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城市规划师:城镇体系规划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1、同一景图像中不同波段的信息,相同地物范围内不同时相的图像都可进行。
A:图像分类B:统计分析C:几何校正D:对比分析E:经济政策2、建筑美学是一门实用美学,按我国美学家的分类,建筑美学属于科学美学中的部分。
A:装饰美学B:科技美学C:实用美学D:社会美学E:经济政策3、能使大气能见度降低,对人体有很大的刺激和毒害作用的是。
A:二氧化硫B:氮氧化物C:飘尘和降尘D:光化学烟雾E:经济政策4、在遥感影像的获取中,光谱范围和分辨率、图像覆盖范围和几何分辨率、时相是遥感影像的主要技术指标。
其中是指影像图上能区别开的最小波长范围。
A:光谱范围B:光谱分辨率C:时相D:图像覆盖范围E:经济政策5、在平面交叉口可按相交道路连接的形式划分中,是指一条尽头道路与另一条道路以近于直角(75°~105°)相交。
A:X形交叉B:十字交叉口C:Y形交叉口D:T字形(T形)交叉口E:经济政策6、计划经济体制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主要是因为所引起的大量外来人口的迁入以及相关政策的强制性推动。
A:资源开发B:兴办工厂C:商品短缺D:人力资源的开发E:综合治理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是指所提措施应满足环境功能保护的客观需求。
A:科学性B:预防性C:客观性D:可行性E:经济政策8、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镇化历程中,城镇化的阶段是违背客观规律的城镇化大起大落时期。
A:启动B:波动发展C:停滞D:快速发展E:综合治理9、城市中,规模较小的城市大多受自然地形限制,常由若干交通性道路将各个分散的城区道路网联系为一个整体。
A:集中型B:分散型C:组团式D:狭长带E:综合治理10、现代城市化发展的最基本动力是。
A:社会化B:市场化C:工业化D:农业化E:综合治理11、城市燃气工程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中的主要内容是。
A:确定各种供气设施的规模、容量B:选择并确定城市燃气管网系统C:确定城市气化率,预测城市燃气负荷D:制订燃气管道的保护措施E:经济政策12、区域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中的是最早使用的方法。
A:形态分析法B:因素地图叠加法C:线性与非线性因子组合法D:逻辑规划组合法E:经济政策13、下列选项中,不仅使居民的通勤更加方便,节省上下班交通时间,减轻城市交通压力,同时由于不同性质建筑的综合布置,使城市景观更加丰富。
A:邻里单位B:居住小区C:居住综合体D:居住综合区E:综合治理14、城市性质是指。
A: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担负的主要职能B:以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总量表示的城市大小C: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D:一定时期内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所达到的目标和指标E:综合治理15、居住区规划要为建筑集成化和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创造条件,这要求居住区规划要满足的要求。
A:与城市相协调B:物质舒适性C:可持续D:产业化E:综合治理16、公共建筑群体组合类型可分为分散布局的群体组合和中心式布局的群体组合两种形式,下列关于分散式布局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A:功能分区明确,减少不同功能间的相互干扰B:有利于适应不规则地形C:虽不可增加建筑的层次感,但并不影响美观D:有利于争取良好的朝向与自然通风E:经济政策17、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中,不包括。
A:立法机构监督B:行政监督C:社会监督D:经济监督E:综合治理18、不同色相会有不同的明暗程度,在标准色中明度最高和最低的颜色分别是。
A:红色和黄色B:黄色和紫色C:红色和蓝色D:黄色和蓝色E:经济政策19、选择设计地面连接形式,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一般情况下自然地形坡度大于8%时,应采用连接形式。
A:斜坡式8:平坡式C:台阶式D:混合式E:经济政策20、在公共建筑中,是进行建筑空间组织时必须考虑的问题,特别是当功能关系与房间组成比较复杂时。
八:空间组织B:交通组织C:功能分区D:群体组织E:经济政策21、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和其他因素的变化表现出长期的。
A:稳定性B:抵抗性C:适应性D:恢复性E:经济政策22、在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和处置技术中,我国要求对城市医院垃圾。
A:集中焚烧B:土地填埋C:海洋倾倒D:深井灌注E:经济政策23、通信网的分类中,是指一个房间或几个相邻房间或一幢楼内的网络。
A:局域网B:专用网C:城域网D:广域网E:经济政策24、公共建筑群体组合要从建筑群的出发,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加以合理区分。
A:工艺性B:公开性C:使用性D:方便性E:经济政策25、下列选项中,对居住小区的基本特征表述中,错误的是。
A:为城市交通干路所穿越的完整地段B:以城市道路或自然界限(如河流)划分C:小区内有一套完善的居民日常使用的配套设施,包括服务设施、绿地、道路等D:小区规模与配套设施相对应,一般以小学的最小规模对应的小区人口规模的下限,以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服务半径作为控制用地规模上限的依据E:综合治理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
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1、下列属于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相关法律的是。
A:民用建筑节能条例B:森林法C:风景名胜区条例D:环境影响评价法E:防灾减灾法2、根据道路功能、服务范围、交通流量的不同,居住区道路分为。
A:居住区道路B:居住区内部道路C:小区道路D:组团道路E:宅间小路3、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本地区各级城市人民政府,对各类在建和拟建的广场、道路建设项目进行清理检查的重点是。
A:各类广场、道路建设项目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B:用地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有关文件的规定C:拆迁安置是否得到妥善落实D:是否存在拖欠和摊派建设资金的情况E:是否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审批程序进行审批4、城市规划行政体系通常是由所决定的,但也与国家法律的授权直接相关。
