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及计算书设计题目: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学院:姓名:学号:班级:指导老师:目录一、设计任务书3二、板的设计6三、次梁设计9四、主梁设计13五、结论21六、参考文献21一、《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课题与目的某建筑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
(1)了解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荷载传递关系及其计算简图的确定;(2)通过板及次梁的计算,熟练掌握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3)通过主梁的计算,熟练掌握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的方法,并熟悉内力包络图和材料图的绘制方法;(4)了解并熟悉现浇梁板的有关构造要求;(5)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和制图规定,进一步提高制图的基本技能;(二)、主要内容1、设计资料:根据初步设计成果,提出设计资料及数据如下:(1) 楼层平面如任务书附图1所示。
墙体厚度370mm。
楼梯位于该层平面的外部,本设计不予考虑。
楼盖采用整体式单向板肋形结构。
(2)该建筑位于非地震区。
(3) 建筑物安全级别为二级。
(4)结构环境类别一类。
(5)建筑材料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梁、板、C20级。
钢筋:板中钢筋、梁中箍筋、构造钢筋I级,梁中受力筋II级。
(6)荷载:钢筋混凝土重力密度为25kN/m3。
楼面活荷载标准值:6kN /m2。
楼面做法:楼面面层用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重力密度为20kN/m3),板底及梁用15mm厚石灰砂浆抹底(重力密度为17kN/m3)(7) 结构平面布置及初估尺寸:板伸入墙内120mm,次梁伸入墙内240mm,主梁伸入墙内370mm;柱的截面尺寸b×h= 400 mm×400 mm。
板厚h=______mm。
(自己定)次梁:高h=______mm,宽b=______mm。
(自己定)主梁:高h=______mm,宽b=______mm。
(自己定)(8) 采用的规范: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现在就按课本规定来做),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2、设计要求(1)板和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内力;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内力,并绘出弯矩包络图。
(2)梁、板允许挠度、最大裂缝宽度验算从略。
(3)绘制楼盖结构施工图1.楼面结构平面布置图(标注墙、柱定位轴线编号和梁、柱定位尺寸及构件编号).(比例1:100~1:200);2.板模板图及配筋平面图(标注板厚、板中钢筋的直径、间距、编号及其定位尺寸)(比例1:100~1:200);3.次梁模板及配筋图(标注次梁截面尺寸及几何尺寸、钢筋的直径、根数、编号及其定位尺寸)(比例1:50,剖面图比例1:15~1:30);4、梁材料图、模板图及配筋图(按同一比例绘出主梁的弯矩包罗图、抵抗弯矩图、模板图及配筋图),(标注主梁截面尺寸及几何尺寸、钢筋的直径、根数、编号及其定位尺寸);(比例1:50,剖面图比例1:15~1:30);5.在图中标明有关设计说明,如混凝上强度等级、钢筋的种类、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等。
(3)计算书:要求计算准确,步骤完整,内容清晰。
(三)、设计进度阅读任务书和参考资料 7学时布置设计 3学时板的计算 8学时次梁计算 8学时主梁计算 12学时绘制施工详图 28学时整理设计计算书 6学时准备及答辩 8学时合计80学时(四)、设计成果要求(1)设计计算书一份。
包括:计算依据的资料,计算假定、计算简图;板、次梁和主梁的计算,并附有配筋草图。
(2)施工图纸一张(500mm × 750mm)。
包括: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板的模板图、配筋图;次梁的模板图、配筋图(纵剖面、横剖面、单根钢筋下料图);主梁的模板图、配筋图(纵剖面、横剖面、单根钢筋下料图;为方便设计和校核,要求画出主梁的设计弯矩图和抵抗弯矩图);钢筋表。
施工详图要求布局合理,线条粗细分明,字体工整,符号、尺寸、说明齐全。
(五)、考核方式1.最终成绩分为五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孙万泉附图1特别注意:1、指导书:图书馆沈蒲生编著《钢筋混凝土结构》,或其他书籍。
设计步骤参考指导书,但一些细节的规定(如计算跨度、分项系数取法等)按我们水工规范来进行,因为指导书中是工民建的规定。
2、完成日期:第19、20周上交(地点我的办公室主B618),提问问题。
必须自己亲自上交!否则不计成绩3、提交的结果:计算书和设计图纸(绘图纸大小为A2,大约为4张A4纸那么大)。
设计图纸包含内容:次梁和板的配筋图;主梁的配筋图和弯矩抵抗图。
56 二、板的设计(按考虑塑形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原则 (1) 平截面假定;(2) 不考虑受压区混凝土的工作;(3) 受压区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采用理想化的应力-应变曲线; (4) 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热轧钢筋),其应力应变关系可简化为理想的弹塑形曲线。
