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小故事

心理学小故事

心理学小故事【篇一:心理学:小故事】七则有趣的心理学小故事散文吧>>七则有趣的心理学小故事:38 |心理导读:变换一种方式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通常很多事情换一种做法结果就不同了。

人生道路上,改善心智模式和思维方式是很重要的。

希望下面七则心理学小故事能够让你释放心灵,成熟心智。

心理小故事之一:买烟甲去买烟,烟29元,但他没火柴,跟店员说:顺便送一盒火柴吧。

店员没给。

乙去买烟,烟29元,他也没火柴,跟店员说:便宜一毛吧。

最后,他用这一毛买一盒火柴。

这是最简单的心理边际效应。

第一种:店主认为自己在一个商品上赚钱了,另外一个没赚钱。

赚钱感觉指数为1。

第二种:店主认为两个商品都赚钱了,赚钱指数为2。

当然心理倾向第二种了。

同样,这种心理还表现在买一送一的花招上,顾客认为有一样东西不用付钱,就赚了,其实都是心理边际效应在作怪。

变换一种方式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通常很多事情换一种做法结果就不同了。

人生道路上,改善心智模式和思维方式是很重要的。

心理小故事之二:聪明的男孩有个小男孩,有一天妈妈带着他到杂货店去买东西,老板看到这个可爱的小孩,就打开一罐糖果,要小男孩自己拿一把糖果。

但是这个男孩却没有任何动作。

几次的邀请之后,老板亲自抓了一大把糖果放进他的口袋中。

回到家中,母亲好奇地问小男孩,为什么没有自己去抓糖果而要老板抓呢?小男孩回答很妙:因为我的手比较小呀!而老板的手比较大,所以他拿的一定比我拿的多很多!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他知道自己的有限,而更重要的,他也知道别人比自己强。

凡事不只靠自己的力量,学会适时地依靠他人,是一种谦卑,更是一种聪明。

心理小故事之三:听的艺术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有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做什么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

当在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注视着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

没想到,接着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这才使得林克莱特发觉这孩子的悲悯之心远非笔墨所能形容。

于是林克莱特问他说:为什么你要这么做?小孩的答案透露了这个孩子真挚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这就是听的艺术。

一是听话不要听一半。

二是不要把自己的意思,投射到别人所说的话上头。

要学会聆听,用心听,虚心听。

心理小故事之四:两个和尚有两个和尚分别住在相邻的两座山上的庙里。

两山之间有一条溪,两个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溪边挑水。

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五年。

突然有一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右边那座山的和尚心想:他大概睡过头了。

便不以为然。

哪知第二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还是没有下山挑水,第三天也一样,直到过了一个月,右边那座山的和尚想:我的朋友可能生病了。

于是他便爬上了左边这座山去探望他的老朋友。

当他看到他的老友正在庙前打罗汉拳时。

他十分好奇地问:你已经一个月没有下山挑水了,难道你可以不喝水吗?左边这座山的和尚指着一口井说:这五年来,我每天做完功课后,都会抽空挖这口井。

如今,终于让我挖出水,我就不必再下山挑水,我可以有更多时间练我喜欢的罗汉拳了。

我们常常会忘记把握下班后的时间,挖一口属于自己的井,培养自己另一方面的实力。

这样在未来当我们年纪大了,我们还依然会有水喝,而且还能喝得很悠闲。

心理小故事之五:学会舍弃有两个人相约到山上去寻找精美的石头,甲背了满满的一筐,乙的筐里只有一个他认为是最精美的石头。

甲就笑乙:你为什么只挑一个啊?乙说:漂亮的石头虽然多,但我只选一个最精美的就够了。

甲笑而不语,下山的路上,甲感到负担越来越重,最后不得已不断地从一筐的石头中挑一个最差的扔下,到下山的时候他的筐里结果只剩下一个石头!人生中会有许多的东西,值得留恋,有的时候你应该学会去放弃。

心理小故事之六:把心径扩大1毫米有一家牙膏厂,产品优良,包装精美,受到顾客的喜爱,营业额连续10年递增,每年的增长率在10%~20%。

可到了第11年,业绩停滞下来,以后两年也如此。

公司经理召开高级会议,商讨对策。

会议中,公司总裁许诺说:谁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公司的业绩增长,重奖10万元。

有位年轻经理站起来,递给总裁一张纸条,总裁看完后,马上签了一张10万元的支票给了这位经理。

那张纸条上写着:将现在牙膏开口扩大1毫米。

消费者每天早晨挤出同样长度的牙膏,开口扩大了l毫米,每个消费者就多用1毫米宽的牙膏,每天的消费量将多出多少呢!公司立即更改包装。

第14年,公司的营业额增加了32%。

面对生活中的变化,我们常常**惯过去的思维方法。

其实只要你把心径扩大1毫米,你就会看到生活中的变化都有它积极的一面,充满了机遇和挑战。

心理小故事之七:人生如茶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普济寺,慕名寻到老僧释圆,沮丧地对他说:人生总不如意,活着也是苟且,有什么意思呢?释圆静静听着年轻人的叹息和絮叨,末了才吩咐小和尚说:施主远道而来,烧一壶温水送过来。

