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祠堂重修募捐倡议书(精选8篇)

祠堂重修募捐倡议书(精选8篇)

祠堂重修募捐倡议书(精选8篇)祠堂重修募捐倡议书(精选8篇)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用到倡议书,倡议书有利于倡议者交代清楚倡议活动的原因,以及当时的各种背景事实。

那么一般倡议书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祠堂重修募捐倡议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祠堂重修募捐倡议书篇1尊敬的易氏族亲;尊敬的异姓族亲:木有本,水有源,寻根问祖,人之常情。

易氏始祖来我们村立基发源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经世代繁衍,生生不息,人丁兴旺。

前辈曾于九十年代初在易氏宗祠的原址旁重建祖堂一座,前辈们的义举和功德,光耀后人。

只可惜现在易氏祖堂年久失修,历经风雨,已成千仓百孔,破烂不堪,急需修缮。

新易氏祖堂建成后红白喜事将可在祖堂举行,我们村其他姓族经应召同志提议如不嫌弃也可在易氏祖堂举行红白喜事。

“衣食足而知荣辱”,逢盛世百废俱兴,居安思祖之情顺势陡升,敬仰先人,光宗耀祖乃天经地义,无可厚非,许多热血族人寝室难宁,“易氏祖堂重修理事会”已经成立并开始工作,全面的集资动员正式启动!通过理事会多次和议,准备在我们村北面洗衣唐旁新建一座长18米,宽9米,约200平方的上下两重祖堂,工程款控制在30万元左右。

我们村是一个杂姓村,我们易姓男丁约有180个左右,按每个男丁1000元计算总数为18万元,但即便如此,我们修建工程的资金缺额仍十分大。

为解决资金缺口,完成义举,经理事会商议,再次向族人发出全面倡议:恳切希望易氏子弟积极行动起来,能力不分大小,捐款不分多少,出钱出力,齐心协力,我们都将在重建之中刻石留名,以告后人。

不论捐赠多少,款项用于何处,都将张榜公布。

希望广大族人共同努力,众志成城,完成修建祖堂之大业。

另,我们将在祖堂修缮完成后,召集父老族亲,相聚一堂,为家乡建设,振兴家族。

大冶市保安镇易氏祖堂重建理事会20XX年XX月XX日祠堂重修募捐倡议书篇2尊敬的“四知堂”杨氏宗亲:木有本,水有源。

子孙孝,则宗祠立;宗祠立,则宗族荣;宗族荣,则国家兴。

国家修史,知其兴替,地方修志,知其沿革,家族修祠,知其根源。

界牌杨氏宗祠,始建于始祖文焕公四世,即明嘉靖元年壬午(1522年)至乙酉(1525年)落成,迄今近五百年历史。

杨氏宗祠,是杨氏宗族物质和文化传承的神圣殿堂。

逢年过节,宗亲到祠堂施(献)礼上香,缅怀祖先,激励后人。

因历经风雨虫蛀,祠堂先后于乾隆丁巳(1737年)、乾隆十四年己巳(1749年)、嘉庆元年(1796年)、民国七年戊午(1918年)四次修缮,1938年8月21日被日本焚烧,化为灰烬,毁于一旦,族人痛心疾首,扼腕叹息!如今适逢盛世,政通人和。

重建宗祠的共识和呼声日益高涨。

去年冬,族叔杨传波等多次抽空召集杨家兄弟叔侄人等,商定重建杨氏宗祠并成立界牌杨氏宗亲理事会,为此提出重建杨氏宗祠募捐倡议。

根据“杨氏宗祠建设实施项目方案”和“界牌杨氏宗祠筹建委员会、界牌杨氏理事会”统筹计划,祠堂主体工程建筑面积916.4㎡(长58米,宽15.8米),按1800元/㎡计算,约需资金164.95万元;附属工程厨房、卫生间(150㎡按800元/㎡计算)共需资金12万元;门楼、神龛造价25万元;门口地坪造价13.8万元(1200㎡,按115元/㎡计算),总造价215.75万,按每个男丁集资5000元计算,共可集资80.5万元,生产组筹备40万元,缺口资金95.25万。

