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NTLJ-P03-2015)
1. 总则
1.1目的
为确保安全生产,杜绝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制定本制度。
1.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承接的所有总承包工程项目的施工前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1.3交底依据
1.3.1施工图纸、施工图说明文件(包括有关设计人员对涉及施工安全的重点部位和环节方面的注明、对防范生产安全事故提出的指导意见,以及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和特殊结构时设计人员提出的保障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和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措施建议);
1.3.2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技术措施、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1.3.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GB50656)、《建筑施工现场环境和卫生标准》(JGJ146)、《绿色施工导则》(建质2007[223]号)、《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JGJ88)、《施工升降机安全规程》(GB10055)、《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等国家、行业的标准、规范;
1.3.4 公司《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3.5 地方法规、标准及当地主管部门的文件要求。
2. 安全技术交底的基本要求
2.1 接受交底的人员范围
所有参加施工的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均必须参加安全技术交底。
2.2 交底内容必须具体、明确、针对性强;
2.3 交底的内容应针对施工时给作业人员带来的潜在危险因素和存在的安全问题;
2.4 交底应采用书面交底形式,对交底内容进行详细讲解与说明(必要时应作图示解释),交底双方及安全员须履行交底签字手续。
3. 安全技术交底职责分工
3.1 工程项目开工前,由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人、审批人向参加施工的施工管理人员(包括分包单位现场负责人、安全管理员)、班组长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交底;
3.2 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实施前,由方案编制人会同施工员将安全技术措施、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安全施工注意事项等向参加施工的全体管理人员(包括分包单位现场负责人、安全管理员)、作业人员进行交底;
3.3 每天上班作业前,班组长负责对本班组全体作业人员进行班前安全交底。
4. 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
4.1 工程项目\分部分项工程\工序的概况、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流程等常规内容;
4.2 工程项目\分部分项工程\工序的危险部位、危险源;
4.3 作业条件、作业环境、天气状况和可能遇到的不安全因素;
4.4 劳动纪律;
4.5 针对危险部位、危险源采取的具体预防措施;
4.6 施工机具、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4.7 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4.8 作业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4.9 作业人员应遵守的安全操作规程和规范;
4.10 作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应采取的措施和发生事故后的紧急避险方法和应急措施;
4.11 其他需说明的事项。
5. 安全技术交底的监督检查
5.1区域/专业公司/工程处主任工程师负责督查项目部安全技术交底工作,总工程师监督区域/专业公司主任工程师的督查情况;
5.2公司各级在进行安全检查时,同时检查项目部的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5.3项目部安全员监督检查班组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6. 罚则
区域/专业公司/工程处、项目部各相关人员,必须严格按上述要求开展安全技术交底工作,杜绝安全技术交底“走过场”现象。
因不严格执行本制度规定,给公司带来不利影响及其他社会负面影响的,按照公司管理目标考核办法扣除相应考核分值,并按公司《工作责任追究制度》(NTLJ-A01-2015)第4条第4.2.c款、第4.2.f款予以追究。
7. 记录
项目部安全员须参加并监督所有类型安全技术交底,负责收集、保存交底记录;参加交底双方及安全员应履行签字手续。
7.1安全技术交底单
安全技术交底单
(安全交底-01)
本表一式三份,交底人、接受人、监督人各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