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私家具厂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家私家具厂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家私家具厂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编制:审核:批准:xx市xx家私厂发布粉尘作业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一、个体防护措施:1)作业人员应佩戴好防护眼镜、护耳器、防尘口罩等个体劳动防护用品;2)作业人员的衣服应选用耐火、不易产生静电的棉布制作,同时应易清洁和易脱下;二、作业安全:1)作业人员作业前,要先检查各类仪器、仪表、装置是否正常,并将检查情况如实记录;2)作业人员作业前,必须首先开启粉尘除、排尘系统的排风风机进行排风运作10分钟后,方可进行打磨抛光加工作业;3)作业人员作业后,必须在作业完全停止,粉尘除、排尘系统的排风风机继续运行15分钟后,排风风机方可停机,然后要切断岗位所有电源开关。

三、检维修作业:1)生产系统完全停止、现场积尘清理干净后,方可进行检维修作业;严禁交叉作业;2)检维修作业如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必须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确定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进入。

四、场所清洁制度:1)定期对生产场所残留的粉尘进行清理,清洁作业场所地面粉尘,及时对收尘器、吸排尘管道等设备的粉尘进行清理;2)应当采用不产生火花、静电、扬尘等方法清理生产场所。

五、防火防爆措施:1)作业场所严禁各种明火。

需要在作业场所进行动火作业时,必须停止生产作业,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2)作业场所内不应有非生产性明火存在,不应存放于粉尘性质不相容的物质或汽油、煤油、苯等易燃物。

配漆岗位卫生操作规程1.工艺操作流程及要求:根据生产命令单的要求准备相应的和油漆,按配比要求完成配漆工作。

2.完成每批的配漆工作后,必须搞好所在岗位的清洁工作。

3.配漆开始时,必须打开排风扇以降低有机溶剂的挥发浓度,结束后关闭。

4.配漆结束后不能将有机溶剂直接洒在地面上搞卫生清洁工作。

5.个人防护:在工作时必须戴好工作手套、防护眼镜和防毒面具,对个人防护用品,应该爱护使用并定期更换。

6.现场处理:一旦发生卫生事故,如:油漆溅入眼睛等,应该立即用清水冲洗10~15分钟,再送至病院医治。

喷漆作业岗位操作规程1.工艺操作流程及要求:根据生产命令单上的要求将各种油漆用喷枪喷于产品上。

2.完成每批喷漆工作后必须将原材料空桶和废抹布清理干净。

3.喷漆开始时,必须先打开送排风装置,以降低溶剂的挥发浓度,结束后关闭送排风装置,油漆及甲苯必须上盖。

4.5.喷漆结束后,在搞卫生清洁工作时,不能将有机溶剂直接洒在地面上6.7.工程机械防护:送排风装置必须完好,能正常使用。

8.个人防护:在加料时必须戴好工作手套、防护眼镜和防毒面具等个人防护用品,爱护使用并蒂奇更换。

9.10.奖罚规定:对于违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的职工,生产管理人员有权纠正,并视情节轻重开具违章通知单,并予以罚款,以示教育。

11.现场处理:一旦发生卫生事故,油漆溅入眼睛等,应该立即用清水冲洗10-15分钟,再送至医院治疗。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1总则1.1为保障职工的安全和职业健康,防治职业危害,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职业健康监督搜检职责调整的规定,特制订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1.2在安全生产中凡涉及职业危害的场所和工作地点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

1.3本规程适用于所属车间、科室、班组。

2名词解释2.1粉尘是指能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在工业生产中产生的粉尘叫做工业粉尘。

对工业粉尘假如不加以掌握,它将破坏作业环境,危害工人身材健康和损坏机器设备,还会污染大气环境。

2.2噪声:是给听到它的人和自然界带来烦恼的、不受欢迎的声音。

影响人们工作研究休息的声音都称为噪声。

对噪声的感受因各人的感觉、习惯等而不同,因此噪声有时是一个主观的感受。

一般来说人们将影响人的交谈或思考的环境声音称为噪声。

1、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作为工作规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为了搞好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避免伤亡事故的发生,促进公司协调发展,特制定此操作规程。

