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 分子与细胞一、细胞的分子组成(一)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B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都含有C 、H 、O 、N ,有的还含有S 等;基本单位:氨基酸,约有20种。
(蛋白质是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物,约占细胞干重的50%;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2.氨基酸结构通式:3.氨基酸结构特点:(1)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 2)和一个羧基(-COOH ) (2)并且都连结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4.氨基酸脱水缩合 (1)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的名称叫肽键,肽键的化学式:—CO —NH —(2)脱去的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个数(n )-肽链数(m )。
(3)形成的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氨基酸个数-失去的水分子数×18 多肽的合成场所(氨基酸脱水缩合的场所):核糖体。
5.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1)氨基酸的种类不同(2)氨基酸数目成百上千(氨基酸数目不同)(3)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4)多肽链的数目及其形成的肽链空间结构千差万别(多肽链的数目和空间结构不同)。
(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6.蛋白质的功能:(1)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2)催化作用:如酶(3)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运输氧气(4)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等(5)免疫作用,如抗体。
7.蛋白质的消化终产物:氨基酸;水解终产物:氨基酸;代谢终产物:CO 2+H 2O+尿素。
(二)核酸的结构和功能A1.核酸的组成元素:C 、H 、O 、N 、P 。
2.种类:脱氧核糖核酸(DNA ),核糖核酸(RNA )。
2.核酸的基本单位(单体):核苷酸(8种);一分子核苷酸的化学组成:一分子磷酸(Pi )、一分子五碳糖(脱氧核糖或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有五种:A 、T 、C 、G 、U 。
)(1)脱氧核苷酸(4种):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2)核糖核苷酸(4种):腺嘌呤核糖核苷酸、鸟嘌呤核糖核苷酸、尿嘧啶核糖核苷酸、胞嘧啶核糖核苷酸。
3.DNA 和RNA 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1)所含五碳糖不同(DNA :脱氧核糖;RNA :核糖)(2)碱基不同(DNA :A 、T 、C 、G ;RNA :A 、U 、C 、G )4.生物中核酸种类、核苷酸种类、碱基种类豌豆叶肉细胞中的核酸有2种,核苷酸8种,含氮碱基5种;豌豆遗传物质中核苷酸4种,含NH 2— —COOH R | C |H氮碱基4种;HIV、SARS病毒中核酸有1种,核苷酸4种,含氮碱基4种。
5.核酸初步水解和彻底水解产物核酸初步水解的产物:核苷酸;核酸彻底水解的产物:磷酸、五碳糖、碱基。
DNA初步水解的产物(单体、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
DNA彻底水解的产物:磷酸、脱氧核糖、碱基;RNA初步水解的产物:核糖核苷酸;RNA彻底水解的产物:磷酸、核糖、碱基。
6.核酸的作用: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7.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用甲基绿和吡罗红的混合染液对细胞进行染色实验结果:绿色明显集中且接近细胞中央,说明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绿色周围的红色范围较广,说明RNA主要分布于细胞质。
甲基绿+DNA→绿色;吡罗红(派洛宁)+RNA→红色8.真核细胞中的DNA主要分布的细胞核,少量在线粒体、叶绿体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少量在细胞核中;原核细胞中DNA位于拟核和质粒上。
(三)糖类的种类和作用B1.糖类元素组成:只有C、H、O:作用是构成生物体结构的重要成分、主要能源物质。
(医生常给病人点滴葡萄糖液,主要是给病人提供营养,增加能量。
)2.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等;植物二糖:蔗糖、麦芽糖;植物多糖:淀粉、纤维素;动物二糖:乳糖;动物多糖:糖原。
(多糖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分子)3.生物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糖类;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淀粉;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糖原;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脂肪。
(直接能源物质ATP;最终能源物质:太阳光能)4.淀粉的消化终产物(单体、基本单位):葡萄糖;水解终产物:葡萄糖;代谢终产物:CO2+H2O。
(四)脂质的种类和作用A1.脂质包括脂肪、类脂(主要包括磷脂)、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组成元素:C、H、O(N、P)。
脂肪只有C、H、O。
磷脂C、H、O 、N、P。
2.脂肪:(1)体内良好储能物质,(与糖类相比C、H含量高)(2)还是一种很好的绝热体(3)动物皮下的脂肪层起到保护的作用(脂肪的消化终产物:甘油+脂肪酸;水解终产物:甘油+脂肪酸;代谢终产物:CO2+H2O。
)3.磷脂:构成生物膜结构(如细胞膜、液泡膜、线粒体膜等)的重要成分。
4.胆固醇: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5.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6.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五)水和无机盐的作用A1.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自由水、结合水。
2.作用:自由水:(1)是细胞内的良好的溶剂(2)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3)生化反应的原料等。
结合水: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结合水破坏,细胞失去活性)3.自由水和结合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血液凝固时,部分自由水转化为结合水。
4.自由水、结合水的值越大,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反之,代谢缓慢、抗逆性越强.5.无机盐的作用:(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I-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要成分。
