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pm2.5控制标准及对比
2008年,欧盟通过了新的空气质量法令(2008/50/EC)。
开始严格监督执行空气质量标准,对超标行为进行严厉惩罚,超标城市面临每天高达70万欧元的罚款。
2008年5月,欧盟发布(关于欧洲空气质量及清洁空气法令》,规定了PM2.5的目标浓度限值、暴露浓度限值和削减目标值。
目前,我国的pm2.5标准值为24小时平均浓度小于75微克/立方米为达标,然而,这一数值与pm2.5国际标准相比,还相差甚远,仅仅是达到世卫组织设定的最宽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pm2.5标准值为小于每立方米10微克。
年均浓度达到每立方米35微克时,人患病并致死的几率将大大增加。
而以世卫组织数据为准的话,pm2.5国际标准分别为准则值,24小时小于25微克;过渡期目标1,24小时小于75微克;过度目标2,24小时小于50微克;过度其目标3,24小时小于37.5微克。
中国目前处于工业快速发展时期,虽然国家大力治霾,不过也不是三五日就能达到的。
中国的PM2.5标准刚刚上路,是最宽松的过渡期标准,与pm2.5国际标准相比,还相差甚远,仅仅是达到世卫组织设定的最宽标准。
所以我们接收到的优质空气质量并不意味着空气是完全健康无污染的,大家还是要多看看其他国家的空气质量标准,用国际上的标准来严格对待身边的空气,做好防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