风险;PGC模式则由内容方承担大部分风险。
图表6:视频平台的三种内容产生模式⏹在版权采购内容当中,最常见的是电视剧和综艺节目,它们大部分会在电视台和视频平台同时播出,所以被称为“台网联播”内容。
近年来,随着网络视频采购价格的上涨,电视台为内容方贡献的收入比例正在降低;但是,电视台(主要是地方卫视)仍然主导着“台网联播”内容的主导权,这些内容首先要符合电视台采购人员的口味,然后才是符合网络观众的口味;播出时间也需要优先照顾卫视的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