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制图》试卷A一、选择题(单选15个,每题1分;多选5个,每题2分)1.投影法的分类,一般可以分为四类:中心投影法、平行投影发、斜角投影法、直角投影法其中斜角投影法和直角投影法又属于()。
A.中心投影法B.正投影法C.平行投影法D.斜轴测画法2.中心投影法,投射中心、物体、投影面三者之间的相对距离对投影的大小有()影响。
A.近小远大,度量性较差B.近大远小,度量性较差C.近大远小,大量性较好D.减小远大,度量性较好3.画底稿时,首先画图形的主要轮廓线,其次由大到小,由外到里,由整体到局部,画出图形的所有轮廓线。
还有很多的注意事项,其中包括()oA,画底稿的铅笔用2H或3H,所有的线应轻而细,不可反复描绘,能看清就可以了。
B,加深粗实线的铅笔用HB或B、2B,加深细实线的铅笔用H或HB,加深圆弧时所用的铅芯,应比加深同类直线所用的铅芯软一号。
C,修正时,如果是铅笔加深图,可用擦图片配合橡皮进行,尽量缩小擦拭的面积,以免损坏图纸。
D.ABC4,正投影的基本性质是()oA.不变性、积聚性、重影性、类似性B.可变性、积聚性、重影性、类似性C.可变性、积聚性、非重影性、类似性D.不变性、非积聚性、重影性、类似性5.三面投影图作图方法与步骤()。
①画图时,必须尽可能使形体的表面平行于投影面,然后进行投影。
②画影图,光定位。
③根据投影关系作图。
A.①③②B.①②③C.③②①D.②①③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一个平面内的相交二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内的相交二直线对应平行,则此两平面平行。
这是两平面平行的作图依据。
B.两面平行的作图问题有:判别两己知平面是否相互平行;过一点作一平面与已知平面平行;已知两平面平行,完成其中一平面的投影。
C,若相交两直线对应平行于属于另一平面的相交两直线,则此两平面平行D.BC7.一套施工图,一般分为建施、结施、()。
A.图纸目录B.设计总说明C.设备施工图D.简单图纸8.下列建筑物中,属于民用建筑的是()。
A.园林建筑B.饲养场C.仓库D.厂房9.屋顶曲线包括檐口曲线、屋面曲线、和()。
A.纵屋面曲线B.横屋面曲线C.椽子D.屋脊曲线10.下列哪项是轴测图的投影特性()oA.平行性C.相交性D.交叉性11.水平面与侧垂面相交,其交线是()oA.侧垂线B.水平线C.一般线D.正平线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oA.1:2是放大比例B.1:2是缩小比例C.1:2是优先选用比例D.1:2是原值比例13.建筑施工图中的定位轴线,采用()表示。
A.直线B.细实线C.线点划线D.粗线14.立面图一般采用与()相同的比例作图。
A.透视图B.平面图C.剖面图D.总平面图15.在城镇园林绿地布局手法中,城镇街道绿化、游憩林荫带、工厂及防护林带等的布局于()的布局手法。
A.点B.线C.面D.立体1.关于画图的先后顺序,下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A.先画底稿后描深,画底稿时不分粗细,一律铅轻画B.画底稿时应先画出图框和标题栏,然后在有效空间内布置图面画图形C.画图形时应先画基准线D.先用粗实线画出图框,再画其他内容2.下列哪几项是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A.两直线平行B.两直线相交C.两直线异面D.两直线交叉3.图样上需要标注的内容一般包括()。
A.线性尺寸标注B.半径标注C.直径标注D.标局标注E.坡度标注4.求两曲面立体的相贯线的方法()。
