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宝贝的大动作发展训练
0-3岁宝贝的大动作发展训练
24个月时宝贝能够连续跑5-6米。
促进训练:
* 练习跑步
大人可以与宝贝玩“捉迷藏”、“找妈妈”等游戏,通过在游戏中追逐,有意识地让宝贝练习跑和停的动作,使宝贝逐渐学会在停止跑之前先放慢速度,让自己的身体站稳。
经过多次训练,宝贝慢慢地能放心向前跑,不至于因速度快而头重脚轻,向前摔倒。
* 练习四处走动
带宝贝到公园四处走动,拾落叶。
大人说:“秋天到,树叶飘,小朋友们来拾落叶。
”让宝贝尽可能地采集多种类的树叶,并把它交给大人。
这样,就可以使宝贝四处走动寻找树叶,并在拾到后放在篮子里。
篮子装满后,再让宝贝把落叶倒掉。
* 追动物玩具
为宝贝准备几个能够拖拉的玩具小动物,如小鸭或小鸡等,让宝贝和几个小朋友一起坐在场地的一端。
大人告诉小朋友,小鸭或小鸡都跑了,现在请跟在我身后去追,看看谁跑得快。
然后,大人手里拉着拖拉玩具在前面跑,让小朋友在身后追,追上两三圈。
通过这个游戏,锻炼宝贝的全身大肌肉的活动能力,使他可以在指定的范围里跑,并在跑的时候相互不碰撞。
* 开飞机
让宝贝把双臂在身体旁平举起来,学着开飞机的样子在场地里跑。
大人嘴里可以给宝贝念一些歌谣,如“小飞机,天上飞,我是小小的飞行员,我带爸爸妈妈去看白云”。
做这个游戏最好是大人或其他小朋友与宝贝一起做,以训练宝贝在跑动时不与别人相撞。
30个月——
宝贝不仅跑得稳,而且动作要比以前协调,起跑时手的姿势正确,但不能持久,半分钟跑25-35米。
促进训练:
* 找玩具
大人先准备好若干个玩具,让宝贝闭上双眼,然后把玩具藏在家里各个角落。
让宝贝睁开眼睛在家里进行寻找,找到后交给妈妈,这个游戏可以玩2-3次,训练宝贝的大肌肉运动的协调性,有助于跑得更好。
* 摘苹果
在客厅的一端牵一根线,在线上挂一串剪成苹果形状的纸条,高度正好让宝贝能摘到。
给宝贝一个小桶,让宝贝提着小桶去摘苹果,摘上几个就送给妈妈一次,以增强宝贝的大肌肉协调性。
* 平衡木
在房间里的地板上,按一定的间隔摆放8块墙砖,然后再在上面放一块15厘米宽的木板,搭成一个简易的平衡木,鼓励宝贝在上面来回行走。
不过,大人要注意在旁边用手保护,以防宝贝摔倒。
通过反复练习宝贝逐渐行走自如,这对更好地跑起来很有益处。
36个月——
宝贝跑时姿势基本正确,半分钟能够跑35-40米。
促进训练:
* 走圆圈
大人带着宝贝,沿着画好的大圆圈走。
也可根据宝贝情况调整走动的速度与圆圈的大小,增加或减少宝贝的活动量。
游戏可以反复进行,也可以随时结束,训练宝贝的大肌肉动作的能力。
21个月——
宝贝能双脚连续跳跃,但不超过10次。
促进训练:
* 向上跳
让宝贝双脚并拢,向上跳起,再双脚着地。
这个练习可以反复练习,促进宝贝的腿部力量,提高腿的平衡能力。
但在一开始练习时,大人要注意保护宝贝,以免摔伤。
24个月——
宝贝双脚并跳时,能够双脚同时离地和同时落地2次以上。
促进训练:
* 双脚跳
大人拉着宝贝的双手,与宝贝面对面站立,大人先做一遍双脚跳起来的动作给宝贝看,然后让宝贝和自己一起跳。
一开始训练时,大人最好拉着宝贝的双手
让宝贝双脚跳,逐渐让宝贝拉着大人的一只手或扶着东西跳,直至宝贝能够自己跳。
反复训练可以增强宝贝身体的平衡力和协调力。
30个月——
宝贝能双脚向前连续向前跳1-2米远。
促进训练:
* 跳远
大人与宝贝相对站立,拉着宝贝的双手让宝贝向前面跳。
待宝贝熟练后,再让宝贝独自跳远,并练习从最后一个台阶上跳下,能够独立站稳的动作。
36个月——
宝贝双脚可以连续向前跳3-4米,原地跳1-20次,还能够从楼梯最末一级台阶跳下来。
促进训练:
* 追人游戏
让宝贝和小朋友一起玩“你来追我”的游戏,还可以让宝贝与小朋友相互追逐,相互躲闪,这些游戏可以全面训练宝贝的运动能力,练习行走自如、跑、跳以及长距离运动,从而促进跳跃运动的发展。
* 骑玩具车
让宝贝自己骑三轮小童车,一开始宝贝骑得不好时,大人帮助宝贝用一下力。
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宝贝就能够独自骑着小车向前走了。
通过这个训练,促进宝贝的身体平衡感和腿部力量,对跳跃运动有好处,还可以同时促进视觉与动作的协调性。
2-3岁
宝贝会跳了吗?
