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现浇结构外观及尺寸偏差检查标准天元集团技术质量管理标准混凝土现浇结构外观及尺寸偏差检查标准起草人:批准人:混凝土现浇结构外观及尺寸偏差检查标准1 总则为贯彻集团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提高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按照国家有关标准,结合集团的施工及管理水平制定本标准。
2 适用范围集团施工的所有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混凝土结构工程。
3 外观质量检查:3.1 标准要求:表面平整,棱角顺直,阴阳角方正,预埋件(孔)位置准确;不应有露筋、蜂窝、孔洞、夹渣、疏松、裂缝、缺角掉楞等缺陷;构件表面色泽均匀、不宜有气泡、麻面、掉皮、起砂、沾污;楼梯踏步齿角整齐,无吃模、掉角、脚印等;施工缝位置正确、处理方法正确;剪力墙根部无烂根现象,接缝平顺、严密、无位移错台、无漏浆;三小间止水梁位置正确,高度、宽度满足要求,有地面填充层的三小间门口按要求设置止水梁并留有管道套管;阳台栏板、飘窗、造型等结构尺寸正确、横竖通线;混凝土振捣密实,缺陷根据规范要求进行处理,养护措施到位;后浇带有独立的支撑体系、留设位置和尺寸准确、留槎边角整齐、防水防潮措施有效,两侧模板不漏浆,钢筋有防护措施、保护层厚度满足要求、位置正确、绑扎牢固、无污染。
3.2 检查方法:全数观察,尺量。
3.3评分办法3.3.1评分标准序号项目分值评分标准大面、棱角、阴阳角有明显不平整、不顺直、不方表面平整,棱角顺1 10 正,影响整体观感的扣3~5分,影响不大的扣1~2分。
直,阴阳角方正纵向受力钢筋露筋,每处扣5分,其他钢筋有少2 10 露筋量露筋每处扣1分。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蜂窝每处扣5分,其他部位3 10 蜂窝有少量蜂窝每处扣1~2分。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孔洞每处扣5~7分,其他部4 10 孔洞位有少量孔洞每处扣2~4分。
1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夹渣每处扣5分,其他部位5 10 夹渣有少量夹渣每处扣1分。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疏松每处扣5分,其他部位6 10 疏松有少量疏松每处扣1分。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影响结构性能或使用功能7 10 裂缝的裂缝每处扣5分,其他部位有不影响结构性能或使用功能的裂缝每处扣1~3分。
缺角掉楞长度?100mm的每处扣5分,缺角掉8 10 缺角掉楞楞<100mm的每处扣2分。
2烂根面积?100cm的每处扣5分,烂根面积9 10 剪力墙根部烂根 2<100cm的每处扣2分。
剪力墙接缝位移、按接缝长度,每延长m扣1分;接缝错台超过10 10错台、漏浆 5mm的,每处加扣2分。
22气泡、麻面、掉皮、面积?400cm的每处扣5分,面积<400cm的每11 .10 起砂、沾污处扣2分。
有齿角不整齐、吃模、掉角、脚印等,每一踏步、12 15 楼梯踏步每一项扣0.5分。
随机抽查踏步高低差超过10mm的每处扣1分。
施工缝位置不符合规范和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的13 10 施工缝扣10分,施工缝处理不好,有夹渣、露筋、吃模、变形等缺陷的每个施工缝扣5分。
