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单层厂房平面设计第一节厂房总平面图设计一、工厂总平面图设计的要求①根据工厂的生产工艺流程、交通运输、卫生、防火、风向、地形、地质等条件确定建筑物构筑物的相对位置;②合理地组织人流利货流,避免交叉和迂回;③布置地上和地下的各种工程管线,进行厂区竖向布置及美化、绿化厂区等。
二、影响总平面布置的因素1、人流与货流的影响2、地形的影响3、风门的影响第二节单层厂房平面设计一、平面设计与生产工艺的关系二、单层厂房平面形式及特点三、柱网的选择1、柱网尺寸的确定1) 跨度尺寸的确定2) 柱距尺寸的确定2、扩大柱网的尺寸及其优越性四、厂房通道及有害工段的布置五、生活间1、生活间的组成2、生活间设计的原则3、生活间的布置方式1) 毗连式生活间2) 独立式生活间3) 车间内部式生活间第三节单层厂房剖面设计剖面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①适应生产需要的足够空间;②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③屋面排水和满足室内保温隔热的围护结构;④经济合理的结构方案;⑤为提高建筑工业化创造条件。
一、厂房高度的确定1、柱顶高度的确定1) 无吊车厂房的柱顶标高2) 有吊车厂房的柱顶标高由以下7项组成2、剖面空间的利用1)利用屋架之间的空间2)利用地下车间3、室内外地坪标高二、天然采光1、天然采光的基本要求白天,室内通过窗口取得天然光进行照明的方式称为天然采光采光设计就是根据室内生产对采光的要求来确定窗口大小、形式及其布置,保证室内采光强度、均匀度及避免眩光。
采光面积的多少是根据采光的要求,按采光系数的标准他进行计算的。
(1)天然采光的基本要求1)满足采光系数最低值的要求2)满足采光均匀度的要求(2)采光面积的确定(3)采光方式及布置三、自然通风1、自然通风2、机械通风1) 自然通风的基本原理2)厂房的自然通风3)通风天窗的类型4) 开敞式厂房5)合理布置热源四、屋面排水方式及其他问题1、屋面排水方式2、其他问题在剖面设计中还应考虑保温与隔热问题。
屋顶的保温和墙体的保温均对剖面有一定的影响,当室内各部分有不同的室温时,宜用隔墙分开。
第四节单层厂房柱网及定位轴线一、柱网布置二、横向定位轴线1、中间柱与横向定位轴线的联系(二)横向伸缩缝、防震缝处柱与横向定位轴线的联系(三)山墙与横向定位轴线的联系三、纵向定位轴线(一)墙、边柱与纵向定位轴线的联系e L L k 2=-b C h B e ++=0b C h B e ≥--0(1)轴线与外墙内缘及柱外缘重合(2)轴线与住外缘之间增设连系尺寸a c(二)中柱与纵向定位轴线的联系1.等高跨中柱2.高低跨处中柱(三)纵向伸缩缝、防震缝处柱与纵向定位轴线的联系四、纵横跨相交处的定位轴线第五节单层厂房立面设计及内部空间处理一、立面设计1、影响立面设计的因素1)使用功能的影响2)结构型式的影响3)气候、环境的影响(2)立面处理方法1)墙面划分①垂直划分②水平划分③混合划分2)墙面的虚实处理二、内部空间处理影响内部空间处理的因素有:1)使用功能的影响2)承重结构的影响3)空间利用的影响4)生产设备及管道组织的影响5)室内绿化及色彩的影第十六章单层厂房扩建和其他形式厂房第一节厂房扩建一、厂房扩建应注意的问题1、进行厂房设计时,应根据需要和可能,合理的预留扩建面积,但不应使近期空置用地过多和占用大片良田,并且远近期建筑应统筹安排,全面规划。
2、根据生产发展的规划,合理地确定扩建方式,使扩建后生产工艺仍能合理安排,并在扩建过程中不致影响原车间的正常生产。
因此,厂房扩建最好沿一个方向进行,若从两面或三面围绕原有厂房扩建,则扩建部分施工时将会阻塞交通,影响原车间正常生产。
3、合理解决原有及扩建部分的卫生条件,如采光、通风、保温及隔热等,合理地解决原有及扩建部分的衔接构造问题,如不均匀沉陷、温度变形、构件的支承和连接等。
4、沿厂房扩建侧,最好不布置生活间、变电室、水泵房以及大型管沟等,以免扩建时造成搬迁的损失和消费。
如必须设置时,则应考虑搬迁的可能及拆除构件的重新利用。
5、注意施工的方便及其经济合理性,注意扩建部分与原厂建筑形式的协调统一。
6、厂房扩建工作应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要深入了解原厂设计情况及现状,必要时应进行验证工作,以便能作出符合实际的合理的扩建方案。
二、厂房扩建方式(一)纵向扩建(二)横向扩建横向扩建应采取下列措施;1、如扩建后厂房跨数不多,其总宽度末超过伸缩缝允许范围,则扩建侧的边柱应按扩建后的中柱设计。