A.表面取点法B.辅助平面法C.辅助球面法D.换面法E.投影法5.平面立体包括()oA.棱柱B.棱锥C.棱台D.圆台E.圆柱二、名词解释(5个,每题2分)1.透视图。
2, 回转体。
3. 三视图。
4. 尺寸界线。
5. 中心投影。
三、判断题(10个,每题1分)1.轮廓线、中心线可用作尺寸界线,但不能用作尺寸线。
()2.应将大尺寸标在外侧,小尺寸标在内侧。
()3.点的投影仍为点,直线的投影仍为直线,平面图形的投影一般为与之类似的平面图形()4.空间平行两直线的投影不一定相互平行。
()5.空间平行两直线长度之比等于其投影长度之比。
()6.两一般位置平面相交,求交线步骤:1、用直线与平面求交点的方法求出两平面的两个共有点K、Eo 2、连接两个共有点,画出交线KE。
()7.若一直线垂直于一平面,则直线的水平投影必垂直于属于该平面的水平线的水平投影;直线的正面投影必直于属于该平面的正平线的正面投影。
()8.在正等轴测投影中,各轴的轴向伸缩系数不相等。
()9.斜轴测投影是以,侧投影面作为轴测投影面,投影方向倾斜于轴测投影面的。
()10.定位轴线的编号注写方法是:横向编号应用大写拉丁字母,从下而上顺序编写,纵向编号应用阿拉伯数字,从左向右顺序编写。
()四、简答题(5个,每题5分)1.空间点的投影规律。
2.剖面图和断面图的差别。
3.绘台阶的正面斜二测图。
4.两点透视。
5.用视线法作透视图的步骤。
五、论述题(3个,每题10分)1.工程形体投影图的读图基本步骤。
2.剖面图的画法步骤。
3.网格法作鸟瞰图的基本步骤。
试卷A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C2. B3. D4. A5. B6. A7. C8. A9. D 10. A 11. D 12. B 13. C 14. B 15. B1.ABD2. ABC3. ABODE4. AB5. ABC二、名词解释:1.透视图:假如人们透过一个透明的画面来观看物体,那么观看者的视线与画面相交所形成的图形称为透视。
若将看到的形体在画面上描绘出来,这样所形成的图称为透视图。
2.回转体:由直线或曲面作为母线绕定轴回转而成的立体。
3.三视图:工程制图上常把形体在投影面上的投影称为视图。
按国家标准,将H、V、W面投影分别称为平面图、正立面图和左立面图,统称为三视图。
4.尺寸界线:表示图形尺寸范围界限线称为尺寸界线。
5.中心投影:由一点发出的投影线作出的投影。
三、判断题:1.T2. T3. T4. F5. T6. T7. T8. F9. F 10. F四、简答题:1.(1)点的每两面投影的连线,必垂直于相应的投影轴。
(2)点的水平投影到0X轴的距离,等于点的侧面投影到0Z轴的距离,即反映同一 Y坐标。
2.(1)所表达的对象不同——剖面图中画的是剩余的物体;而断面图中画的却是剖面。
(2)通常,剖面图可采用多个剖切平面;而断面图一般只使用单一剖切平面。
(3)引入剖面图是为了表达物体的内部形状和结构;而断面图则常用来表达物体中某一局部的断面形状。
3.第1步,在正投影图上定出坐标轴的位置,因在正面斜轴测图上能反映与正面平行图形的实形,所以可由投影图立面直接绘台阶的侧面图b。
第2步,沿平行于Olyl轴的方向定出台阶的方向,如图c所示。
第3步,取原宽度的1/2。
画出台阶的侧面,如图d所示。
第4步,整理擦去多余的线图,如图e所示。
4,当物体仅有一组方向轮廓线与画面平行,而另两组方向轮廓线均与画面相交时,在画面上会形成两个灭点,这样画出来的透视图称两点透视。
5.首先求作物体的方向轮廓线的灭点和迹点,再利用灭点和迹点求出物体的次透视图,最后利用真高线画出各部分高度,从而完成整个物体的透视作图。
五、论述题:1.第1步,分析投影抓特征。
读图时首先要弄清楚图纸上给出的是哪些投影图及各投影图之间的关系。
其次,以正面投影为主,联系其他投影概略分析形体组成,抓住形体主要特征。
第2步,形体分析和线面分析。
按形体分析法看图,应先把视图分解为若干部分,分别想象出各部分的形状,最后综合起来,想象出整体形状。