位置、高度、宽度不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的扣10分,有地面填充层的三小间门口未按要求设置止水梁14 10 三小间止水梁并留有管道套管的每处扣2分。
二次浇筑的止水梁没有按规定进行施工缝处理的扣10分。
阳台栏板、飘小构件尺寸变形的每处扣2分,造型及小构件与横窗、窗套、室15 10 构竖通线相差超过10mm的每处扣2分。
振捣不密实的外造型、空调件每处扣3分。
搁板等2未按施工组织设计和有关规定设置独立支撑体系的扣10分,后浇带留设位置和尺寸不准确的每处扣5分,留槎边角不整齐、防水防潮措施不符合要求16 15 后浇带的扣5分,后浇带两侧有漏浆、钢筋防护措施不好的每处扣3分,钢筋保护层厚度不满足要求、绑扎不牢固的扣5分。
严重缺陷和一般缺陷不按规范要求进行处理扣17 10 缺陷处理10分,缺陷处理完后养护措施不到位的每处扣5分。
混凝土浇筑完毕未按规定进行保潮、保温养护的18 10 养护措施扣5分,因养护不好造成混凝土表面裂缝的扣10分。
预埋件埋设不端正、不平整每处扣2分,预留孔19 10 预埋件、预留孔位置不正确、孔周围不清晰、有高低差的每处扣2分。
3.3.2等级评定(1)外观质量满足3.1条要求,无缺陷,拆模后无整修,一次成优,评分在90分以上的评为“好”;(2)外观质量基本满足3.1条要求,无严重缺陷,一般缺陷按规范要求处理,评为“一般”,根据观感情况可分别评为“一般(+)”(评分85~89分)、“一般”(评分80~84分)、“一般(-)” (评分75~79分);(3)外观质量不满足3.1条要求,有严重缺陷的必须按规范要求处理,观感评分在75分(不含75)以下的评为差。
3.4 评分方法:参加检查验收的人员根据自己的观察打出分数,算出总得分率做为该工程的观感评分,并按分数划出观感质量等级。
4 实测实量项目检查4.1检验批抽查数量4.1.1基础验收时,全数检查;主体验收时,抽查检验批的数量不应低于所验收工程量的1/3,且不少于2个,检验批部位宜均匀分布,有一定的代表性,特殊结构部位必查。
4.1.2 综合检查时,所查检验批数量及部位由抽签决定,推荐工程以推荐部位为主。
4.1.3 巡检时,随机抽查。
4.2 轴线位移4.2.1 检查标准3序号项目国家标准企业控制标准1 15 10 基础2 10 8 独立基础3 8 5 墙、柱、梁4 5 5 剪力墙5 15 对角线差 ,6 10 轴线差 ,4.2.2 检查工具:激光测距仪、钢尺。
4.2.3 检查数量和部位:每检验批抽检有代表性的测区不少于10个,每个测区检测1点,轴线测点在距阴阳角300mm处,测量高度在500mm线处。
包括建筑物总长总宽、转角及楼梯间、主要房间等,其中主要房间要检查两对角线之差及房间两头的轴线之差。
4.3 垂直度4.3.1 检查标准序号项目国家标准企业控制标准1 ?5m 8 5层高2 >5m 10 83 全高(H) H ⁄ 1000且?30 H ⁄ 1000且?20 4.3.2 检查工具:2m靠尺,经纬仪或吊线、钢尺。
4.3.3 检查数量和部位:层高垂直度检测每检验批抽检有代表性的测区10个,每个测区检测2点,剪力墙测点在距阴阳角300mm处。
框架柱测点在柱子的相邻两个面上。
第一点靠尺顶到上层板底测量,第二点靠尺抵到本层地面。
每测区所测2点中偏差大者做为本测区的实测记录值;全高测量以该工程设置的基准点打垂直线,测量建筑物每个大角上、下两点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与垂直线的距离差。
4.4 标高4.4.1 检查标准序号项目国家标准企业控制标准1 层高 ?10 ?82 全高 ?30 ?25 4.4.2 检查工具:激光测距仪,水准仪或拉线、钢尺。
4.4.3 检查数量和部位:每检验批抽检有代表性的测区不少于10个,(楼板厚度不同的房4间、楼梯间、过道及有高差的房间等)每个测区检测2点,测点在距墙角300mm 处,每测区所测2点中偏差大者做为本测区的实测记录值。
