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导论》测试与答案综合测试一(第1、2、3章)一、选择题(单项选择):1.在信息社会,教师应该扮演的角色是()。
A、学生学习的导航者2.“一桶水论”适应了哪一种教育的需求()。
C、应试教育3.古典教师专业化论首先关注的是()。
D、改善教师的地位4.根据富勒的教师关注阶段理论,教师更为强调对学生的控制,试图“管住学生”的阶段为()。
A、早期关注求生阶段5.根据费斯勒的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理论,一位教师努力提高教学技能和才智,容易接受新观念,积极参与各种工作坊和学术研讨会,则这位教师处于教师职业生涯的()。
A、能力建构期二、选择题(多项选择)1.教师角色的特点有()。
A、教师角色具有自主性B、教师角色具有个体创造性C、教师角色具有人格化特征D、教师角色具有多样性和发展性E、教师角色具有弥散性和模糊性2.我们认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知识结构应该既包含科学精神,又包含丰富的人文精神,是一个包括文化知识、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等在内的多元的、复合的知识结构。
下列属于条件性知识的是()。
A、一般教育学知识B、学科教学知识3.尽管不同研究取向的教师发展阶段模式,从不同角度出发,依据不同的理论基础,划分出不同的教师生涯发展阶段,但它们共同具有的一些特点包括()。
A、把教师职前培养与在职发展联系起来,将教师生涯视为是一个完整、持续的专业发展历程B、承认教师发展的阶段性,并承认各阶段教师的个性差异这一事实C、把教师在环境压力下所产生的需求看成是教师发展的动力D、充分注意到教师在各个发展阶段所具有的专业表现水平、需求、心态、信念和兴趣等的变化过程,这个过程是持续的,并呈现出阶段性特征4.所谓专业的服务理想就是专业内的成员能表现出一种以服务社会大众为首要取向的服务态度,这种专业的服务理想表现在以下方面()。
A、专业人士须有“利他主义”(altruism)精神B、专业人士必须具备客观的服务态度C、专业人士在提供服务时也许公正不偏5.费斯勒认为教师发展的个人环境影响因素有哪些()。
A、家庭因素B、积极的关键事件C、生活危机D、兴趣和爱好三、判断题1.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角色丛。
(正确)教师解析:正确。
教师所从事的教育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随着教育活动时空的变化,教师与学生、教育内容以及各种教育环境之间构成不同的关系,表现出不同的行为,从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2.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传授者的角色已经消亡了。
(错误)教师解析:错误。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知识传授者”角色仍然是值得肯定的,但应该重新加以理解。
传统的知识是狭义的知识观,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是“现代知识的传授者”。
教师角色应做如下转变:由重传递向重发展转变;由重统一规格教育向学生差异性教育转变;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由执教者、管理者向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和指导者转变。
3.“教师的工作应该是一种专业性职业”的倡议最早是由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66年发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的。
(正确)教师解析:正确。
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首次以官方文件形式对教师专业化作出了明确说明,提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地、持续地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
”4.世界教师专业化运动的重心已逐渐由关注教师职业地位的提高转移到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
(正确)教师解析:正确。
纵观国际教师专业化理念与实践的发展进程,世界教师专业化运动的重心已逐渐由关注教师职业地位的提高转移到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
这一转变并不意味着教师职业地位的提高变得不重要了,而是因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提升教师专业地位的根本,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是学校发展与教育质量提高的基础。
5.教师的心理健康就是指教师没有心理疾病。
(错误)教师解析:错误。
心理健康,是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具体表现为: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所以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仅指心理疾病,它包含更广的含义。
综合测试二(第4、5、6章)一、选择题(单项选择):1.初任教师与专家教师的知识结构相比,主要的不同是()。
C、初任教师的知识结构以原理知识为主,专家教师的知识结构中包含更多的案例知识和策略知识;2.教师反思的对象是()。
B、自己的教学过程3.提出教师技术性反思模式、行动中和行动后反思模式、缜密性反思模式、人格性反思模式、批判性反思模式的学者是()。
C、瓦利4.在国际上,教师教育中的合作发展主要是指()。
A、教师同事之间的合作5.在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专业合作中,教师同事间的关系应该是()。
B、相互批判的“诤友”关系二、选择题(多项选择)1.初任教师在学生教育与管理上可能遇到的困难主要包括()。
A、宽严的把握不当,忽略规则的建立与维护B、缺乏应对“问题学生”以及“学生问题”的技巧C、不恰当的师生距离D、天然地缺乏威望,可能成为学生“欺负”的对象2.初任教师容易出现问题的原因有()。
A、初任教师获得职业责任的突然性B、教师职业教育与教师职业实际需要不相匹配C、初任教师角色转换的困难D、学校没有为初任教师提供适当的支持与帮助3.教师反思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