)(2)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血液中钙盐含量太低会发生抽搐现象)(3)无机盐对维持细胞形态、渗透压、酸碱平衡非常重要。
二、细胞的结构(一)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A1.细胞学说的创立者: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2.主要内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意义: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B1.原核生物不同于真核生物的最主要特点:前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或前者没有核膜);如细菌(大肠杆菌、乳酸菌、“菌”前有表示形状的定语往往属于细菌等)蓝藻(如发菜、颤藻等)、放线菌等。
2.原核生物的拟核不同于真核生物细胞核的特点是:无核膜、无核仁、无染色体(DNA不与蛋白质结合)3.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共有的细胞器:核糖体。
4.蓝藻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是自养型生物(光合作用的生物不一定含叶绿体)。
6.病毒、蓝藻、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核酸和蛋白质,病毒(如噬菌体)与细菌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无细胞结构。
酵母菌与细菌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有核膜(或有成形的细胞核)。
(三)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B1.细胞膜(生物膜)的主要成分:脂质、蛋白质。
各种膜所含蛋白质、脂质的比例与膜的功能有关,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科学家发现脂溶性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这说明组成细胞膜的成分中有脂质,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这说明组成细胞膜的成分中有蛋白质,所以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脂质分子和蛋白质分子。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纤维素和果胶;功能: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细菌细胞壁主要成分:肽聚糖(糖类和蛋白质);荚膜的成分:多糖。
)2.如果用丙酮把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的脂质抽提出来,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则测得的脂质面积约是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这说明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3.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的提出者是桑格和尼克森,基本内容是:(1)磷脂双分子层构膜的基本支架,具有流动性(2)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4.细胞膜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含义: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是可以流动的,而且实验表明流动快慢与温度有关。
)5.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实例:(1)细胞融合(2)分泌蛋白的形成与分泌(3)白细胞吞噬病菌(4)胞吞、胞吐(5)变形虫捕食和运动时伪足的形成6.细胞膜的识别作用与糖蛋白(糖被,位于细胞膜的外表)有关。
7.细胞膜的功能特性:具有选择透过性(含义:选择透过性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这是活细胞的一个重要特征。
)8.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物质能否通过细胞膜,并不是取决于分子的大小,而是根据细胞生命活动需要);(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9.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常见3种):(1)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如激素(随体液运输);(2)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3)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
生态系统信息交流方式有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
10.制备纯净的细胞膜常用的材料:应选用人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原因是:因为人和其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制备的方法:将选取的材料放入清水中,由于细胞内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将吸水涨破,再用离心的方法获得纯净的细胞膜。
11.验证细胞膜具有磷脂双分子层结构的材料: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四)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B1.细胞质包括细胞器和细胞质基质。
细胞质基质的成分: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和核苷酸等,还有很多酶。
2.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差速离心法3.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图示:相同点:(1)具有双层膜结构、能增大膜面积(如线粒体内膜凹陷、叶绿体的囊状结构)(2)都含少量的DNA和RNA,具有遗传的相对独立性(3)都能产生ATP,都属于能量转换器。
不同点:分布、功能、成分不同。
4.内质网:在结构上内连核膜,外连细胞膜;功能:(1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内质网是蛋白质空间结构形成的场所)5.核糖体:无膜结构,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1)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是分泌蛋白(如消化酶、生长激素、胰岛素、抗体);(2)游离的核糖体合成的是胞内蛋白(如呼吸氧化酶、血红蛋白等)。
6.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运输。
(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细胞器,但功能不同:植物: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动物: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7.中心体: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如衣藻、团藻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