4.5 截面尺寸4.5.1 检查标准序号项目国家标准企业控制标准1 框架柱、剪力墙 +8,-5 +6,-4 4.5.2 检查工具:钢尺。
4.5.3 检查数量和部位:框架柱、剪力墙:每检验批抽检有代表性的测区不少于10个,每个测区测2点,分别在从地面向上300mm和1500mm处,所测2点与设计尺寸偏差大者为本测区的实测记录值。
4.6 表面平整度4.6.1 检查标准序号项目国家标准企业控制标准1 8 框架柱、剪力墙 52 楼板面 8 53 飘窗窗台、雨蓬 , 5 4.6.2 检查工具(1) 框架柱、剪力墙、楼板面:2m靠尺和塞尺;(2) 飘窗窗台、雨蓬:1m靠尺和塞尺。
4.6.3 检查数量和部位:(1) 框架柱:每检验批抽检有代表性的测区不少于10个,每个测区以柱的一个侧面交叉测量2点,所测2点中偏差大者为本测区的实测记录值。
(2) 剪力墙:每检验批抽检有代表性的测区不少于10个,每测区测3点,分别以40个墙角的其中2角以45方向测2点,以墙中点1200mm高度水平方向测1点(墙长小于3m的本点可不测)。
所测3点中偏差大者为本测区的实测记录值。
(3) 楼板面:每检验批抽检有代表性的测区不少于10个,每测区测3点,测一个房0间的相邻两边距墙300mm处,靠尺与墙面平行各测1点,房间中心位置靠尺与墙面成45方向测1点。
所测3点中偏差大者为本测区的实测记录值。
(4) 飘窗窗台、雨蓬:每检验批抽检有代表性的测区不少于10个,每个测区用靠尺沿对角线方向交叉测量2点,所测2点中偏差大者为本测区的实测记录值。
54.7 平面水平度4.7.1 检查标准序号项目国家标准企业控制标准1 飘窗窗台、雨蓬 , 52 楼梯踏步、休息平台 , 53 楼板面 , 5 4.7.2 检查工具:水平尺、塞尺。
4.7.3 检查数量和部位:(1)飘窗窗台、雨蓬:每检验批抽检有代表性的测区不少于10个,每个测区用水平尺沿对角线方向交叉测量2点,所测2点中偏差大者为本测区的实测记录值。
(2)楼梯踏步:楼梯的每个楼层为一个检验批,每检验批抽检楼梯的6个踏步和2个休息平台,每跑抽查3个踏步,分别为第一步、最上第二步和中间一步。
用水平尺对踏步和休息平台沿对角线交叉测2点,偏差大者为本测区实测记录值;(3)楼板面:每检验批抽检有代表性的测区不少于10个,每测区测3点,测一个房间的相邻两边距墙300mm处,水平尺与墙面平行各测1点,房间中心位置水平尺与墙面成045角方向测1点。
所测3点中偏差大者为本测区的实测记录值。
4.8 楼梯踏步4.8.1 检查标准序号项目国家标准企业控制标准1 平整度 , 52 截面尺寸 , ?83 方正度4 4.8.2 检查工具:1m靠尺和塞尺,水平尺,钢尺。
4.8.3 检查数量和部位:楼梯的每个楼层为一个检验批,每检验批抽检楼梯的6个踏步和2个休息平台,每跑抽查3个踏步,分别为第一步、最上第二步和中间一步。
平整度用1m靠尺每踏步和休息平台沿对角线交叉测2点,偏差大者为本测区实测记录值;截面尺寸测踏步两侧距边缘100mm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各测2点,每个方向所测2点偏差及2点之差这3个数据最大者为本测区的实测记录值。
方正度测踏步和休息平台沿对角线,每组对角线之差为本测区的实测记录值。
4.9 电梯井64.9.1 检查标准序号项目国家标准企业控制标准1 井筒长、宽对定位中心线 +25, 0 +20, 02 井筒全高(H)垂直度 H/1000且?30 H/1000且?20 4.9.2 检查工具:经纬仪、激光铅垂仪、钢尺。
4.9.3 检查数量和部位:(1)井筒长、宽对定位中心线:电梯井在每层均应弹定位中心线,在高度距本层地面1200mm,每边距阴角100mm处测量2点,每个电梯井每层共测8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