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经炎定义:面神经炎(面神经麻痹,贝尔氏麻痹,亨特综合症),俗称“面瘫”,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限制。
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面神经麻痹的病因感染性病变(约42.5%):感染性病变多是由潜伏在面神经感觉神经节内休眠状态的带状疱疹(VZV)被激活引起;(2)耳源性疾病;(3)特发性(常称Bell麻痹);(4)肿瘤(约5.5%);(5)神经源性:约13.5%;(6)创伤性;(7)中毒:如酒精中毒。
长期接触有毒物;(8)代谢障碍:如糖尿病、维生素缺乏;(9)血管机能不全;(10)先天性面神经核发育不全。
面神经炎的分类面瘫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和症状的不同大致分为三类:主要是中枢性面瘫、周围性面瘫和情感性面瘫。
其中周围性面瘫发病率很高,而最常见者为面神经炎或贝尔麻痹。
中枢性面瘫为核上组织(包括皮质、皮质脑干纤维、内囊、脑桥等)受损时引起,出现病灶对侧颜面下部肌肉麻痹。
从上到下表现为鼻唇沟变浅,露齿时口角下垂(或称口角歪向病灶侧,即瘫痪面肌对侧),不能吹口哨和鼓腮等。
多见于脑血管病变、脑肿瘤和脑炎等。
周围性面瘫为面神经核或面神经受损时引起,出现病灶同侧全部面肌瘫痪,从上到下表现为不能皱额、皱眉、闭目、角膜反射消失,鼻唇沟变浅,不能露齿、鼓腮、吹口哨,口角下垂(或称口角歪向病灶对侧,即瘫痪面肌对侧)。
多见于受寒、耳部或脑膜感染、神经纤维瘤引起的周围型面神经麻痹。
此外还可出现舌前2/3味觉障碍。
以上就是周围性面瘫的病因的介绍,及时找出周围性面瘫的病因,可以避开盲目治疗,做到针对病因进行治疗,这样治疗的效果会更好。
情感性面瘫皮质脑干束损害较早的神经定位诊断及近年的学者主张:有核上性面瘫时,否认有情感面瘫存在;但是,Carpenter认为,两种形式的面瘫是分别存在的,在某些情况下,两种形式的面瘫可以共存。
为探索脑中风有核上性面瘫,是否也有情绪性面瘫,唐成诒等观察100例脑中风病人。
第一组基底节内囊出血组20例,企图了解既有锥体束损害,又有锥体外路损害时对表情肌活动的影响。
第二组脑叶(额叶、额顶叶)出血8例和额、颞、顶一个叶或一个叶以上的皮层支血栓72例,目的在了解无基底节损害,仅有皮层脑干束损害时对表情肌活动的影响。
100例病人均选自首次脑血管病者,既往无神经科疾病,经CT扫描定位明确,非单一病灶或中风伴有脑萎缩者均未列入。
所有病人均在意识清醒条件下,病后1~2周检查两种面肌活动情况,在病后2~3月,部分病人重复检查一次。
检查面肌随意运动时,遵循正规的神经检查方法。
检查情绪活动时,面肌活动情况由两位神经科医师共同观察。
⑴在病人情绪爆发时,抓住时机观察面纹起伏时间两侧是否一致,瘫侧面肌收缩起动延缓,恢复常态快。
⑵发笑时,两侧露齿数相差1枚半以上。
⑶情绪活动时,口角向耳垂方向牵动两侧相差大于1.0cm以上,经检查者意见一致,并且具备上述三项,即认为有情绪活动性面瘫。
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表现从上到下表现为不能皱额、皱眉、闭目、角膜反射消失,鼻唇沟变浅,不能露齿、鼓腮、吹口哨,口角下垂(或称口角歪向病灶对侧,即瘫痪面肌对侧)。
多见于受寒、耳部或脑膜感染、神经纤维瘤引起的周围型面神经麻痹。
此外还可出现舌前2/3味觉障碍。
多数病人往往于清晨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嘴巴歪斜。
病侧面部表情肌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
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
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
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
由于泪点随下睑内翻,使泪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
