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法写作要点分析

工法写作要点分析

工法写作要点分析目录第一章工法选题 (1)第一节工法性质 (1)一、工法先进性 (1)二、工法科学性 (1)三、工法实用性 (1)第二节工法类型 (2)一、按创新程度划分 (2)二、按技术体系程度划分 (2)三、按开发组织划分 (2)第三节工法构思 (2)第二章工法编写 (3)第一节分部编写 (3)一、前言 (3)二、工法特点 (3)三、适用范围 (4)四、工艺原理 (4)五、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4)六、材料与设备 (4)七、质量控制 (5)八、安全措施 (5)九、环保措施 (5)十、效益分析 (5)十一、应用实例 (6)第二节拟定题目 (6)第三节修改定稿 (7)一、工法结构 (7)二、工法内容 (7)三、工法形式 (7)第一章工法选题第一节工法性质什么是工法?工法具备哪些性质?工法是以工程为对象,工艺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原理,把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结合起来,经过一定的工程实践形成的综合配套的施工方法。

工法三性:工法必须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

工法是在保证环境、职业健康和安全的前提下,达到提高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成本的目的。

一、工法先进性1、工法先进性的体现:原理先进、构成先进、效果先进2、工法先进性的判断:1)科技成果鉴定等级、科技获奖等级2)专利3)遇到的自然情况特殊(如材料特殊、配比不同或使用环境特殊)4)热点讨论问题(如防水问题、软土地基处理)5)技术密集程度或技术复杂程度高(如高铁)3、工法先进性的证明材料:1)科技成果鉴定证书2)或科技成果奖项的文件及证书3)詹天佑、鲁班奖4)专利授权书5)企业、行业标准二、工法科学性通过省(部)级或国家级科技查新部门提供的查新报告确定。

三、工法实用性1、以经济效益最好为前提,注重推广性,达到一定环保效益、节能效益。

2、判断工法实用性的条件:1)经济效益最好2)能够推广3)可以向深度、广度开发4)能够节约资源、综合利用资源,产生多方面效果3、工法实用性证明材料:1)工程效益证明: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盖章2)经济效益证明:本单位财务部门盖章3)社会效益证明:建设单位提供4)环保效益证明:当地环保部门提供第二节工法类型由于工法涉及到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政策法规、工程管理、环境保护等复杂因素的创新活动,为了便于工法开发、工法选题及工法编写,应了解工法类型。

一、按创新程度划分1、全新型工法:从技术原理到技术构成都先进的工法。

2、改进型工法:对现有现有工法,推广应用中发现的缺点,进行局部改进,形成的工法。

3、应用型工法:对“四新”成果消化、吸收、改造。

二、按技术体系程度划分1、体系性工法:工法的技术构成了完整的功能保障体系,必须是软硬技术全面。

2、密集型工法:由若干先进技术构成,但技术间不一定构成体系性结构,可能是其中的某一部分。

3、要素型工法:只有某一项关键技术的工法,一般以硬技术为多(材料、设备应用)。

例: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中轴路铺装工程(自制龙门吊将19990*990*250的石材吊装就位)三、按开发组织划分1、联合开发型工法:科研施工联合开发、设计施工联合开发、企业之间联合开发等。

2、独立开发型工法:指企业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开发。

工法能够保证工程质量;工法能够降低工程成本;工法能够传承;工法能够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工法是企业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节工法构思工法构思:从大量现行材料中综合提炼关键技术的过程,分5个步骤:第一步:确定工法类型,列出侧重点和主线。

第二步:构建关键技术结构。

有主由次的把工艺流程图拉出来(总体流程图、派生流程图)。

第三步:围绕关键技术和工程要求构思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环保措施、效益分析。

这些内容要服从于关键技术要求,可参考施组和施工方案。

第四步:提炼工法特点和适用范围(要体现工法三性)。

第五步:列出工法编写提纲。

第二章工法编写第一节分部编写工法内容11项:(1)前言;(2)工法特点;(3)适用范围;(4)工艺原理;(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6)材料与设备;(7)质量控制;(8)安全措施;(9)环保措施;(10)效益分析;(11)应用实例。

每项内容有自己的编写要求和编写技巧。

一、前言前言就是对工法形成过程和意义的高度概况。

通过前言使读者对该工法有一定概念,引起读者注意,并想看下去,同时要说明工法是由本单位开发的,还要体现工法的“三性”,强调工法的意义和作用。

工法前言的编写要求和技巧:1、扩展工法题目,字数比摘要短(控制在50字以内)。

2、简述工法形成过程。

3、简述获奖、专利、关键技术评审(鉴定)及应用情况。

4、简述工法意义。

二、工法特点工法特点是工法内在特征。

应把最大、最重要的特点排在前面;文字宜短不宜长,不加论述;尽量用数据表示。

工法特点的编写要求及技巧:应从以下5方面写1、在技术功能、效果方面的特征。

2、在施工过程中表现的特点和长处。

3、工艺、质量、造价、用工等技术经济优越性。

4、技术或管理长处。

5、发展前景。

三、适用范围适用范围是推广程度的体现。

最宜采用本工法的工程对象或工程部位;用本工法时对施工季节、环境及条件的要求。

工法适用范围应从以下两方面写:1、最宜采用本工法的工程对象或工程部位。

2、用本工法时对施工季节、环境及条件要求(即使适用于所有季节,也应写清楚)。

四、工艺原理工艺原理是工法的理论基础。

阐述工法工艺核心部分(关键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并着重说明关键技术的理论基础。

