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告别陋习,走向文明”。
我国是礼仪之邦,素来讲究文明。
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意思就是:只是品格质朴,而不注意礼节仪表,就会显得粗野,光注意礼节仪表,却缺乏质朴的品格,就显得虚浮。
只有礼节仪表同质朴的品格相结合,才能算得上是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
说到礼仪,我想起了这样一件事:北京某公司高薪招聘,引来一大批高素质人才竞相角逐,经过一系列的挑选,剩下五人,接受最后面试。
这些人都已过五关斩六将,以为最后的面试只是走走过场而已,无甚要紧。
于是他们都满怀信心地走进经理办公室,这时,经理说,不好意思,年轻人,我有点事要暂时出去二十分钟,你们能等我吗?五人异口同声地说,当然可以。
经理出去了,在办公室里无聊等待的他们看到办公桌上有很多文件,便都凑过去,一摞摞地翻看,不亦乐乎。
二十分钟后,经理准时回来了,说,面试到此结束。
几个年轻人莫名其妙,不禁问,我们还在等你呢,怎么就结束了?经理说,我出去的二十分钟就是你们的面试时间,我们公司不需要未经同意便随便翻看别人东西的人,虽然你们都很优秀但是连最基本的礼节都不懂,所以我们不会要。
由此可见,文明礼仪对于我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文明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古往今来,正是文明促使社会不断进步。
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甚至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
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文明,小的会影响自身形象,大则会影响国家声誉。
在清朝的时候,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在一公开场合,恶习发作,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嘲弄,丢尽了中国人的脸。
这是一个不遵守社会文明的历史教训。
然而现在,我们的群体里确实还存在有种种不文明行为的人,不是吗?看看我们的身边吧!一位日本老师带着他的学生来杭州西湖游玩,一位小学生看见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国游客,随手将手中的易拉罐扔进了平静的湖面,小学生惊讶地问老师:“老师,您不是跟我们说中国是个礼仪之邦吗?怎么可以乱扔垃圾呢?”老师意味深长地说:“中国人落后了!” 每个有着强烈民族自尊心的中国人,听到这话不知有何感想?面对陋习的挑衅,让我们扪心自问,深刻反省。
面对果皮纸屑,你及时清理了吗?面对公共设施,你珍惜爱护了吗?面对校纪校规,你身体力行,争做楷模了吗?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在这如诗如画的清华校园里,学校为我们创造了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为我们展示自我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每个人都应从心里深深感谢它,爱校如家就是我们爱的回报。
爱是弯下腰捡起身边的废纸,爱是拿起抹布擦去课桌椅上的印记,爱是珍惜校园的一草一木,爱是拥抱文明告别陋习!告别陋习,从现在做起;拥抱文明,只争朝夕!文明是什么?文明是对同学的悉心帮扶,是在公车上对老弱病残的起身让座,是对迎面而来的老师道一声:“老师您好,老师,您辛苦了!”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是经济文化的继承着,也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
每一位学生都要本着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向陋习告别,从小事做起,同文明握手,从我做起。
陋习是毒药,染黑你鲜红的心脏;文明是仙草,使你重见光明;陋习是利剑,刺穿你脆弱的心灵;文明是强力胶,将你破碎的心灵粘合。
陋习可以使华丽的外表变得暗淡,文明可以使平凡的人生变得伟大!大教育家孔子说过:“不学礼无以立。
”同学们,让我们携手并肩,以心灵赢得心灵,以人格塑造人格,以行动改造行动,使自己成为真的种子,善的信使,爱的化身,美的极致。
让我们在此宣誓:告别陋习,拥抱文明!赵蕴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告别陋习,走向文明》。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素来是一个温文尔雅,落落大方,见义勇为,谦恭礼让的文明礼仪之邦。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无不遗憾的发现,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我国公民的文明素质却出现了一些问题。
有这样一则新闻:今年十月,在乌鲁木齐市南山旅游景区出现80多名韩国游客集体捡垃圾的场面,其中包括30多名儿童。
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在游览途中看到景区垃圾遍地,便自发地组织起来清理垃圾,短短20分钟,方圆近1公里的垃圾被清理得干干净净。
参加集体捡垃圾的韩国游客说:“野外应该是一片净土,但令人惊讶的是,这么漂亮的地方却有很多垃圾。
”作为一名中国人,作为一名泱泱大国几千年文明的传承者,我们在对外宾捡垃圾的行为表达敬意的同时,也更该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惭愧。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鲁迅先生常以揭露国人陋习为好,他揭开了中国传统的层层面纱,深刻批判了中国民众的劣根性。
而今天,我们确实需要大力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否则,国人在世人的眼中永远是一个缺乏素质的形象。
告别陋习,才能走向文明。
而在破除陋习的过程中,每一个人都不是旁观者。
那么,我们该如何告别陋习,走向文明呢?走向文明,首先要注重精神陶冶,培养高尚人格。
社会的全面进步不仅体现在物质的充足、技术的先进上,更需要陶冶完美的精神、高尚的人格。