按线面分析是以线、面的投影规律为基础,根据围成形体的某些棱线和线框,分析它们的形状和相互位置,从而想象出它们围成的形体的整体形状。
2.第1步,确定剖切平面位置。
为了更好地反映出物体的内部形状和结构,所取的剖切平面应是投影面的平行面,且应尽可能地通过物体上所有的孔、洞、槽的轴线。
第2步,画剖面剖切符号。
剖切平面位置确定后,应用剖切符号表示,这样做既便于读者读图,同时也为作图者的下一步工作打下了基础。
第3步,画剖面图。
剖面图中所画的是物体上被截切后所剩余的部分,它包括断面的投影和剩余部分的轮廓线投影两部分内容。
第4步,画建筑材料图例。
物体的材料图例应画在断面轮廓内,当物体建筑材料不明时,亦可用等距的45°斜线(类似于砖的材料图例)表示。
第5步,标注剖面图名称。
若图中同时有几个剖面图需要标注,应采用不同的数字或字母,按照顺序依次标注。
3.(1)首先确定视高、画面及站点的位置。
画出基线GL、视平线HL、灭点F或Fx和Fy和量点M或Mx和My o(2)绘制平面网格及相应的网格透视图。
(3)根据景物各控制点在方格网上的位置,按照透视规律,将它们定位到透视网格相对应的位置上,即得景物的次透视图。
(4)在次透视的一侧作一集中真高线。
根据各景物在次透视中的位置按照透视规律,求作各景物的透视高。
然后运用表现技法加深景物,擦去网格线及一些看不到的线,最终完成鸟瞰图。
《园林制图》试卷B一、选择题(单选15个,每题1分;多选5个,每题2分)1.求出长、宽方向的灭点是绘制两点透视图的第()步。
A.一B.二C.三D.四2.直线的灭点是指该直线上无限远点的()。
A.正投影B.基透视C.投影D.透视3.假山施工图中,由于山石素材形态奇特,不可能将各部尺寸一一标出,一般采用()制。
A.断面图法B.平面图法C.坐标方格网法D.高程法4.画半剖视图时,在表示半个试图中,()一般不画。
A.粗虚线B.细实线C.波浪线D.虚线5.点的正面投影与水平投影的连线()X轴。
A,垂直于B,平行于C.倾斜于D.重合于6.叠加法适用于绘制()的正等轴测图。
A.基本体B.切割体C.组合体D.圆柱体7.对于一般位置直线,只要()投影互相平行,空间两直线就平行。
A.两个同名投影B.两个水平投影C.两个垂直投影D.两个侧面投影8.两直线相交,判别方法:若空间两直线相交()。
A.则其同名投影必相交B.且交点的投影必符合空间一点的投影规律C.ABD.其平行投影必相交9.相互垂直的两直线的投影特性不包括以下的那个()。
A.两直线同时平行于某一投影面时,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直角。
B.两直线中有一条平行于某一投影面时,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直角。
C.两直线均为一般位置直线时,在三个投影面上的投影都不反映直角。
10.下列对重影点及可见性判别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A,重影点在三对坐标值中,必定有两对相等。
B.从投影方向观看,重影点必有一个点的投影被另一个点的投影遮住而不可见。
C.判断重影点的可见性时,需要看重影点在另一投影面上的投影,坐标值大的点投影可见,反之不可见,不可见点的投影加括号表示。
D,若两点位于同一条平行某投影面的投射线上,则这两点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重合,这两点称为该投影面的重影点。
1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几何条件:()A.平面的垂线与平面的最大斜度线对同一投影面的夹角互为余角B,若一直线垂直于一平面,则必垂直于属于该平面的一切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