A:行政管理权限的分配B:国家的政府行政体系C:行政组织的架构D:行政运作框架E:行政过程的整体5、城镇体系的组织结构演变相应经历的阶段有。
A:低水平均衡阶段B:极核发展阶段C:扩散阶段D:高水平均衡阶段E:集聚阶段6、目前常见的居住区规划空间结构的类型主要有等。
A:内向型B:开放型C:自由型D:封闭型E:外向型7、以下有关我国文物保护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可分为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保护单位B:可移动文物中的珍贵文物可分为全国重点文物、省级文物、市级文物、县级文物C:不可移动文物是指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D:可移动文物是指历史上各时代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代表性实物等E: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可以作为文物受到国家的保护8、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对城市规划业务的影响主要反映在等方面。
A:便于资料保存、查询、积累B:提高修改、编辑设计成果的效率C:使规划设计成果、建设项目申请与审批的速度更快D:使设计成果的表达更加直观、丰富E:突破传统设计上的某些局限9、经批准的风景名胜区规划具有,不得擅自改变。
人:法律效力B:强制性C:严肃性D:复合性E:法定性10、元大都采用的基本格局包括。
八:三套方城B:方格路网C:宫城居中D:中线对称E:轴线对称11、道路绿化应根据等,因地制宜地进行布置,不应片面地追求形式。
A:道路功能B:环境条件C:城市性质D:人口数量E:自然条件12、《雅典宪章》中提出城市具有__四大功能区。
A.居住B.工作C.绿化D.公共生活E.游憩13、针对截流式合流制和分流制这两种排水体制,在工程投资、施工建设、运行管理、环境影响方面的比较,描述正确的是。
A:在工程投资方面,整个排水系统的投资一般是截流式合流制低于分流制,主要是大大减少了管道工程量B:在施工建设方面,合流制排水系统管线单一,减少了与其他地下管线、构筑物的交叉,施工较分流制简单C:在运行管理方面,截流式合流制比分流制复杂,主要是晴天和雨天的污水量和污染物浓度、成分变化较大,加大了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的难度D:在环境影响方面,合流制系统雨水和污水共用一套管网,污水产生的气味会通过雨水口散发到空气中,对大气环境有一定影响E:新建分流制排水系统比较容易,将原有合流制系统改造成分流制系统也不困难14、下列选项中,属于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基础的是。
A: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思想基础一一唯心主义思想B: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行政实践一一英国伦敦改建C: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技术基础一一城市美化D: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实践基础一一公司城建设E: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法律实践一一法国关于城市卫生和工人住房的立法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公共性设施开发过程的是阶段。
A:可行性研究8:项目构想与策划C:项目投融资D:销售与经营E:项目决策16、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现代行政的基本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是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B.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各级人民政府,政府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C.国家行政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D.审判机关由政府任命产生,对政府负责,受政府监督E.公安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17、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绿化包括__。
A.公共绿地B.风景林地C.居住区绿化D.行道树E.城市苗圃18、集中式城市总体布局的优点有。
A:接近自然、环境优美B:各城市物质要素的布局关系井然有序,疏密有致C:布局紧凑,节约用地,节省建设投资D:容易低成本配套建设各项生活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E:居民工作、生活出行距离较短;城市氛围浓郁;交往需求易于满足19、城市总体规划现状调查的主要方法有。
A:现场踏勘B:区域调研C:抽样调查D:访谈和座谈会调查E:文献资料运用20、区域城镇化水平预测方法主要有。
A:综合增长法B: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法C:时间趋势外推法D:经济增长率法E:联合国法21、下列选项中为商业性开发过程的是。
A:建设工程管理8:项目构想与策划阶段C:建设用地的获得口:项目实施阶段E:销售与经营22、下列属于“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的基本工作内容的是。
A:在规划方案基本形成后,采用交通规划方法对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方案进行交通校核,提出反馈意见,并从土地使用和道路交通系统两方面进行修改,最后确定规划方案B: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和空间的发展,分析城市交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预测城市交通总体发展水平C:提出对道路交通建设的分期安排和相应的政策措施和管理要求D:分析城市交通发展的过程、出行规律、特性和现状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E:结合城市空间和用地布局基本框架,提出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初步规划方案23、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社会优抚对象主要包括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