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演讲稿(推荐10篇)家国情怀演讲稿800字篇一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是“家国情怀与英雄情结”之间的关系。
一些人认为有了家国情怀就无需英雄情结。
我个人认为这两者密不可分,家国情怀与英雄情结相互依存,二者缺一不可,并且紧密相连。
当今社会中,且不说英雄情结,就连家国情怀都是少数人所具备的,所以我认为新的高中语文统编教材里应同时具备这两个单元。
青少年是社会发展的新动力,我们应积极培养新人才。
那么家国情怀究竟是什么呢?从字面上来理解,家国情怀就是一种将个人与国家联系在一起的爱国主义精神。
一个具有家国情怀的人一定不会太差,这种情怀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提到的“爱国”。
家国情怀有利于我们培养自己的品质,提高自身修养。
所以说家国情怀对每一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
家国情怀也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在我们所学的古诗文中也经常蕴含着这种思想感情,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发扬及传承。
至于英雄情结那必然是建立在家国情怀的基础上。
因此我认为两者之间相互依存,英雄情结是指向更深层次的爱国主义精神;英雄情结是我国古代流传至今的一种精神财富;古有岳飞精忠报国,这正是一种伟大的英雄情结。
这次疫情期间,出现了许多具有英雄情结的“英雄”。
钟南山院士在抗疫期间不顾自身安危冲在抗疫前线,他将祖国利益和人民的生命放在了第一位,还有那一位位白衣天使也无时不刻地在守护着人民。
他们一边心系自己的家庭,一边又在为国家和人民无私地付出,他们将家国情怀和英雄情结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还有在四川凉山大火之中牺牲地那19名消防战士,他们也是人民英雄。
为了人民为了祖国,义无反顾地和那熊熊烈火作抗争,他们也有着自己的家庭并且深知任务的危险,却仍然冲锋陷阵,这种英雄情结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建议家国情怀和英雄情结这两个单元都保留下来,两者相互依存。
只有有了家国情怀的人,才会有英雄情结,这两种精神都值得我们青少年学习和借鉴。
今天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家国情怀演讲稿800字篇二中华民族是以何存在的呢?纵观历史,中华民族已经延续了五千多个春秋,这靠的是什么,不是因为中国疆域辽阔,实力强大。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我们中国每个人都具有家国情怀,我们中华民族具有忧患意识。
家国情怀,顾名思义,有家也有国,是主体对共同体的一种认同,具有这种情怀,才会对国家产生深厚的感情,才会有归属感。
无论是岳阳楼记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任担当,还是陆游“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忠诚执着,都是个人家国情怀的具体体现。
正是如此,才培养出了我国人民的凝聚力,以及身为中国人民的自豪。
这些感情,使我们忠于自己的祖国,热爱人民,是中华民族能存在的一大保障。
而谈到忧患意识,就与国家不受外来侵袭,能坚守领土有着密切关系了。
所谓保持忧患意识,就是要认清形势,未来是模糊不清的,而危机也不容易预见,但是我们不能自缚手脚,这时候要做的,就是居安思危,培养忧患意识,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味地沉迷享乐就意味着结束,而停滞不前则会导致固步自封,忧患意识也是中华民族能存在至今的重要原因。
在中国,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是缺一不可的。
过去,中国经历了许多许多事情,有的事情是一个王朝崛起的基础,而有的事情则会导致战争与灭亡。
但是这都是过去了,无论过去发生过什么,中华民族都挺过去了。
今日中国还存在,还在发展,进步的前沿。
这证明了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存在的必要与正确性,中华民族正是靠着这种集体的团结意识挺过了一次次时代的变迁。
前辈们用团结与智慧才造就了现在繁荣强大的中国。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我们应当感谢前人的智慧与拼搏,没有他们,中华民族就不复存在,不会屹立于东方。
家国情怀和忧患意识从来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
前人的智慧浩瀚似海,他们令中国存续了下去,而今,作为新中国的青年,我们也要培养家国情怀和忧患意识,中国从正确的道路上行来,也要在我们的注视下从正确的道路离去,因为我们是中华儿女,因为我们的血液,是鲜红的。
我们会让中华民族永世长存!家国情怀演讲稿800字篇三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家人与祖国哪个更重要?家人是世界,祖国是太阳,我与世界共存亡,可我不能没了太阳。
在我还牙牙学语时,父亲就抱着我教我背古诗。
他每次都会不厌其烦地给我讲诗人生平,写作背景等有助于理解的东西,我也听不下去,就总是动动这个,摸摸那个,他也到不以为意。
但有天下午,父亲那读古诗时严肃的神情把我吓到了,我一反常态,认真看着父亲,我吃惊地看到在他讲到诗人的写作背景时红了眼眶。
那天下午父亲讲的是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我也学会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个字——爱国。
长大后,看了许多书,其中不乏有爱国人士的故事,也慢慢的了解到了一些人,一些事。
“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
”的樊锦诗;“青山忠诚的卫士,死亡的永恒对手,投身于一场大火,长眠在木里河两岸”的救火英雄;舍弃了家人,团圆,奋不顾身坚持站在抗疫第一线的白衣天使们与为防疫捐献物资的爱心公益者们。
“在国家有难时挺身而出,这样才不会愧对于祖国的养育之恩”“只要国家需要我,保证随叫随到”“能为祖国做贡献,是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事”“此生不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
这一件件事,一句句真挚的话语,牵动着多少人的心弦。
不知为何,我竟会想到父亲。
