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集体备课制度

集体备课制度

最新集体备课制度在工作和生活中,少不了要写各种各样的文档,不论是写制度、写总结、写计划还是写其它的材料,能写出一篇好的文档,体现了一个人的文笔,也体现着一个人的能力,下面是我汇编整理的《最新集体备课制度》,希望能够帮到你!最新集体备课制度1一、集体备课制度的指导思想教师集体备课制度,是指教师在课堂讲授之前,由本备课组集体研究、讨论教师讲课内容,帮助教师提高备课质量,进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制度1、集体备课要理论联系实际,有现实感和创新性,以澄清教师的种种困惑为目的。

2、为了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主讲教师的不足,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

因此,集体备课的程序是:“个人—集体—再个人”。

每位教师教学各有所长,个人研究成果各有所专,集体备课可以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二、集体备课的主要形式与内容(一)、坚持同年级同科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完成的任务主要有:1、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钻研教材,确定学期各单元训练的重、难点。

2、分析本年级学生学习特点。

3、确定本年级教学研究主题。

4、统一调整教学进度。

5、安排本年级本科教学活动。

(二)、教师个人备课分为以下三种:1、学期备课,每位教师在学期开始前,先通览教材,领会教材意图、整个教材的知识结构和逻辑体系,弄清本年级、本学期的各单元,各课分别要完成哪些教学任务以及重点、难点,分清主次,划分课时,在备课本的第一页应写上学期授课计划。

学期授课计划一般包括:(1)对上期学生学习情况(学习目的、基础知识、智力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分析。

(2)对本学期教材的重点、难点的分析。

(3)本学期的教学目的要求(思想教育方面、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的要求)。

(4)教学进度,需写明章节课题,所需课时的起止时间等。

(5)学生的实际活动,如参观、实验、实际操作等。

2、单元备课,是在每个单元(一组)教学进行之前的备课,拟出一个单元(一组)的授课计划,目的在于从整体出发,明确每一节课在本单元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便更好地突出重点,在各课中的单元备课计划,一般写在每一单元(一组)教案之前。

单元授课计划一般包括:(1)、领会本单元(组)编排目的与意图,确定单元(组)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2)、找出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确定主次。

(3)、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学习能力,通盘考虑在本单元(组)中应培养学生具有哪些能力和发展哪些智力。

(4)、安排授课时数。

3、课时备课,是指教师自己备每一课时的课,它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熟悉教材,确定教学目的,安排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的程序和方法,写出切实可行的教案。

三、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1、“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四统一”:统一教学目的,统一重难点,统一作业内容,统一教学进度;“五备”: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训练,重点研究本学科教与学的*与创新。

四、集体备课的实施程序1、学期初根据教学计划,确定单元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

2、个人钻研教学内容、手段、方法、学生,提出问题或设想。

在每单元教学的三天前,中心发言人填写好“单元集体备课中心发言稿”,备课组长组织集体备课会,共同研讨、集思广益。

3、各备课执笔人根据备课组的意见,按照统一的格式,精心设计教学预案,力求规范、科学。

然后分发到各位教师手中。

4、在进入课堂实施教学之前,教师要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备课。

课后进行教学反思,并记录在教案后面。

5、集体备课流程图:熟悉教材提出问题———→中心发言把握重点——→共同研讨解决问题———→形成预案分发教师——→结合实际二次备课———→课堂实施信息反馈——→教后反思理论提升五、集体备课管理1、集体备课是在个人认真钻研教材,分析教材基础之上的一次思想交流的过程,因而每位教师参加集体备课前都应该作好充分准备,要做到有备而来,积极参与讨论,同时集体备课过程还要作好相应的“备课笔记”。

2、集体备课时不做任何与集体备课无关的事,不得迟到,早退或无故缺席。

3、备课组成员之要团结、务实、大胆创新、齐心协力,积极想方设法提高本学科的课堂教学效果。

教研室将对备课组活动认真检查,考核结果作为先进教研组评比及教师个人考核的重要内容。

最新集体备课制度2一、目的与要求:1、通过集体备课活动进一步优化备课质量,贯彻新课改精神,保证优课率不断提高,进而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通过集体备课活动,进一步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为青年教师特别是分配教师的迅速成长创造良好的教研氛围;通过集体备课有利于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强化教师队五内部的团结,达到相互学习,相互沟通,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3、我校教师人人都必须自觉服从年级组,教研组的安排,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任何干扰,准时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活动。

4、在活动中,每个人都必须自觉发挥积极作用,认真钻研,认真思考,踊跃发言,积极参与。

青年教师在虚心向老年教师学习的基础上,要大胆求新,敢于创新,有经验的教师要发挥中坚核心作用,在不断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和深化自己的教学经验,给青年教师以切实的帮助。