敬请广大宗亲,积极行动起来,慷慨解囊。

众人拾柴火焰高,万众齐心成盛举,为修缮先祠增砖添瓦。

您的善举,将千载流芳,万代颂扬!对所捐资金,理事会将成立专门管理及监督机构,实行账目透明公开,专款专用,定期公告和网络发布,接受广大族亲监督!应族人提议,捐资5万元及以上者,于宗祠东侧悬挂牌匾,详写简历,碑(石碑)谱(家谱)留名,世代瞻仰;捐资2万元及以上者,于宗祠西侧悬挂牌匾,详写简历,碑(石碑)谱(家谱)留名,世代瞻仰;捐资1千元及以上者,刻碑留名,以告后人!万条江河归大海,千枝万叶系一根。

崇宗敬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自古以来,为祖先建祠立庙,敬祖从善,功在当今,福泽后世,名垂青史,善荫子孙。

兴修界牌杨氏宗祠,是我们家族的共同心愿,也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更是上善若水,有德而为的慈善之举。

守望精神家园,创新杨氏文化。

山河长不朽,文化永留传!杨氏祖堂重建理事会20XX年XX月XX日祠堂重修募捐倡议书篇3尊敬的XX族亲:木有本,水有源,寻根问祖,人之常情。

XX始祖来我村立基发源已有400余年的历史,经世代繁衍,生生不息,人丁兴旺。

前辈已建XX宗祠一座,前辈们的义举和功德,光耀后人。

只可惜现在XX祠堂年久失修,历经风雨,已成千疮百孔,破烂不堪,急需修缮。

“衣食足而知荣辱”,逢盛世百废俱兴,居安思祖之情顺势陡升,敬仰先人,光宗耀祖乃天经地义,无可厚非,我们的热血族人寝室难宁,尤以族人XXX、等同志身体力行,积极动员和组织。

“XX祠堂重修组委会”已经成立并开始工作,全面的集资动员工作正式启动!通过组委会多次合议,预计修缮工程款达XX万元。

族人XXX、同志千里迢迢回到家乡,号召我XX族亲的创业者们伸出援手,共创善举。

族人张光建捐款40万,族人张玉亮也捐款10万元,其他善举如一些打工者,也慷慨解囊,你一千,他八百,暂不一一细举,这都是我XX族亲的骄傲。

在此,我们组委会代表XX的父老乡亲对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但即便如此,我们修缮工程的资金仍有缺额。

为解决资金缺口,完成义举,经组委会商议,再次向族人发出全面倡议:恳切希望XX子弟积极行动起米,能力不分大小,让我们齐心协力,慷慨解囊。

应广大族人的提议,凡我XX族人,不分年龄大小,捐款额高低不限;超过100元者,刻碑留名,以告后人。

有我们的共同努力,众志成城,完成修缮宗祠礼堂之大业将指日可待。

募捐账号:中国银行组委会主任:副主任:成员:XX祠堂重修组委会20XX年XX月XX日祠堂重修募捐倡议书篇4尊敬的萧氏宗亲、兄弟姐妹及萧氏后人:你们好!萍西陂头萧氏宗祠自1821年建成以来一直为子孙后代所敬仰,春夏秋冬辗转,风风雨雨浸蚀,历经数百年沧桑,仍保存至今,但已经是破烂不堪。

为倡导崇贤敬祖,饮水思源,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为缅怀祖先,弘扬先祖创业精神,启迪后辈;为使宗祠恢复当年风采,彰显宗祠气派。

由萧氏前辈等发起,多次开会研究,一致同意在原址上作一次全面重修,因工作量大,所需费用也多。

现予以广泛倡导并征求意见,收集踊跃乐捐意向。

百年大计,佑福子孙,期待所有萧氏子孙的全力参与!萍西陂头萧氏宗祠理事会xx年6月30日祠堂重修募捐倡议书篇5尊敬的槎溪易氏族亲:木有本,水有源,寻根问祖,人之常情。

易氏始祖来吾村立基发源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经世代繁衍,生生不息,人丁兴旺。

前辈曾于八十年代初在易氏宗祠的原址上重建祠堂一座,前辈们的义举和功德,光耀后人。

只可惜现在易氏祠堂年久失修,历经风雨,已成千仓百孔,破烂不堪,急需修缮。

“衣食足而知荣辱”,逢盛世百废俱兴,居安思祖之情顺势陡升,敬仰先人,光宗耀祖乃天经地义,无可厚非,许多热血族人寝室难宁,尤以族人易教顺同志身体力行,积极动员和组织。