并要求职工在作业中不折不扣执行操作规程。

劳动者遵守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等于珍惜生命、保护健康。

2、职工在作业活动中要互相提醒,共同遵守,不能认为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是保护个人的,可以不予遵守。

培训职工遵守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是劳动者的法定义务。

二、操作事项1、整理整顿打扫清洁,创建清洁工作场所.(1)整理—做到物品有毒、无毒分开,有用、无用分开,无用物品及时处理。

(2)整顿—有用物品须分类存放,取放简单,使用方便,安全保险。

(3)清扫—随时打扫、清理垃圾、泄露物、灰尘和污物。

(4)清洁—保持服装整洁,车间干净。

要求各部门严格实行整理、整顿、打扫、清洁,创建安全、温馨而清洁的工作场所,要做到实时清理无用物品,归整有效物品,物品拿取方便,有毒无毒分开,确保职业安全卫生。

2、安全装配和防护办法是预防职业安全卫生事故的有效手段安全装置和防护设施是预防职业安全卫生事故的有效手段,要经常检查,不得擅自拆除。

当操作人员发生错误操作,或者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时,安装在机械设备上的安全装置便起到保险作用,从而能够预防机械设备引起的伤害。

工作场所配置通风、除尘、排毒、净化、防暑降温、抗震、防噪声等防护设施,能有效降低粉尘、毒物、物理因素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从而保障劳动者健康。

安全装配和防护办法应当按期维护,并遵守:(1)不得随意拆除,不得使其失效。

(2)发生故障时,应实时报告上级,尽快修理。

(3)即使安全装置正常,也不得接触危险部位,必须接触时应使用辅助工具。

(4)必须拆卸安全装置或防护设施时,应切断电源,并加强号联络。

3、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个人职业安全卫生防护用品在预防职业病和工伤事故中发挥侧重要作用。

进入密闭空间,应当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

在粉尘、毒物浓度超标的作业环境下工作,适宜的个人防护用品可以达到保护劳动者健康的目标。

公司应当按规定为劳动者发放、维护个人防护用品,并通过培训使每个员工能正确使用和维护个人防护用品。

如果使用方法不当,也会损害健康。

例如,“粉尘通过佩戴的防尘面罩与面部留有的缝隙进入机体而危害健康”等。

因此,要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4、正确选用适宜的防护用品(1)如何选择个人防护用品头部防护:佩带安全帽,适用于◆环境存在物体坠落的危险;◆环境存在物体击打的危险。

坠落防护:系好安全带,适有于◆登高作业时(2米以上);◆有跌落的危险时。

眼睛防护:佩戴防护眼睛、眼罩或面罩,适用于◆存在粉尘、气体、蒸气、雾、烟或飞屑刺激眼睛或面部时,佩戴安全眼睛、防化学物眼罩或面罩(需整体考虑眼睛和面部同时防护的需求);◆焊接作业时,佩戴焊接防护镜和面罩。

手部防护:佩戴防切割、防腐蚀、防渗透、隔热、绝缘、防滑等手套,适用于◆可能接触尖锐物体或粗糙表面时,防切割;◆可能接触化学品时,选用防化学腐蚀、防化学渗透的防护用品;◆可能接触高温或低温表面时,做好隔热防护;◆可能接触带电体时,选用绝缘防护用品;◆可能接触油滑或湿滑表面时,选用防滑的防护用品,如防滑鞋等。

足部防护:佩戴防砸,防腐蚀、防渗透、防滑、防火花的保护鞋,适用于◆可能发生物体砸落的地方,要穿防砸保护的鞋;◆可能接触化学液体的作业环境要防化学液体;◆注意在特定的环境穿防滑或绝缘或防火花的鞋。