2岁的宝贝双脚并跳时,能双脚同时离地和同时落地两次以上;30个月的宝贝能双脚向前连续跳1-2米远;3岁的宝贝能双脚向前连续跳3-4米远,原地双脚跳10-20次,能从20厘米高处跳下。
居家测试要点:
大人先做出双脚同时离开地面跳起的动作,然后鼓励宝贝模仿,观察他能否双脚同时离开地面跳起。
2岁的宝贝能双脚同时离开地面,并同时落地2次以上即为通过。
大人先跳过16开白纸(大约20厘米宽),或者双脚在原地交替跳起,然后鼓励宝贝模仿。
如果33个月的宝贝能双脚同时离开地面跳起,并跃过白纸,但不踩到白纸上;36个月的宝贝能双脚交替跳起,高度在5厘米以上即为通过。
宝贝能自己画圆圈儿吗?
心智发育特点:
2岁宝贝画的圆圈弯弯曲曲,大多不能闭合;到3岁的时候,宝贝涂鸦的能力快速发展,握笔姿势正确,懂得用左手扶纸,会模仿画“气球”、“下雨”、“栏杆”等。
居家测试要点:
在纸上画一个圆圈,让宝贝模仿。
2岁的宝贝会画一个弯弯曲曲的圆圈,没有闭合即为通过;3岁的宝贝能画一个不太规则的圆圈,并且能模仿画出太阳、气球等圆形物体为通过。
宝贝能准确辨认出两种颜色吗?
心智发育特点:
2岁以后,宝贝能够区分红色,但不见得能准确地说出颜色的名称;30个月的宝贝已经能够分辨红、绿两种颜色;随后,宝贝对颜色的认知不断增强。
居家测试要点:
拿出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图片或积木后,让宝贝说出每一种图片或积木各为什么颜色。
30个月的宝贝能认出红色即为通过;3岁的宝贝能认识两种以上颜色为通过。
30个月的宝贝会完成提裤子的动作,无需大人帮助,会自己伸手套上一只袖子;3岁的宝贝会自己脱衣服、鞋、袜,穿前面开口的衣服,会按子母扣和系大一点的扣子,会自己穿鞋、袜和裤子。
居家测试要点:
把宝贝的鞋脱下,将鞋尖对着他,再鼓励他自己穿上,观察宝贝能否自己穿上。
把宝贝的上衣扣解开后,鼓励宝贝自己扣上。
33个月龄的宝贝能自己穿上鞋子,但不一定能分清左右,也不一定能系上鞋带;36个月龄的宝贝能自己扣上上衣的一个纽扣即为通过。
专家支招:
分不清左右玩玩滑板
一些上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通常会“b”、“d”不分,且出现元、角、分和距离单位换算混乱,并因此影响了学习成绩。
方素珍认为,这往往是前庭发育滞后的前庭失衡所致。
“前庭失衡的孩子多数平衡失调,分不清左右甚至常穿反鞋子,注意力分散,且爱搞恶作剧。
”方素珍说,“对于此类孩子,父母在家中可以经常与之玩摇摆毛巾被的游戏来进行治疗。
”
具体的方法是,家长把孩子放在毛巾被或床单中间,父母各拉一头,左右或上下抖动,使其随之摆动。
“通过游戏可锻炼孩子的平衡能力,另外家长平时要鼓励孩子多玩滑板、多走走独木桥等。
”
刷身游戏可医“刺头儿”
一些孩子在理发时往往表现得烦躁不安,他们左右摇摆着头,企图挣脱理发师按住他们头部的手,而这些孩子一般脾气暴躁,如同有神经质的“刺头儿”。
方素珍认为,这是触觉过分防御的孩子的表现。
“这类孩子最不喜欢别人碰他,而且不合群或不会和别人玩,爱招惹人,人际关系不佳。
”方素珍介绍,“家长不要在这些孩子发脾气时说教,要学会忽视他们的存在。
”
她介绍,家长可在家中与该类小孩进行刷身游戏来控制病情。
用毛巾、海绵、软刷子或刺球,以中等力度刷孩子的手臂、前胸、后背、足部等,并根据孩子的反应来控制力量的大小和刺激的强度。
跳蹦蹦床有助动作协调
而走路总是跌跌撞撞,说话还经常结巴,除了看动画片,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的孩子可能患有本体感失调。
此类孩子多数表现为动作协调能力差,笨手笨脚;做事拖拉、磨蹭;语言表达能力差,唱歌跑调;喜欢让大人搂抱等。
对于本体感失调的孩子,方素珍认为可通过跳蹦蹦床、拍球、剪纸等游戏训练达到治疗目的。
“主要是训练其注意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同时家长要锻炼其长期承担一项力所能及的家务,如取报纸、择菜或给花浇水等。
”方素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