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开发
生命周期法的适应性
最早的系统开发方法 经常用于大中型复杂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 适用于EDPS、MIS等解决结构化问题的系统
生命周期法的局限性
不适于小型系统 相当耗费资源 不灵活、限制变化 开发周期长 不适用于面向决策的应用
7.3 原型法
原型法(Prototyping Approach)
基本思想是: 首先由用户与系统分析设计人员合 作,在短期内定义用户的基本需求,开发出一个功 能不十分完善、实验性的、简易的应用软件系统的 基本框架——称之为原型。接着运行这个原型,再
7.5 阶段化开发
Phased Development
阶段化开发的6个阶段: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初步调研 –Analysis 分析 –Design 设计 –Preliminary construction 初步构建 –Final construction 最终构建 –System test and Installation 系统测试
SDLC的各个阶段
系统生命周期 法包括五个 阶段: 1) 计划 2) 分析 3) 设计 4) 实施 5) 使用
4实施 阶段
3设计 阶段
5使用 阶段
1计划 阶段
2分析 阶段
生命周期法的特点
开发过程工程化 严格划分工作阶段 自顶向下分析和设计 自下向上编程 充分预料变化 重视用户及用户需求 开发周期长
工程再造(reengineering)
? 以改变系统功能为目标的完全再设计 ? 知识源自逆向工程、运用前向工程进行设计
逆向工程
逆向工程在程序设计中是一个分析某系统、确定其所含元素及相 互联系的过程,同时它还生成比现有文件系统抽象程度更高的系统文 件,他的目标是更好的理解现行系统以便通过其他手段,如系统重构和 再造,进行调整。
与安装
三个主要模块:
报表编写 数据库 Web 接口
7.6 业务流程再造设计
Business Process Redesign-BPR
业务流程再造:或企业过程重组、企业经营过程再造
是最早由美国的Michael Hammer 和Jame Champy提出的 ,在九十年代达到了全盛的一种管理思想。
它强调以业务流程为改造对象和中心、以关心客户的需 求和满意度为目标、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 彻底的再设计,利用先进的制造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现代化 的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实现技术上的功能集成和管理上的 职能集成,以打破传统的职能型组织结构 (FunctionOrganization) ,建立全新的过程型组织结构( ProcessOriented Organization ),从而实现企业经营在成本、质量 、服务和速度等方面的巨大改善。
RAD的基本要素
管理: 管理者应当勇于试验,并且能很快知道如 何使用,应当全力支持 RAD。 人员: 由几个专门的小组组成来完成任务,小组 配备的开发人员必须多才多艺,小组人员精通完 成指定任务所需的方法及工具 方法:基本的RAD方法是RAD 生命周期,它包括 4 个阶段 --需求计划、用户设计、构建系统和系统 切换 工具: 主要包括第四代语言、与配合原型法和生 成编码的 CASE工具 (I-CASE, 4GLs) 等。
不断评价和改进原型,使之逐步完善。其开发过程 是多次重复、不断演进的过程。 Type I -- 演化原型 Type II – 需求原型 (只用作运作系统的蓝图)
演化原型的开发
1.
识别用户需求
2.
开发原型
否
3.
决定是否
接受原型 ?
Y
4.
使用原型
识别用户需求
需
求
开发原型
原
型
的
决定是否接受原型
N
开
Y
发
原型法的潜在缺陷
匆忙的交付原型可能会在问题明确、备选方案评 估和文件整理上走捷径 . 用户会为原型感到兴奋不已,这可能导致对产品 系统不切实际的期望 . 第一类原型不像程序语言编码系统那样有效 . 某些原型法工具提供的人机界面不一定能反映良 好的设计技巧 .
7.4 快速应用开发方法
Rapi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RAD RAD由James Martin于1991年首创,现在已经被 广泛用于全球的先进IT社区,使用的单位从美国 陆军研究实验室到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信息技术服 务部。 在业务和IT对项目缺乏共识和目标的情况下,快 速应用开发—RAD,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软件开发 模式。
第7章 系统开发
Systems Development
7.1 系统方法
由哥伦比亚大学的哲学教授John Dewey 最早提出
?认清问题 ?考虑不同的解决方案 ?选出最好的解决方案
系统方法的步骤
每个公司部门都是一个子系统 Each Business Area Is a System
系统的各个部分都按一定的顺序分析
它的重组模式是:
以作业流程为中心、打破金字塔状的组 织结构、使企业能适应信息社会的高效 率和快节奏、适合企业员工参与企业管 理、实现企业内部上下左右的有效沟通 、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较大的灵活性 。
BPR工程自顶向下开始
应用BPR的两种技术:
逆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 ? 源于商务智能 ? 如:拆开竞争对手产品分析
逆向工程逆向工程逆向工程逆向工程计划阶段
分析阶段
设计阶段
实施阶段
系统重构 Restructuring
编写新系统
测试运作系统
决定是否接
N
Y 受该系统 ?
使用该运作系统
原型法的优点
加强了开发人员和用户之间的沟通 . 开发人员可以更好确定用户需求 . 用户在系统开发过程中扮演了更为积极的角色 . 减少了开发人员和用户在系统开发上所耗费的时间 和精力 . 实施更为容易,因为用户知道会发生什么 .
原型法最适合小型系统
Each Part of the System Is Analyzed in Sequence
7.2 系统生命周期方法
Systems Development Life Cycle-SDLC 通常被称为瀑布法waterfall approach
–Planning计划 –Analysis分析 –Design设计 –Implementation 实施 –Use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