防护服:保温、防水、防化学腐蚀、阻燃、防静电、防射线等,适用于◆高温或低温作业要能保温;◆潮湿或浸水环境要能防水;◆可能接触化学液体要具有化学防护作用;◆在特殊环境注意阻燃、防静电、防射线等。

听力防护:根据《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选用护耳器;提供适宜的通讯设备。

呼吸防护:根据《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利用与维护》GB/T—2002选用。

要考虑是否缺氧、是否有易燃易爆气体、是否存在空气污染、种类、特点及其浓度等因素以后,选择适宜的呼吸防护用品。

5、如何配置个人防护用品劳动防护用品品种繁多、涉及面广,正确配置是保证生产者安全与健康的前提。

公司应当为劳动者配备适宜的防护用品,劳动者有必要了解配置防护用品是不符合国家规定的防护要求。

我国《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89规定。

5.1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方法5.1.1过滤式防护用品的选择5.1.2应根据空气污染物选择过滤式防护用品,并注意:5.1.3防尘口罩不能用于防毒;5.1.4未配防尘过滤元件的防毒面具不能用于防尘;5.1.5当颗粒物有挥发性时,如喷漆产生漆雾,必须选防尘防毒组合防护;5.1.6当有害物刺激眼和皮肤时,应选全面罩;5.1.7当颗粒物具有放射性、致癌性等高毒性时,应选过滤效率登记最高的过虑材料;5.1.8当没有适合的过滤元件时,应选择供气式呼吸系统防护用品。

5.2防尘面罩的正确用法:5.2.1佩戴严实,吸气时,粉尘不得从脸和防尘面罩的缝隙间进入。

5.2.2必须按规定使用防尘面罩。

5.2.3不得在氧气稀薄处或有毒气体中利用。

5.2.4保管于通风处,防止挤压变形,勤换滤膜。

5.3化学物质危险性的具体防护措施工作环境中化学物品存在的形态有固态、液态和气态。

可通过呼吸道、胃肠和皮肤进入人体。

5.4化学物质对健康的影响5.4.1急性中毒在短时间内吸入浓度极高或毒性级强的有害物质,使身体产生了迅速而剧烈反应。

5.4.2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头痛、晕眩和麻醉等症状。

5.4.3呼吸系统:引发咳嗽、呼吸加速、梗塞以至死亡。

5.4.4五官:引发咽干、皮肤红肿和发炎、眼结膜炎和眼痛等现象。

5.5慢性中毒由于长时间接触有毒有害物质而形成中毒现象,其病症可能经过数年或数十年后才显露出来,形成职业病。

可能引起的健康损害归纳如下:5.5.1神经障碍:如头痛、头晕、睡眠障碍等。

5.5.2呼吸系统:引发咳嗽、咳痰、气短、呼吸困难、哮喘、气管炎等肺部疾病。

5.5.3损害肝脏及肾脏:出现黄疸、肾炎、肝功能衰竭、中毒性肝炎等症状。

5.5.4消化系统:出现胃肠功能失调、呕吐、腹绞痛等症状。

5.5.5造血系统:引发血细胞减少、贫血等。

5.5.6泌尿及生育系统:引发肾病、不孕不育症等。

5.5.7致癌:可致肺癌、白血病、膀胱癌、皮肤癌等。

5.6使用化学物质的安全操作规程通用操作规程5.6.1从事有中毒危险的作业时◆有毒无毒分开。

◆尽量密闭或隔离毒物污染源。

◆保持通风排毒。

◆定期监测有毒气体浓度。

◆必要时使用防毒面具、空气面罩、氧气面罩或送气面罩。

使用化学物质前必须认真阅读标签的资料或该化学物质的安全资料,并遵守职业安全卫生规则。

5.6.2有机溶剂作业的防护措施有机溶剂种类繁多,各种工作场所以至家庭均有利用。

有机溶剂挥发性强,易燃易爆,有些能在常温下挥发为气体,可经多种途径进入人体,损害多个器官。

利用时应熟悉溶剂性质,尽量选用危险性小的溶剂。

5.6.2.1避免洒漏。

5.6.2.2切记加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