“槎溪易氏祠堂重修理事会”已经成立并开始工作,全面的集资动员正式启动!通过理事会多次和议,预计修缮工程款达70多万元。

前期理事会成员已从易氏家族以男丁50元∕人标准筹集款项二万多元,在这期间,族人易教顺同志千里迢迢亲临广东、深圳等地,号召我们槎溪易氏族亲的创业者们伸出援手。

族亲们踊跃响应,捐款场面十分热烈。

在深圳经营餐馆老板易文有捐款三万多,在东莞办厂老板易文彬也捐款二万余元,甚至一些低收入的打工者,也慷慨解囊,你一千元,我八百元,这次筹的款项共计十四多万元。

这是我们槎溪易氏族亲的骄傲,在此,我们理事会代表槎溪易氏的父老乡亲表示对他们深深谢意!但即便如此,我们修缮工程的资金缺额仍十分大。

为解决资金缺口,完成义举,经理事会商议,再次向族人发出全面倡议:恳切希望槎溪易氏子弟积极行动起来,能力不分大小,捐款不分多少,出钱出力,齐心协力,我们都将在重修之中刻石留名,以告后人。

不论捐赠多少,款项用于何处,都将张榜公布。

希望广大族人共同努力,众志成城,完成修缮宗祠礼堂之大业。

另,我们将在宗祠修缮完成后,召集父老族亲,相聚一堂,为家乡建设,振兴家族,建言献策,再创辉煌!捐款人请留下您的详细地址,姓名及捐款数额。

谢谢您的支持。

祠堂重修募捐倡议书篇6各界有识之士,广大父老乡亲:菩萨山者,位于元城镇西部于我县白马乡接壤。

巍巍菩萨山,实属我县乃至我市的群山之首,其俊秀突兀,远眺如龙头探平湖,百山宾服;近观则苍松蔽日,云蒸霞蔚,卓尔不群。

古有一句名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的确,素有慈善,驱邪扬善之称的菩萨落座再次,关于菩萨和狗娃庙的传奇故事家喻户晓。

惟此神山,钟灵汽秀,人烟蕃盛,物擈民安,风清俗淳。

菩萨山上菩萨等十几位尊神的.塑像庙宇,现残存重修功德碑两块,一为康熙年间,另一块为民国某年重修碑记。

然山水有意,但岁月无情。

自解放前的'菩萨山战役闻名乡里,加之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塑像被毁,神灵涂炭,庙宇倾祀,古树被烧,风雨飘摇,规模犹在,基址依存。

今逢盛世,天时地利,政通人和,借国家重点发展规范的农村旅游,华池县人民政府打造红色旅游大县的东风。

我们决定全力开发菩萨山风景区,规划以“菩萨山战役和民间流传的蛮女和狗娃的故事”为主题的乡村旅游方案,力争成为我县旅游的一大景点,早日融入南梁红色旅游风景线,并将整合本地石油资源,促进农民发家致富,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贡献。

千百年来,菩萨山与庙宇塑像共经风雨,见证历史,不知菩萨庙因改山而兴盛,也不知这山因菩萨而长青。

重修菩萨等诸神庙宇是红色旅游的必做之事。

也是今后政府申请扶持资金和向外界招商的重要筹码,栽下梧桐树,好引凤凰来。

但我们独力难支,方与诸位志同道合者,共倡义举,聚众集合,敛募资财,以使菩萨庙宇光辉重现,降福万民!缘此,需募化四方,筹集善款。

藉此,今据国家捐赠法,诚心敬祈:仁人志士,仁心厚宅,慷慨解囊;父老乡亲,反哺故土,回报家乡,众人拾柴火焰高。

本特向广大父老乡亲和各界有识之士倡议:请伸出你热情的双手,踊跃捐资。

大家齐心协力,并肩携手,为重修菩萨山庙宇打造红色旅游景点呐喊助威,添砖添瓦。

我等诚恳希望得到您的大力支持!集腋成裘,汇涓成流,多尔易善,少而无妨,菩萨山庙宇焕然一新,游客如云,名山之威指日可待。

功在当今,惠泽百世;利国利民,恩铭千秋。

凡自愿捐赠者,均名载史册,捐500元以上的社会团体和个人碑记功德,万古流芳。

倡议人:xx日期:XX年XX月XX日祠堂重修募捐倡议书篇7尊敬的葛氏族亲:木有本,水有源,寻根问祖人之常情。

氏始祖仲山公来吾村立基发源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经世代繁衍,生生不息,人丁兴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