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历年高考真题优秀作文(7篇)全国历年高考真题优秀作文【篇1】现在的社会是一个日益进步的社会,是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是个日益复杂的社会。
因此,人要有上进心,要日益进取,不要不思进取,要拼搏奋斗,不要不思进取;要拼搏奋斗,不要游手好闲;要想到你没有什么,不要游手好闲;要想到你没有什么,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要上进。
拥有上进之心,成就帝王梦。
刘邦原是沛县的小小一个亭长,家境贫寒,地位低下。
但刘邦胸怀大志,有上进心,在灭秦之战中,逐渐壮大了自己的势力。
秦亡后,不甘心只做一个汉中王,他想夺取天下,当天下的王。
最终垓下一战,项羽自杀身亡,刘邦站在胜利的高峰,创立了汉朝,他被称为汉高祖。
叱咤风云的拿破仑、波拿巴,胸怀雄心壮志,日思进取。
二十五岁就当上少将旅长,地位一天天提高。
拿破仑年轻有为,有着超强的军事才能,有上进心。
抓住历史机遇,发动雾月政变夺取国家政权,创立了法兰西共和国。
后为了巩固国家政权,排除反法势力的干扰,解除内患,拿破仑加冕称帝,创立了拿破仑帝国。
没有上进心,导致国家衰败。
刘禅没有上进心,整日不理朝政,国家面临危机还玩斗鸡,最终导致蜀汉被灭。
被魏王封为安乐侯的刘禅面对魏王的问题,竟然乐不思蜀,让人汗颜。
开创了开元盛世后,李隆基居功自傲,就不再想着进取,他丧失进取心,整天歌舞升平,陪伴着杨贵妃身边,不理朝政;终于,安禄山、史思明反叛,叛军一度杀到首都长安。
无奈,李隆基带着杨贵妃逃到马嵬。
没想到马嵬竟然是爱妃的死亡之地;在将士们的威逼下,李隆基无可奈何,杨贵妃只有一死,才能挽回局面。
动乱期间,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国家国力衰败,没有了往日的强盛。
如果李隆基拥有上进心,爱妃也许就不会死,历史也将重写。
溪水有上进心,所以能流入大海,一览大海的无边无际;树木有上进心,所以能长成参天大树,俯视一切;人要有上进心,不安于现状,为梦想奋斗拼搏。
全国历年高考真题优秀作文【篇2】自幼年起,大千世界的缤纷五彩,就在幼小的心灵深处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一张张美丽的风景画,一幅幅生动的图片,一幕幕形象的舞台剧。
这些一直存在在记忆深处。
并没有选择用绘画的方法来留住这些美好,最后我选择了摄影。
伴随时间的流失,科技的进步,摄影也不再如以往那样……小时候的梦想是自身努力成为一名出色的摄影师并拥有属于我们的专业器材。
为了这个梦想自身持续的努力,持续的积累。
不仅仅是资金的积累,同时还包括了对摄影技术和自己品格的磨练。
现在梦想就在不远处招手,我即将放飞自身,在自由的天空中翱翔。
回顾以往艰难的点点滴滴令我想起一句话:“我痛苦着但也快乐着,”带给我这可以留下剪影的门乡的正是父亲启发与鼓励以及我们的不放弃的坚持。
从小到大,父亲每一年都会为我留下许多在这一年里发生的事情的留影。
有哭,有笑,有美丽的,又有一般的。
这些都是我的故事,不管精彩与否,它们是我的一枝一叶,从而组成了我这个小小世界。
而今我也可以自身采集那些细微之物,那些一枝一叶,去构建我一个人的世界。
虽然世界如此宽广,而我却如此渺小,但是摄影它带给了我留下“世界”的可能。
我时时刻刻都在留意着身边的“世界”,并且时时刻刻不忘记我们的梦想。
一斑可窥全豹,这句话相当适用于我的“世界”,想在细细品味那些作品,有失败的,那是世界中的寒冬;有成功的,那是世界中的盛夏;有意义深刻的,那是“世界”中的萌芽,富含着生机;也有值得深思的,那是“世界”中的枯叶。
我的世界就如同大千世界一样缤纷五彩,目前的剪影与幼时的印迹一张张重叠交错,有相似之外,也有不一样的特点,他们都是我身上的白斑,也是我的一枝一叶。
目前我能做的就是不放弃梦想,不放弃将来,不放弃我的一枝一叶一世界。