A、行动研究法B、个案研究法C、反思日记法D、微格教学法4.一般地说,教学反思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A、具体经验B、观察分析C、重新概括D、积极的验证5.教师学习团体既有普通社团的一般特点,又有学习团体的独特特点是()。
B、教师学习团体实现了教学工作学习化和学习工作化C、教师学习团体组织结构是扁平的、有弹性的D、教师学习团体是自主管理、善于学习、自我超越的团体三、判断题1.把握成长中的“重要他人”和“关键事件”对初任教师的发展至关重要。
(正确)教师解析:正确。
初任教师应走出自身,以开放而谦虚的态度向周围人学习,通过与“重要他人”的交往与互动,来挑战、质疑、扰动和结构自己原有的价值信念,在不断的调试中实现成长和发展。
另外,初任教师如果能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市场发生的“关键事件”,能够在经历关键事件时做出选择和改变,并通过反思从“关键事件”中汲取经验和智慧,初任教师就有可能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2.教师在实际的反思活动中的四个环节往是相互独立的,界限非常明显。
(错误)教师解析:错误。
四个环节中,反思最集中体现在观察分析阶段,它尤其需要教师批判性思维活动的大量投入。
四个阶段不是孤立的,只有和其他环节结合起来才会更好地发挥作用,在实际的反思活动中,以上四个环节往往前后交替,界限不甚明显。
3.教师反思的首要环节就是发现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正确)教师解析:正确。
教师反思的首要环节中心任务是使教师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明确问题的情境。
4.教师合作必须强调教师们的意见一致,否则就无法合作。
(错误)教师解析:错误。
教师为了改善学校教育实践,以自愿、平等的方式,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的办法,从而形成的一种批判性互动关系。
5.合作有助于教师个体反思能力的提高。
(正确)教师解析:正确。
教师间的互动和合作对于教师个体反思能力的提高主要体现在同事可以扮演形成性评价者的角色。
综合测试三(第7、8、9章)一、选择题(单项选择):1.“教学相长”的思想是在()中首次被提出来的。
D、《学记》2.下面各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现代教学观的特点()。
B、注重事实性的、基于知识的学习3.“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这段关于教师教育教学研究的经典论述的作者是()。
D、苏霍姆林斯基4.从狭义的层面来讲,教师的教育研究与专业研究者的研究活动()。
D、根本不相同,它具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与特殊性5.教师发展的自我评价又称()。
C、教师反思评价二、选择题(多项选择)1.后现代主义认为,教学是一个自组织过程,也就是说教学是()。
A、自我创生的过程B、互动性的过程C、在不断变化中体现一定秩序D、需要干扰作为优化教学过程的诱因2.后现代主义教学思想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应注重()。
A、关注对象的丰富性、多样性D、体现差异的平等观3.教师作为研究者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A、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有利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衔接,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B、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也是教育科学繁荣的需要;C、教师的教育研究有利于教师的嵌入式学习的发生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D、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够增强教师职业的价值感、尊严感,从而有利于教师专业地位的提升。
4.在自我评价过程中形成性自我评价不属于哪个时期()。
A、学年开始前B、学年总结会召开时C、学年结束时5.教师档案袋性质类型是什么()。
A、过程性教师档案袋C、展示性教师档案袋D、结果性教师档案袋三、判断题1.师生交往中,理解学生就是要认同学生的行为和看法。
(错误)教师解析:错误。
要实现教学相长,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多向交流——交往、互动的关系。
师与生、生与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思想相互摩擦、碰撞、共振。
同时在这种互动中交流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情感、体验,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2.中小学教师搞教育科学研究,必须立足实际,把研究与工作做到有机的融合。
(正确)教师解析:正确。
中小学教师进行科学研究强调提高教师对自己行动的反省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的“反思、研究”,强调教师通过从事行动研究来扩展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从而摆脱“教书匠”而走向“学者型教师”或教育家,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
3.有的教师认为,搞教育科学研究是科学家、教育家及科研部门的事情与中小学教师无关。
(错误)教师解析:错误。
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反思与研究,教师既有极佳的研究位置、研究机会,同时也是带给教师职业以尊严与快乐的事情。
只要对其进行扶持与帮助,教师们有能力也会有意愿进行教育研究。
4.教师评价成为奖励和惩罚广大教师的机制。
(错误)教师解析:错误。
教师评价是指通过教师素质以及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行为表现状况的测量,评价教师的素质和教育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效果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