(一)基本尺寸的确定(教材237)1、板厚:按刚度要求,板厚不宜小于其跨长的1/40(连续梁);水电站厂房板的常用厚度为120-200mm 。
取h=120mm>40l ≈402300=57.5mm ;2、梁高:由构造要求,梁高与跨长的比值,次梁为1/18-1/12,主梁为1/15-1/10,梁截面宽度为高度的1/2-1/3。
次梁截面高度: 18l =6600/18=367; 12l =6600/12=550 取h=450主梁截面高度:10l =6900/10=690 15l =6900/15=460 取h=5503、梁宽:梁截面宽度为高度的1/2-1/3。
次梁宽: b=200mm ; 主梁宽: b=250mm 。
4、板的计算跨度:① 边跨:l 。
=ln+h/2=ln+120/2=2300-120-200/2+120/2=2140mm 且满足 l 。
<=ln+a/2=2300-120-100+60=2140 ②中跨:l 。
=ln=2300−200=2100mm计算跨度差:(2140-2100)/2100=1.9%<10% 说明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内力。
(二)荷载计算 1、荷载标准值: 恒荷载:20mm 厚水泥砂浆面层:0.02*20 =0.4kN/m2 120mm 钢筋混凝土板: 0.12*25 =3 kN/m2 15mm 板底石灰砂浆:0.015*17=0.255 kN/m2gk= 3.655kN/m2活荷载: q=6kN /m 2 2、荷载设计值:由表2-5得相关系数 恒荷载:g=1.2*3.655=4.386 kN/m2 活荷载:q=1.2*6=7.2 kN/m2 g+q=11.586 kN/m2板的计算简图如下,取1m 板作为计算单位:7图1查《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第4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表9-2,板的弯矩系数αmb 分别为:1/11(边跨跨中);-1/11(离端第二支座);1/16(中间跨中);-1/14(中间支座),分别代入公式 M=αmb (g+q)l 。
l 。
,计算各截面弯矩如下表所示表1、连续板各截面弯矩计算截面 边跨跨中 离端第二支座离端第二跨跨中、中间跨跨中中间支座 弯矩计算系数αmb 1/11 -1/11 1/16 -1/14 M=αmb (g+q)L 02/(kN ·m) 4.82-4.823.19-3.653、截面承载力计算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20,f c = 9.6 N/mm 2,f t = 1.10 N/mm 2,一级钢筋fy=210N/mm2,b = 1000mm ,h = 120mm ,取保护层厚度c=20,取a=30,h 0 = 120 - 30 = 90mm ,α 1 = 0.85,K=1.2,ρmin=0.2%连续板各截面的配筋计算,如下表所示。
中间区板带②-⑤轴线间,其各内区格板的四周与梁整体连接,故各跨跨中和中间支座考虑板的內拱作用,其计算弯矩降低20%。
g + q =11.586kN/m板的计算简图表2、配筋表板带部位截面边区板带(①-②,⑤-⑥轴线间)中间区板带(②-⑤轴线间)备注边跨跨中离端第二支座离端第二跨跨内、中间跨跨中中间支座边跨跨中离端第二支座离端第二跨跨内、中间跨跨中中间支座M(kN·m) 4.82 -4.82 3.19 -3.65 4.82 -4.82 2.55 -2.92αs=KM/f c bh020.074 0.074 0.049 0.056 0.074 0.074 0.039 0.045ξ=1-(1-2αs)0.50.077 0.077 0.050 0.058 0.077 0.077 0.040 0.0460.85ξb0.468 0.468 0.468 0.468 0.468 0.468 0.468 0.468 满足A s=ξbh0f c/f y(mm2) 316.8 316.8 205.7 238.6 316.8 316.8 164.6 189.3 两者取大A smin=0.002bh 240 240 240 240 240 240 240 240选配钢筋φ8@150 φ8@150φ 8@200φ 8@200φ 8@150φ 8@150φ 8@200φ 8@200实配钢筋面积(mm2)335 335 251 251 335 335 251 2515、裂缝开展宽度及变形验算从略6、绘制配筋草图8三、次梁设计(按考虑塑形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一)荷载计算1、恒载设计值:由板传来荷载 4.386* 2.3 = 10.09kN/m次梁自重 1.05* 25 * (0.45 - 0.12)*0.2 = 1.73kN/m梁抹灰 1.05 * 17 ** 0.015[(0.45 - 0.12)* 2+0.2]= 0.23kN/mg = 12.05kN/m2、活荷载设计值:由板传来 q = 7.2 × 2.3 = 16.56kN/mg + q = 12.05+16.56 = 28.61kN/m(二)内力计算1、计算跨度:边跨:l n = 6.6- 0.24 - 0.25/2 = 6.235ml0 = 1.025*l n = 6.391ml n+a/2=6.235+0.12=6.355m < l。
取 l。
=6.355m中间跨:l0 = l n= 6.6 - 0.25 = 6.35m跨度差(6.355 - 6.35)/ 6.35 = 0.08% < 10%说明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内力,2、弯矩计算其计算简图如下:g + q =28.61kN/m查《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第4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表9-4,板的弯矩系数αvb分别为:1/11(边跨跨中);-1/11(离端第二支座);1/16(中间跨中);-1/14(中间支座),分别代入公式M=αmb(g+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