面神经炎的常用治疗1、急性期口服皮质类固醇治疗:强的松(20-30mg)或地塞米松(1.5-3.0mg)1/d口服,连续7-10天。
2、改善微循环,减轻水肿:可用706代血浆或低分子右旋糖酐250-500ml,静滴1/d,连续7~10天,亦可加用脱水利尿剂。
3、神经营养代谢药物的应用:维生素B1 50-100mg,维生素B12 100μg,胞磷胆碱250mg,辅酶Q105-10mg等,肌注1/d。
4、理疗:茎乳孔附近超短波透热疗法,红外线照射(照时用湿纱布遮掩不能闭合的一侧眼睛,灯距30cm ,每次照射15-20 分钟,每天1-2 次。
照射后用手下轻柔面部,促进血液循环,使之效果更佳),直流电碘离子导入,以促进炎症消散。
亦可用晶体管脉冲治疗机刺激面神经干,以防止面肌萎缩,减轻瘫痪侧肌受健侧肌的过度牵引。
5、针刺治疗:取翳风、听会、太阳、地仓、下关、颊车、并配曲池、合谷等穴6、穴位按摩治面瘫,可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7、血管扩张剂及颈交感神经节阻滞:可选用妥拉苏林25mg或烟酸100mg,口服3/d,连续7-10日。
8、中药治疗:牵正散等。
9、手术疗法:病后2年仍未恢复者可行面神经-副神经、面神经-舌下神经或面神经-膈神经吻合术,但疗效尚难肯定,宜在严重病例试用。
严重面瘫病人可行整容手术。
自我锻炼:如湿毛巾热敷、表情动作及嘴嚼练习等等。
一般认为:面神经炎急性期7天,1至3周后开始恢复,1至2个月内痊愈。
面神经炎的护理1、情志护理本病起病突然,有些病人认识不足,内心压抑,担忧面容的改变,终日不语,更多的病人却担心预后情况不好而留下后遗症,针对病人的种种思虑,诚恳、耐心地解释病人提出的疑问,并主动向病人解释发病原因、病情变化的预后转归,缓解其紧张情绪,使病人情绪稳定。
对患者口眼歪斜的面容,应尽力体贴关怀,加强生活上的帮助,语言上的沟通。
病人得到了尊重和安慰,情志愉悦,气血调达流畅,使病人驱心病、除忧虑、树信心,配合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从而,更有得康复。
2、生活护理①一般护理:宜避风寒,外出戴口罩,注重面部保暖。
热敷祛风:以生姜末局部敷于面瘫侧,每日1/2小时;温湿毛巾热敷面部,用毛巾浸热水(约70摄氏度)后湿敷患侧颜面,每天 5-6 次,每次 10 分钟。
也可用热水袋热敷面部,温度宜 70 摄氏度左右,每日 3-4 次,每次 20-30 分钟。
并于早晚自行按摩患侧,按摩时力度要适宜、部位准确;只要患侧面肌能运动就可自行对镜子做皱额、闭眼、吹口哨、示齿等动作,每个动作做2个八拍或4个八拍,每天2—3次,对于防止麻痹肌肉的萎缩及促进康复是非常重要的。
②由于本病影响咀嚼,进食咀嚼时食物易滞留在患侧齿颊之间,故应做好口腔护理,饭后清洁口腔,防止患侧食物残留。
用 3% 苏打水或温开水漱口,睡前刷牙。
③护眼:由于眼睑闭合不全或不能闭合,瞬目动作及角膜反射消失,角膜长期外露,易导致眼内感染,损害角膜,因此眼睛的保护的非常重要的,减少用眼,外出时戴墨镜保护,同时滴一些有润滑、消炎、营养作用的眼药水,睡觉时可戴眼罩或盖纱块保护。
此外,面瘫患者应注意不能用冷水洗脸,避免直接吹风,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物,防止感冒。
3、药物护理:地塞米松、强的松等药物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临床上用途广泛,具有抗炎、抗免疫、抗毒素、抗休克的作用。
长期超生理剂量的服用,可出现向心性肥胖、满月脸、紫纹、皮肤变薄、肌无力、肌肉萎缩、低血钾、浮肿、恶心、呕吐、高血压、糖尿、痤疮、多毛、感染、胰腺炎、伤口愈合不良、骨质疏松、诱发或加重消化道溃疡、儿童生长抑制、诱发精神症状等。
所以,使用皮质激素要慎重从事,不要较长时间或短时间大剂量使用,以免造成以上不良后果。
如果病情急需,一定要在专科医生的正确指导下合理应用。
如果有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因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并对激素产生了的依赖性,停药后原发病变反跳加重与继发的副作用,可使患者产生很大的痛苦,医生与患者家属应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对激素的作用及副作用要有充分的认识,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并在正确选择治疗药物和逐渐减量直至撤除停用皮质激素的情况下,选用对抗以上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方法与中药。