全国历年高考真题优秀作文【篇3】何为道?道德经贵为万经之首,老子曾于其开篇便阐述了“道”这一晦涩难懂的字眼。
其文曰:“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通俗些说,道,是一种状态,是一种意识,也是一种能量。
它存在于这天地之间,一草一木,一如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在以肉眼可见的世界中,我们所观察到的,是最为客观的实体,是这个世界的表象。
当我们以物质的固有状态来判定其存在价值,事实上,这是有悖于“道”这一象征着中国特有古典文化符号的内涵的。
草木虽小,亦存生命,天地虽大,却无情丝。
关乎道,老子曾言,可以说出来的,都不是道。
那么既然不能通过言语来描述,我们又该如何去表达呢?诚然,语言的创造,成为了我们彼此之间沟通的一座敦厚的桥梁,我们可以通过其来阐述内心的想法,可是并非所有。
这种局限性亦是道的一种体现,它的无形无体在于你只能去感受,但是却无法去用文字或是别的什么方法去描述。
这正如文字的局限性限制了人的意识,而事实上,与这天地之道相比,人的意识亦是受着自我认知的制约而无法去真切的明白”道“为何物。
谈及此处,似是对于”道“仍旧不甚明了。
事实上,道比不得无形的能量,它不仅无形,更加无迹可寻。
它存在于这匆匆流逝的时光里,它隐匿于这奔腾不息的江海中,可是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渐已斑白的华发和那不时激起的浪花——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依据于我们明亮的双眸和我们引以为傲的思想,但是我想说的是,这世界,并非只有脚下踏着的那厚重的土地,还有着许许多多,存在于这方世界,然后你却无法看见的事物,他们与我们无二,皆是这天地的一员,皆是”道理“交织下,诞生的命数。
所以,道,并非一言而可以明之,或是千言万语,亦不能使人明之。
在当今时代,道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一则为言语,即为说这一种表达方式,二则为道路,即为我们所行之途径。
鲁迅先生曾说,这世上本是没有路的,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在我看来,走路是一种道,走过的路也是一种道。
红尘喧嚣,我们更应看清自己的道,不仅是脚下有形的道,更应是那无根无源的,无形的道,这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去体悟,最终去明了,我们的人生,我们,于这天地之间,所处的位置。
全国历年高考真题优秀作文【篇4】一杯泥水,经过足够长的时间的沉淀后,杂质便会和清水变得分明,上层的水不再浑浊。
沉淀,不能去除杂质,却能净化污水。
米,蒸熟后拌上酒曲放进缸里密封起来,隔绝外界独自沉淀,一段时间后,质朴的米酿成了醇香的酒,它的价值也翻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沉淀,让米完成了它的华丽蜕变。
人亦如此,不隔绝外界的喧闹繁华,没有淡泊明志的心,何以宁静致远?太史公司马迁受宫刑后,仍坚持写成了千古绝唱的《史记》。
这除了他本身的才华与坚定的毅力外,还与他在牢中远离官场,避开世俗有着很大的关系。
李白有着报国为民的壯志,却在仕途上屡遭不顺,若没有他后来孤身一人的游历,又何来那豪放飘逸的壮美诗篇?杜甫空有一身抱负,却面临国破家亡,流离失所的际遇。
这让他有机会思考现实,才成就了他的“诗史”。
著名文学家莫言,在刚走上文学道路的那段时间里,将自己关在教室里一写就是一整天。
他靠作品说话,用成就抵挡外界的讥讽议论。
小有名气后,他仍心如止水,不像别的作家那样有一点儿名声就浮躁起来。
他以这种态度写作,最终应验友人的预言,成为中国籍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人。
从古至今,每一个辉煌成就的背后都有着长年累月的沉淀。