二、组织与实施:1、集体备课活动,在教导处的统一规划、领导下,由教研组会同年级组分学科进行活动。

2、各年级组集体备课活动,原则上每学科每周不得少于1次,无上限。

3、在各年级组组织具体实施的基础上,教研组两周进行一次交流活动,以促进同一学科各年级之间集体备课活动的平衡有序发展。

4、各教研组认为有必要进行跨年级集体备课,可自行安排活动。

5、教导处每学期举行一次集体备课经验给予推广,并形成教(科)研论文上报。

三、内容与方法:1、集体备课活动的内容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深入研究大纲,明确教学目的、要求,充分认识本学科在初中阶段的'教学地位。

(2)在深入研究大纲的同时,在总体把握大纲要求的基础上,对所任学科的教材进行系统的深刻的研究,高屋建瓴地把握全程教材的知识结构,大体框架,以及所任教教材在全程教材中的知识作用,连贯作用及基础作用。

(3)重点钻研所施教的本册教材(指一学期或一学年时间之内的教材),明确认识其知识点的分布情况,本册教材的重点、难点及关键所在。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各单元(章节)在全书的地位作用及其内在联系,进而根据各章节相关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教学时间,制订好切实可行的具有蓝图性指导作用的教学计划。

(4)把握并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制订,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考虑,首先是全册教材的教学目标,这一目标的制订,必须服务于教学大纲规定的目标。

同时又必须是全册各章节教学目标的总要求和总体现。

各章节的教学目标,一方面必须为实现全册教材的大目标服务,同时,又要注意向全体学生,具有一定的教学特色,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5)强化素质教育意识。

坚持实施双纲备课,在钻研教材、制订目标、研究教法的过程中,必须时刻树立素质教育意识,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注意把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性格塑造教育,创新思维教育等情商教育,有机渗透进去,努力促进学生肆展智力因素的同时,非智力因素也得到发展和升华。

2、集体备课的方法可有如下几个方面:(1)说课交流;(2)挖掘教材内容;(3)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或对疑难问题;(4)研究学生或研究教法;(5)讨论教学措施;(6)集体撰写或修改教案;(7)板书的设计或课堂作业的拟定等等。

3、集体备课的方式可按如下程序进行:(1)集体备课各人首先认真钻研所备章节的内容及学生知识基础状况,吃透两头并确定重点、难点、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形成初步教案。

(2)在集体备课时,首先进行说课交流,然后进行讨论相互取长补短,对自己的教案进行补充。

在此基础上,形成基本统一的教案。

(3)对板书的设计,可根据各人的教学方法及特色进行设计。

(4)对课堂(课外)作业的设计,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做到平行班级统一作业,允许补充或修改,但不得超过作业总量的20%。

(5)在统一教案、统一作业的前提下,对于教法可根据各人的教学风格和特点加以实施。

四、检查与考核:1、各年级组按学科建立集体备课小组,然后由教研组长负责,将相同科目备课小组合并成备课组。

将备课组组建情况上报教导处。

2、各备课小组都应建立台帐,每次活动必须有记载(时间、地点、人员、内容、成果)并上报教研组,以备检查考核。

3、在集体备课活动中,凡教龄在5年以下者,特别是在见习期内的年青教师,必须随时做好笔记,记下自己的心得、收获。

4、教导处可以对各人各组的集体备课情况进行个别了解,抽查或进行随堂听课。

5、每学期末,对集体备课情况进行初评总结,每学年末进行总评总结,总评结果将进入教师业务考核档案。

最新集体备课制度3一、备课环节1、备课程标准。

突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备学生需求。

把学生置于教学的核心地位,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主线,预测学生可能的思维活动并设计相应对策,引导学生成功步入“最近发展区”。

3、备教学资源。

不仅要备知识点,更要备知识背后隐藏着的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备有关教学资源。

4、备教学方法。

关注如何与学生沟通、交流;关注如何指导学生会学,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思维习惯。

5、写课后反思。

倡导课堂教学的课后反思,好的经验要提炼,同样的错误不能犯两次。

二、基本内容集体备课的基本内容要包括备课程目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练习,重点研究本学科教与学的*与创新。

要明确本单元、本节课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课型和相应的课前准备,研究本课的预习内容,组织本组教师分工完成练习题的设计,做到资源共享。

三、基本要求1、认真研究课改精神、课程目标、教材、教参和学生。

教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概念等应突出的重点、新意,应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难点。

2、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恰当选择教法学法、善于设计巩固或发展性练习、研究探讨教学艺术逻辑结构等)。

3、善于学习、认真思考、*备课。

超两周备课、超一周讨论。

4、各科教学均应备课。

四、备课步骤1、学期初根据教学计划,确定单元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

2、个人自备出思路。

个人钻研教学内容(符合新课标精神的优秀教学资源)、手段、方法、学生,提出问题或设想。

在每单元教学前,备课组长组织集体备课,共同研讨。

3、集思广益通思路。

集体备课时,在中心发言人发言后,其他成员要充分讨论和研究。

精心思考教学预案,力求规范、科学。

4、博采众长写教案。

在进入课堂实施教学之前,教师要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备课,教师在研讨深化的基础上写出具有个性特点的课时教案。

5、教后反思长经验。

要养成反思的习惯,要及时对课堂上的得失、感受、发现做好记录,加以分析与研究,并记录在教案后面。

最新集体备课制度4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与保证,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