2、如扩建后跨数较多,其总宽度已超过伸缩缝允许范围时,可结合伸缩缝进行横向扩建处理。
3、当扩建部分的高度、跨度等难以预计时,可考虑离开原厂房一定距离扩建新跨,在两者间用通廊或布置工具室、库房、生活间以及办公室等辅助用房相联系4、如横向扩建对原厂房的采光、通风等卫生条件有影响时,原厂房应预先设置天窗等,以保证扩建后的使用效果(图18—8)。
5、扩建侧的围护结构应尽可能采用可拆卸的板材等,以便扩建后仍能重复使用。
(三)垂直扩建第二节其他形式厂房一、联合厂房四、通用厂房通用厂房的特点有:1、有较大的柱网,纵横向都能布置生产线。
过去采用直线的生产线较多。
目前,一般机械工厂(汽车,拖拉机工业等)都向u形或封闭式生产线发展。
因而通用厂房的柱网要大一些,特别要求柱距大一些,最好能接近跨度;2、厂房各跨高度统一,便于设置悬挂吊车,当生产工艺流程改变时,吊车服务路线有随之改变的可能;3、具有整体刚性垫层地而,使机器设备直接布置在地面上,当生产工艺流程改变时,设备可随时重新布置。
刚性垫层要有一定的厚度。
一般中小型机械工厂,其厚可为250~300mm。
4、便于在屋顶承重结构上悬挂一些设备、悬链和运输带,因而屋架间距不宜过大。
5、厂房内不应设置各种可能影响生产线变更的附属房间和隔墙。
如必须布置时,其结构必须用轻质装配材料做成,便于拆移,6、通用厂房应有足够充分及均匀的光线。
并避免光线有方向性,便于重新布置生产线。
五、露天或半露天布置设备第十七章单层厂房承重结构第一节屋盖结构一、屋盖的结构类型屋盖结构根据构造不同可分为两类:1、有檩体系屋盖2、无檩体系屋盖二、屋盖的承重构件1、屋架(或屋面梁)按制作材料分为钢筋混凝土屋架,或屋面梁、钢屋架、木屋架和钢木屋架(1)屋面梁民间梁构造简单、高度小、重心低、较稳定、易腐蚀、施工方便,但构件重费材料。
一般跨度9m以下用单坡形、跨度12~18m为比坡,普通钢筋混凝土屋面梁的跨度一般≤15m,预应力混凝土屋面梁一般≤18m(2)屋架屋架有两类:—类为两铰或三铰拱屋架;二类桁架式屋架(3)钢屋架2、屋架托架第二节柱一、柱的类型、特点及适用条件1、钢筋混凝土柱2、钢一钢筋混凝土组合柱3、钢柱二、柱牛腿三、柱的预埋件第三节基础一、基础的类型、特点及适用条件二、独立式基础构造三、柱基础与设备基础、地坑的关系第四节吊车梁一、吊车梁的类型二、吊车梁的预埋件、预留孔三、吊车梁的连接构造第五节支撑一、屋架支撑1、屋架支撑构件2、屋架支撑布置原则3、屋盖支撑的类型二、柱间支撑1、柱间支撑的作用2、柱间支撑的布置形式第十七章单层厂房承重结构第一节屋盖结构一、屋盖的结构类型屋盖结构根据构造不同可分为两类:1、有檩体系屋盖2、无檩体系屋盖二、屋盖的承重构件1、屋架(或屋面梁)按制作材料分为钢筋混凝土屋架,或屋面梁、钢屋架、木屋架和钢木屋架(1)屋面梁民间梁构造简单、高度小、重心低、较稳定、易腐蚀、施工方便,但构件重费材料。
一般跨度9m以下用单坡形、跨度12~18m为比坡,普通钢筋混凝土屋面梁的跨度一般≤15m,预应力混凝土屋面梁一般≤18m(2)屋架屋架有两类:—类为两铰或三铰拱屋架;二类桁架式屋架(3)钢屋架2、屋架托架第二节柱一、柱的类型、特点及适用条件1、钢筋混凝土柱2、钢一钢筋混凝土组合柱3、钢柱二、柱牛腿三、柱的预埋件第三节基础一、基础的类型、特点及适用条件二、独立式基础构造三、柱基础与设备基础、地坑的关系第四节吊车梁一、吊车梁的类型二、吊车梁的预埋件、预留孔三、吊车梁的连接构造第五节支撑一、屋架支撑1、屋架支撑构件2、屋架支撑布置原则3、屋盖支撑的类型二、柱间支撑1、柱间支撑的作用2、柱间支撑的布置形式第十八章单层厂房围护结构第一节单层厂房外墙、侧窗及大门一、外墙1、外墙的分类和选择2、砌体填充墙3、板材墙1)墙板类型及规格2)墙板布置3) 墙板与承重结构的连接构造①墙板与柱的连接a)柔性连接柔性连接是通过设置预埋铁件和其他辅助件使墙板和排架柱相连接,柱只承受由墙板传给的水平荷载,而墙板的重量不加给柱子.是由基础梁或勒脚墙板承担。
b)刚性连接是在柱子和墙板中先分别设置预埋铁件、安装时用角钢或Φ16的钢筋焊接连牢其优点是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厂房的纵向刚度好。
②墙板板缝的处理墙板能起防风雨、保温、隔热的功能作用,除板自身要具有满足这些功能要求外.还须做好板缝的处理。
4)特殊部位的构造4、轻质板材墙5、开敞式外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