稍倾,小和尚送来了一壶温水,释圆抓了茶叶放进杯子,然后用温水沏了,放在茶几上,微笑着请年轻人喝茶。

杯子冒出微微的水汽,茶叶静静浮着。

年轻人不解地询问:宝刹怎么用温茶?释圆笑而不语。

年轻人喝一口细品,不由摇摇头:一点茶香都没有呢。

释圆说:这可是闽地名茶铁观音啊。

年轻人又端起杯子品尝,然后肯定地说:真的没有一丝茶香。

释圆又吩咐小和尚:再去烧一壶沸水送过来。

稍倾,小和尚便提着一壶冒着浓浓白汽的沸水进来。

释圆起身,又取过一个杯子,放茶叶,倒沸水,再放在茶几上。

年轻人俯首看去,茶叶在杯子里上下沉浮,丝丝清香不绝如缕,望而生津。

年轻人欲去端杯,释圆作势挡开,又提起水壶注入一线沸水。

茶叶翻腾得更厉害了,一缕更醇厚更醉人的茶香袅袅升腾,在禅房弥漫开来。

释圆如是注了五次水,杯子终于满了,那绿绿的一杯茶水,端在手上清香扑鼻,入口沁人心脾。

释圆笑着问:施主可知道,同是铁观音,为什么茶味迥异吗?年轻人思忖着说:一杯用温水,一杯用沸水,冲沏的水不同。

释圆点头:用水不同,则茶叶的沉浮就不一样。

温水沏茶,茶叶轻浮水上,怎会散发清香?沸水沏茶,反复几次,茶叶沉沉浮浮,终释放出四季的风韵:既有春的幽静夏的炽热,又有秋的丰盈和冬的清冽。

世间芸芸众生,又何尝不是沉浮的茶叶呢?那些不经风雨的人,就像温水沏的茶叶,只在生活表面漂浮,根本浸泡不出生命的芳香;而那些栉风沐雨的人,如被沸水冲沏的酽茶,在沧桑岁月里几度沉浮,才有那沁人的清香啊。

浮生若茶,我们何尝不是一撮生命的清茶?命运又何尝不是一壶温水或炽热的沸水呢?茶叶因为沉浮才释放了本身深蕴的清香,而生命,也只有遭遇一次次挫折和坎坷,才激发出人生那一脉脉幽香。

来源/蓝心网编辑/代红梅武科大心灵小站:传播健康,传播美丽与我们一起,分享你的故事2017 删帖qq:【篇二:心理学:小故事】其实,得到多少果子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苹果树在成长!等苹果树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那些曾阻碍它成长的力量都会微弱到可以忽略。

真的,不要太在乎果子,成长是最重要的。

心理点评你是不是一个已自断经脉的打工族?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你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但现实很快敲了你几个闷棍,或许,你为单位做了大贡献没人重视;或许,只得到口头重视但却得不到实惠;或许......总之,你觉得就像那棵苹果树,结出的果子自己只享受到了很小一部分,与你的期望相差甚远。

于是,你愤怒、你懊恼、你牢骚满腹......最终,你决定不再那么努力,让自己的所做去匹配自己的所得。

几年过去后,你一反省,发现现在的你,已经没有刚工作时的激情和才华了。

老了,成熟了。

我们习惯这样自嘲。

但实质是,你已停止成长了。

这样的故事,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

之所以犯这种错误,是因为我们忘记生命是一个历程,是一个整体,我们觉得自己已经成长过了,现在是到该结果子的时候了。

我们太过于在乎一时的得失,而忘记了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好在,这不是金庸小说里的自断经脉。

我们随时可以放弃这样做,继续走向成长之路。

切记:如果你是一个打工族,遇到了不懂管理、野蛮管理或错误管理的上司或企业文化,那么,提醒自己一下,千万不要因为激愤和满腹牢骚而自断经脉。

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因为你的成长永远比每个月拿多少钱重要。

(二)【动机的寓言:孩子在为谁而玩】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

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

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

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

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

1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

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心理点评:你在为谁而玩这是我在2005年6月18日的《你职业枯竭了吗?》一文中提到的寓言。

这个寓言是苹果树寓言的更深一层的答案:苹果树为什么会自断经脉,因为它不是为自己而玩。

人的动机分两种: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如果按照内部动机去行动,我们就是自己的主人。

如果驱使我们的是外部动机,我们就会被外部因素所左右,成为它的奴隶。

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算计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

寓言中的老人,像不像是你的老板、上司?而美分,像不像是你的工资、奖金等各种各样的外部奖励?如将外部评价当作参考坐标,我们的情绪就很容易出现波动。

因为,外部因素我们控制不了,它很容易偏离我们的内部期望,让我们不满,让我们牢骚满腹。

不满和牢骚等负性情绪让我们痛苦,为了减少痛苦,我们就只好降低内部期望,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减少工作的努力程度。

一个人之所以会形成外部评价体系,最主要的原因是父母喜欢控制他。

父母太喜欢使用口头奖惩、物质奖惩等控制孩子,而不去理会孩子自己的动机。

久而久之,孩子就忘记了自己的原初动机,做什么都很在乎外部的评价。

上学时,他忘记了学习的原初动机***好奇心和学习的快乐;工作后,他又忘记了工作的原初动机成长的快乐,上司的评价和收入的起伏成了他工作的最大快乐和痛苦的源头。

切记:外部评价系统经常是一种家族遗传,但你完全可以打破它,从现在开始培育自己的内部评价体系,让学习和工作变成为自己而玩。

(三)【规划的寓言:把一张纸折叠51次】想象一下,你手里有一张足够大的白纸。

现在,你的任务是,把它折叠51次。

那么,它有多高?一个冰箱?一层楼?或者一栋摩天大厦那么高?不是,差太多了,这个厚度超过了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