达到安全彻底治愈疾病的目的。
4、饮食护理:因本病使味觉与咀嚼功能减退影响食欲,所以要尽量鼓励病人进食,给予适合病人的口味,并富有营养、可口清淡、易消化半流质或软质饮食,避免辛辣生冷刺激性食物。
多食粗粮、瘦肉、豆类、茄子、姜、鳝鱼、骨头汤等,主食尽量以粗粮或粗面制成的半流或软食为主。
面神经炎的健康教育1 介绍相关知识:①面神经炎是一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受凉、感染、中耳炎、茎乳孔周围水肿及面神经在面神经管出口处受压、缺血、水肿等均可引起发病;②主要症状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不能蹙眉、眼裂闭合不能或闭合不完全、病侧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健侧、吹口哨及鼓腮不能等;③治疗上采取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面部神经水肿、促进功能恢复等措施;④面神经炎的预后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处理是否及时适当。
约85%的病例在2~3个月内恢复,不留后遗症。
6个月以上未见恢复者,则预后较差。
2 心理护理:观察患者有无心理异常的表现,如个别女性患者照镜时发现自己的面容变异而害怕见人等。
多数患者有情绪变化,有的产生焦虑、恐惧、忧郁的情感,有的心情紧张、激动,有的患者担心治不好留下后遗症而唉声叹气,内心充满苦恼。
我们应时刻鼓励患者表达对面部形象改变的自身感受和对疾病预后担心的真实想法,告知本病多数预后良好,使其放下心理包袱。
消除恐惧、害羞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3 生活护理:急性期充分休息,避免去人多、空气污浊的场所,避免受风、受寒再加重病情。
注意气候温、凉、湿、热变化,注意饮食清淡但营养丰富,多食瘦肉﹑豆类﹑骨肉汤等,主食尽量以半流食或软食为主。
有味觉障碍的患者应注意食物的冷热度,以防烫伤口腔黏膜。
忌吃生冷硬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保持口腔清洁,饭后及时漱口,防止患侧食物残留。
眼睑闭合不全者,平时外出或睡眠时应戴眼罩,睡前涂红霉素软膏(注意过敏),防止角膜炎或暴露性结膜炎。
4 康复训练:在面肌瘫痪早期,帮助或教会患者做被动面肌运动训练,对眼轮匝肌﹑口轮匝肌等环形肌做画圆按摩,对额肌﹑上唇方肌做十字形按摩,对咬肌﹑颊肌等处做螺旋式轻揉;稍后,让患者做主动面肌运动训练,做闭眼﹑扬眉﹑漏齿﹑鼓腮﹑吹哨等动作。
通过早期对面部表情肌进行面部运动训练,能改善面部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再生,使患者面部表情肌协调对称;当神经功能开始恢复后,鼓励患者练习瘫侧面肌的随意运动,以促进瘫侧早日康复,重返社会。
5 修饰指导:容貌仪表的完整性遭受严重的破坏时,其伤害性不仅仅是机体结构与功能的丧失,还有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我们应教会患者增强自信心,轻松愉快、积极地配合治疗,同时外出时可戴口罩﹑围巾或使用其它有效改善自身形象的恰当修饰。
6 出院时的健康教育:①加强体育训练,增强体质:每天早睡早起,适当锻炼身体,合理规律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避免过度疲劳,增强机体抵抗力;②学会自我保健:遇到大风或寒冷的天气,出门时要轻拍﹑轻按面部﹑耳后﹑颈部的一些重要穴位,增强自身的御寒能力,必要时戴太阳镜和口罩,以防再受风寒,避免头朝风口窗隙久坐或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