爱国也是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是陆游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是文天祥的“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徐锡麟的“直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还是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更是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父亲教会了我很多道理,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他那次读诗时微红的眼眶下所蕴含的深刻的道理。
我想,那可能会陪伴我终生,我也会牢牢地记住它。
家国情怀演讲稿800字篇四鲁迅先生曾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而我想说,不管身处什么时代,青年人都需要:秉持使命担当,不负大国情怀。
“青年人要有梦想,有担当,这样新中国才有足够的青春力量。
”梦想不应仅仅是实现自我价值,更应与国家挂钩。
每一个时代的每一个人拥有的梦想不同,或大或小,但它们都如一盏盏明灯,在黑暗的道路上给人以希望和方向。
只有当这些大大小小的梦想汇聚在一起,便铸成了每一个时代的中国梦,需要我们勇于承担时代的使命。
有梦方能追梦。
我所认识的中国,发展的道路上亦有挑战和曲折。
自21世纪以来,中国的改革发展日新月异。
无论科技还是民生方面,都位列世界前茅。
人生的路充满未知,这让我们对未来的探索迸发无穷的乐趣。
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而言亦是这样,中国的潜力很大,路途遥远且充满未知。
只有克服前进中的逆流漩涡,努力探索未来,中华民族方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李大钊曾说过,以青春之我,为世界创建文明,为人类创造幸福。
中国是个泱泱大国,却仍是发展中国家之一。
而我们青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要想有所作为,必须全面认识我们所处的时代。
在迅速发展的时代中,辨认行进的方向,把握未来的先机,方能为自己定下人生目标和奋斗方向,否则,纵有爱国之心,亦难酬报国之志。
诚然,2035年的一切与现如今大不相同,中国将更加进步,也许我们这一代人已经实现了我们的中国梦。
但这并不意味着砥砺前行,圆中国梦这一追求会褪色。
那时的世界不仅仅是未来的我们的,更属于年轻的你们。
新时代的你们要有新的梦想和追求,以更加优秀的姿态拥抱更加辉煌的中国梦。
著名学者罗素曾说:“我这一生被三种单纯然而极其强烈的激情所支配着,那就是对于爱情的渴望,对于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
”而新时代的青年们,你们应该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要有强烈的使命感,以万丈豪情拥抱新时代。
使命呼唤担当,梦想照亮未来。
秉持使命与担当,方能不负大国情怀。
家国情怀演讲稿800字篇五今来古往,物是人非,天地里,唯有江山不老。
”确实,科技在进步,时代在进步,万物都在变化着,而不变的是我们坚守传统文化的心,不变的是我们的家国情怀。
春节总是要回到自己的故乡,这是一种节日的风俗习惯,而最令人惊叹的是家乡的变化。
不再是以前那样偶尔有几个路灯,街道上稀稀落落的,倒是显得冷清。
和城市相比,也已经有了宽阔的柏油马路,夜幕降临之时,灯火通明,每盏路灯上,都挂有一串灯笼,更是显得红红火火,透露着浓浓的年味。
这不再是昔日的小城镇,它在逐渐向着大城市发展。
家乡在变化着,共同富裕促进着家乡慢慢发生变化。
我们也总要在春节、清明节回家乡看看,观察家乡变化,感受共同富裕。
不仅家乡在变化,我们的家也会有变化。
不仅交通上可以体现出共同富裕,在我们家里也有共同富裕的影子在。
年夜饭上,总会有青蟹的影子。
而家乡为塑造培育“小海鲜大品牌”大力推进小海鲜品牌发展战略行动分层分类构建区域公共品牌、合作品牌等,擦亮打响“中国小海鲜之乡”这块牌子。
同时也继续创新,推进“农渔文体旅”共融,以小海鲜的“小”带来百业兴,小海鲜的“鲜”带来百家旺。
创新养殖技术,培育发展新品种。
这才有我们丰盛的青蟹。
这就是共同富裕所带给我们的。
提到年夜饭,大家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大年三十和亲人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也是传统习俗。
疫情以前,我们都是在酒店里团聚,而发生疫情后,只是在家里简单的吃个晚饭,并没有那么多人团聚在一起了。
虽然不能够团聚,但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这也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不出门感染,不给社会添乱,也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了。
我们的家乡的环境在变化,我们的家也在变化,时代在进步。
但是我们对于春节的热爱,对其传统仍有的敬畏之心不会改变。
我们在变化之中依然坚守着不变。
我们依旧会回家乡过年,依然看春晚,依然在零点准时放烟花来庆祝,依旧贴对联,在门上贴福字,依旧在凌晨去寺庙,依旧会给晚辈发红包。
属于春节的传统习俗全都未变,我们依然遵循着传统习俗。
更加坚守传统文化。
在无数的变化之中,吾辈更应当坚守传统文化,弘扬我们的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演讲稿800字篇六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各位对烛之武退秦师这个故事一定并不陌生,烛之武深明大义、忠君爱国、有勇有谋、机智勇敢。
把郑国的利益置于个人荣辱恩怨之上,用智慧和勇敢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
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恩怨之上,背后蕴藏的是烛之武的家国情怀和外交才能。
烛之武说服秦穆公共分四步:首先“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然后“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再“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最后“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烛之武经过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