从工艺原理开始,进入了工法主体部分的编制。

工艺原理有多种情况:唯一原理、多种原理、定性原理、设计原理。

编写工艺原理时应注意原理定性说明;为便于理解,可画原理图,计算模型,列出计算公式;多原理时应将原理一个一个分别阐述。

五、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是工法的重要内容。

应按照工艺发生的顺序或者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编制工艺流程,工艺流程须采用流程图来描述,工艺流程图中重点讲清基本工艺过程,讲清工序间的衔接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关键所在,对于构件、材料或机具使用上的差异而引起的流程变化,应当有所交代。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应从以下四方面写:1、施工方法2、施工过程3、工艺流程图4、关键工序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要点六、材料与设备材料与设备部分包括主要材料与设备型号、技术性能、主要用途、选用的理由、数量;说明主要设备的使用方法;对新型材料还应提供相应的检验检测方法。

材料与设备应从以下四方面写:1、本工法必须的材料与设备的文字说明,原理图或示意图。

文字说明包括设备型号、技术性能、主要用途、选用理由和数量。

2、自主研制的专用设备或机具,应说明设计原理并附必要图表。

3、主要检测设备文字说明。

4、说明主要设备的使用方法。

七、质量控制说明工法必须遵照执行的国家、地方(行业)标准、规范名称和检验方法,指出工法在现行标准、规范中未规定的质量要求,列出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质量要求,以及达到工程质量目标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方法。

质量控制应从以下三方面写:1、执行的标准或规范。

2、说明本工法容易出现质量故障的部位及关键点、控制手段和方法,必要时说明质量数据采集及处理办法。

3、进场、施工过程、竣工等项目实施全过程的质量检查与检验,分别说明检验方法、手段及检验时间。

八、安全措施1、安全管理措施要说明必须遵守执行的安全法规,以及关键部位的注意事项和出现问题的现场应急处理方法。

2、安全技术措施主要是保障措施和防误技术。

本单位设计的保障措施、防误技术,要说明设计原则。

一是对施工队伍,二是现场标准化管理。

九、环保措施工法实施过程中,遵照执行的国家和地方(行业)有关环境保护法规中所要求的环保指标,以及必要的环保检测、环保措施和在文明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环保措施应从以下两方面写:1、从进场到竣工施工全过程,减低或消除污染的环保措施。

2、使用本工法应达到的环保要求。

3、相应环保检测手段。

十、效益分析(一)、经济效益1、方法:采用比较法编写经济效益2、在选取比较对象时应注意:1)比较对象的功能、质量标准与本工法一致。

2)工艺类型相近,不能用机械化工艺与手工工艺比较。

3)外延要一致,既不能以大比小,也不能以小比大。

3、比较内容包括:工艺方案或流程;施工概(预)算;用工方案。

(二)社会效益编写社会效益时一般写的是社会价值或使用价值,而真正的社会效益计算应由权威部门确定计算模式和额度。

社会效益体现在提前完工;突破某工程领域;填补施工领域的空白(通过查新才能如此说)。

(三)节能效益在节水、节电、节能、节地及环保方面对节能功能和效果进行说明。

(四)环境效益包括消除污染、改善环境、提高环境质量、自净能力四方面。

编写环境效益降低或消除污染的程度,达到国标的情况,长远、间接的环境效益(不能把环保措施写进来)。

十一、应用实例1、说明应用实例的工程概况。

2、说明实例的应用效果,从技术分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存在问题(改进方向)等方面详细阐述,其中技术分析是重点。

第二节拟定题目题目是工法内容的高度概括。

工法题目要具有吸引性和概括性。

1、做到准确,能够反映工法的范围和先进性;2、鲜明,概念清楚;3、简洁,简短清晰;4、质朴,用词正确,实事求是,不夸张;5、完整。

工法题目结构由“工法对象”、“工法工艺”、“工法功能”、“工法类别”四方面构成,其中“工法工艺”、“工法功能”至少有一个,“工法对象”、“工法类别”必须有。

例如:1、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软土地基施工工法工艺功能工程对象类型2、烟囱定向倾倒控制爆破工法对象功能工艺类型第三节修改定稿一、工法结构1、结构要完整(编写指南要求的11部分要齐全,不能少)。

2、每部分内容编写要素要齐全。

3、结构要关联1)要有核心2)要有层次(有主、有次)二、工法内容1、优化题目2、审查11部分内容:工法工艺要完整,工法有保持“三性”,工法重点要突出,工艺原理和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3、核对数据4、验证结论(给出的结论必须是正确的)5、技术诀窍要注意保密(在申请工法前要申请专利)三、工法形式1、术语表达准确(是管理的用管理术语,是技术的用技术术语)2、理顺序号(章、节、条、款、目)、符号、完善图表(图表编号随章节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