促进全社会成员健康人格的构建,需要重建礼仪,让人们心灵相通,友好相处,在和谐的社会生活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心灵上的满足。
告别陋习,还要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孔子云“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文明礼仪时刻提醒我们周围还有别人的存在,我们的行为会相互影响,人与人之间应该建立一种现代化的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要想成为一名“讲文明,树新风”的时代青年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该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要求自己。
1要讲文明语言,做文明学生。
做到不讲粗话、脏话;遵守校规校纪,不旷课、不迟到早退。
2要保护校内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吐口香糖、不乱扔垃圾;爱护花草树木、公共设施,不在桌椅上乱涂乱画。
3要提高自身礼仪。
做到仪表整洁大方,在校期间不配戴首饰、不穿奇装异服;尊敬师长,见了老师主动问好;团结同学,互帮互助。
4要提倡文明生活方式。
做到不进网吧,文明上网,科学上网;不看不健康的书籍和录像;生活俭朴,不比吃穿,不浪费粮食。
在家尊敬长辈,孝敬父母,体谅父母工作辛苦,生活节俭。
只要我们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自我修炼,就一定能够成为文明公民。
记得中央电视台的一则公益广告吗?一个晨练的青年,一边跑步锻炼身体,一边帮孩子拿下了不小心扔到了树上的篮球,还把路边的垃圾扔到了垃圾箱,随后又帮助一位费力上坡的三轮车老人推车,早晨跑了一路,好事做了一路,快乐了别人也满意了自己。
同学们,让我们向这位青年学习,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礼仪基础上,注重自身文明礼仪的培养,让我们全校上下,携起手来,为把我校建设成为一流的现代化名校而不懈努力,让文明礼仪之花开满校园的每个角落!-------培养良好习惯,摒弃不良陋习,创建和谐校园,一切从我做起的倡议书兰溪五中学生会副主席郑菡滢菁菁校园,学子圣地,碧树芳草,一花一木,靠我们全体学子共同呵护,才有其春意常在;在这充满生机、充满希望的校园里,你忍心丢下手中的废纸,玷污它的一尘不染吗?你忍心大声喧哗,打破它的宁静和谐吗?你忍心做出一些不文明的行为,破坏它的美丽吗?可有一些同学,正以前所未有的决绝态度背叛着与他们有着血脉之亲的文化传统,他们不再进行深度思考和理性追问,不再有反思生活意义与考问灵魂的闲暇与平静。
而且,在我们的校园确实还存在这样的现象。
随意丢弃的零食袋、乱吐的口香糖、随意踩在墙上班驳的脚印和课桌上涂写的字迹时常可见,脱口而出的对骂和不堪入耳的脏话时有耳闻,这些不文明的现象正蚕食着我们丰富的校园文化,也正污染着我们纯洁的心灵。
为此,德育处、团委、学生会联合向全校同学发出“告别陋习,净化校园”的倡议:培养良好习惯,摒弃不良陋习,创建和谐校园,一切从我做起!我们学生应该成为人类大脑的精华,应该成为人们思想感情的宝库,成为时代良知和智慧的火焰,照亮愚昧和黑暗,驱散迷雾和困惑。
学校是我们的家,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就足以体现你对这个家的爱。
爱是弯一下腰捡起身边的一张废纸,是拿起抹布擦掉墙上的污迹,是涂掉课桌椅上乱涂乱画的印记,是拿起扫帚扫去操场上的灰尘,爱是对校园一草一木的珍惜。
当然,这仅仅是爱校如家的一部分,当我们走出学校,我们仿佛化身成一张张五中的“名片”,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全市展示着五中的风貌。
也许,你不经意间的一个不文明的举动,会使人们失去对五中的美好印象。
就让我们告别陋习,走向文明!争做文明是一种姿态,也是一种风度,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品格。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做一个不文明的终结者;从小事做起,做一个文明的守望者。
少扔一片纸,多创一份美;少一些粗话,多一点友善;少一些浪费,多一份美德。
以心灵赢得心灵,以人格塑造人格,以行动感召行动,使自己成为“真的种子,善的使者,美的旗帜,爱的化身。
”做到“人人知荣而为之,个个知耻而不为。
”让我们的校园绿化、美化、文化、俯拾皆是,树香、花香、书香扑面而来。
争做文明人,义不容辞!创建和谐校园,我们势在必得什么是陋习?辞典的解释是“不好的习惯”。
陋习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它看起来是小事,但产生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如果我们的校园里到处都是同学们乱扔的果皮纸屑、饮料瓶等垃圾,教室卫生用具胡乱摆放;上课时课堂纪律混乱,不听老师讲课,不举手发言,同学发言有错误,就嘲笑;同学之间不友好,课间追逐打闹;上下楼梯时,横冲直撞,见到老师也不礼让,甚至撞到老师身上;作业没有认真完成,错的作业不及时订正,还要老师去督促。
你们愿意这样的行为发生在自己身上吗?这样的同学你们喜欢吗?肯定不愿意、不喜欢。
这种现象的发生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改正自己的陋习而造成的。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校园?环境整洁;人与人之间和谐,学生尊敬老师,老师关心爱护学生;同学之间友好相处;都有着良好的卫生、学习习惯;文明的举止。
这样和谐美好的校园会让我们身心愉悦。
要想生活在文明的校园、文明的社会。
我们必须告别陋习。
首先我们要来找一找,我们身边有哪些陋习?我们可以自问:今天你乱扔垃圾了吗?看到垃圾你弯腰了吗?课堂上你乱讲话了吗?是否在倾听老师、同学的讲话?字是否写得工整呢?错的作业及时主动订正了吗?体育课上活动时间是否在校园里乱跑?课间你和同学打闹了吗?上下楼梯看到老师让老师先走了吗?捡到物品,及时交还给失主或老师了吗?学习用品是否爱惜?书包是否自己整理?放学后是否及时回家,不在校门口小摊贩处逗留?放学回家是否首先现看电视,父母督促才学习?早晨是自己起床的吗?答应父母、老师的事,都努力办到了吗?诸如此类的陋习还有很多。
同学们,我们要把自己的陋习找出来,记在本子上,督促自己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