只有静下心来做自己,抛开一切杂念,才能厚积薄发。
正如沉淀使泥水净化,变得清澈,使米华丽蜕变,成为醇香的酒。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也需要沉淀。
在学习的重任面前,我们必须静下心来,抛开一切杂念,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只有沉淀,才能使我们静静思考,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改正完善。
让我们在时间里沉淀,在蜕变中成长。
愿每个人经过时间的沉淀,都变得纯净清澈,变得醇香馥郁。
全国历年高考真题优秀作文【篇5】京城里有位冰雕大师,雕刻的众多人物神态各异,吸引很多人观看。
冰雕大师得意地告诉观众:“谁愿意给我三斗粟,我就把雕刻技艺传授给他。
”半天没人答应。
冰雕大师奇怪地问:“我的冰雕技艺这么高,只收三斗粟,为什么没人答应跟我学艺呢?”人群中走出一人笑言:“你的雕刻技艺确实高,可你为什么不雕金镂玉,仿制夏、商、周、汉的古器呢?那些宝贝可一时坏不掉。
你现在雕冰,太阳一晒,就融化了。
你忙这么长时间,雕出来的却是些无用的东西……”在《潜书》中,明末清初思想家唐甄用这个故事来说明“文必有质”的道理,他认为“文而无质,亦犹是也”。
“文必有质”我没有异议,但什么是“质”,我的看法跟他不尽相同。
我从唐甄列举这个故事的本意,看出他的“实用观”是有问题的,将艺术价值同世俗需要直接画上等号,艺术都得“有用”,艺术品都得“实用”,否则就是玩物丧志,乃至纯粹的人性审美被简单的功利思想驱逐,一切艺术都被物质化。
在唐甄看来,绘画也不能停留在欣赏的层面,而要达到教化功能,他说:“图画者,铸于钟鼎以垂法,绘于衣裳以明尊,施于屏壁以示戒。
”他批评图画“为川岩、为草木、为羽毛、为士女,以取悦于人,尽失其意矣”。
凡文学和绘画都得“垂法”“明尊”“示戒”,何尝不让人感到苍白无味,何尝不令人沉闷窒息!连精神审美活动也被取缔,生命还有什么情趣?人活着还有什么意义?生活还有什么色彩?人人都往“有用”的方向努力,都向“实用”的事情上扎堆,审美心灵麻木了,审美空间堵塞了,必然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生活压力沉重。
曾几何时,在中国,说教文艺占据主流,政治功利化导致审美单一化,禁锢了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随后,文艺市场化,又被金钱符号统领,价值让位于价格,同样禁锢了人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审美被“实用”点击,失去了文学艺术的精神与本色。
现实真的如唐甄所说,冰雕虽“悦目”却无法勾起“观众”学艺的兴趣?如果真的那样,那位冰雕大师从何而来?他的灵性难道非人性具有?自古至今的冰雕爱好者从何而来?为审美而创作的激情难道非人的精神所需?毕竟为艺术与审美而“劳心”的人没有被历来秉持实用主义哲学的人的口水淹没,否则哪有古典文学艺术,哪有现代文学艺术?纯粹的艺术审美,也是一种“实用”的精神需要,带来心灵的快乐,不可缺失,亦不可被剥夺。
全国历年高考真题优秀作文【篇6】成年意味着不能和父母住在一起,意味着不能靠父母养活,意味着自己讨生活,意味着学会独立,做人生“硬汉”。
独立,代表着在与孤独相伴时能够坚强的伫立;硬汉,诠释着独立过后你便是那坚不可摧的大写的人。
孤独相伴,你们伫立在人生风雨中成为令人敬仰的硬汉。
屈子,你正道直行,遭人诬谤,没有亲友的陪伴,独自承受国破家亡的痛苦。
凄苦风雨中,你傲然立于汨罗江畔,以硬汉的形象,纵身一跃,用牺牲自己的肉体来昭示你那永恒的精神。
司马迁,你正言劝谏,却遭受腐刑,人世间还有什么比这样的惩罚更能磨灭一个男人的意志?没有人可以帮的了你,这一切的摧残只有你自己来承受。
你拖着疲惫的身躯,在艰难的人生路上踽踽独行,却完成了一部光耀古今的史家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