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强度质量控制与评定
三、混凝土的变形及破坏过程
三、混凝土的变形及破坏过程
四、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1.立方体抗压强度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指其标准试件在压力 作用下直到破坏时单位面积所能承受的最大 压力。混凝土结构构件常以抗压强度为主要 设计依据。 根据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 法》 (GB/T50081-2002)制作 150mm×150mm×150mm的标准立方体试 件,在标准条件(温度20°C±2℃,相对湿度 95%以上)下,
五、影响强度的因素
1.水泥强度等级和水灰比是决定混凝土强度最 主要的因素。也是决定性因素。 水泥是混凝土中的活性组成,在水灰比不变时, 水泥强度等级愈高,则硬化水泥石的强度愈大, 对骨料的胶结力就愈强,配制成的混凝土强度也 就愈高。在水泥强度等级相同的条件下,混凝土 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水灰比。因从理论上讲,水泥 水化时所需的结合水,一般只占水泥质量的23% 左右,但在拌制混凝土拌合物时,为了获得施工 所要求的流动性,常需多加一些水,如常用的塑 性混凝土,其水灰比均在0.4~0.8之间。
五、影响强度的因素
3.养护温度及湿度的影响
图4一10养护温度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五、影响强度的因素
3.养护温度及湿度的影响 因为水是水泥水化反应的必要条件,只有周围环 境湿度适当,水泥水化反应才能顺利进行,使混 凝土强度得到充分发展。如果湿度不够,水泥水 化反应不能正常进行,甚至停止水化,会严重降 低混凝土强度 图4—11为潮湿养护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水泥 水化不充分,水化作用未完成,还会使混凝土结 构疏松,形成干缩裂缝,增大渗水性,从而影响 混凝土的耐久性。
四、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符号C与立方体抗压强度 标准值(以MPa计)表示,共划分成C7.5、C10、 C15、C20、C25、C30、C35、C40、C45、 C50、C55、C60、C65、C70、C75及C80共 16个强度等级。例如,C40表示混凝土立方 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f cu,k =40MPa。
一、混凝土强度试件的留置规定
2、每工作班(8h)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 凝土不足100盘和100m3时,其取样次数不得少 于一次; 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立方米时,同 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立方米取样不得少于一 次; 4、同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 不得少于一次; 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 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五、影响强度的因素
3.养护温度及湿度的影响
图4一11混凝土强度与保湿养护时间的关系
五、影响强度的因素
3.养护温度及湿度的影响 为此,施工规范规定,在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必 须保证足够的湿度,应在12h内进行覆盖,以防 止水分蒸发。在夏季施工的混凝土,要特别注意 浇水保湿。使用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和矿渣水 泥时,浇水保湿应不少于7d;使用火山灰水泥和 粉煤灰水泥或在施工中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混凝 土有抗渗要求时,保湿养护应不少于14d。
五、影响强度的因素
1.水泥强度等级和水灰比是决定混凝土强度最 主要的因素。也是决定性因素。 当混凝土硬化后,多余的水分就残留在混凝土中 或蒸发后形成气孔或通道,大大减小了混凝土抵 抗荷载的有效断面,而且可能在孔隙周围引起应 力集中。因此,在水泥强度等级相同的情况下, 水灰比愈小,水泥石的强度愈高,与骨料粘结力 愈大,混凝土强度也愈高。但是,如果水灰比过 小,拌合物过于干稠,在一定的施工振捣条件下, 混凝土不能被振捣密实,出现较多的蜂窝、孔洞, 将导致混凝土强度严重下降。参见图4—9。
五、影响强度的因素
在无法取得水泥实际强度数据时,可用式
代入,其中 c 为水泥强度值的富余 系数,根据各地区统计资料取得; 种等因素有关,其数值通过试验求得,若 无试验资料,则可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 设计规程》 (JGJ/T 55—2000)提供的 a b 系数取用: 碎石 a =0.46, b =0.07; 卵石 a =0.48, b =0.33。
五、影响强度的因素
图4—9混凝土强度与水灰比的关系 a)强度与水灰比的关系 b)强度与灰水比的关系
五、影响强度的因素
根据工程实践的经验资料统计,可建立如下的 混凝土强度与水灰比、水泥强度等因素之间 的线性经验公式:
f cu a f ce (c / w b )
式中 f cu -混凝土28d龄期的抗压强度(MPa); c -1 m 3 混凝土中水泥用量(kg); w -1 m 3 混凝土中水的用量(kg); f ce - 水泥的实际强度(MPa),水泥厂为保 证水泥出厂强度,所生产水泥的实际强度要 高于其强度的标准值 fce,k ,
一、混凝土强度试件的留置规定
4、当试件达到等效养护龄期时,方可对同 条件养护试件进行强度试验。所谓等效养护龄期, 就是逐日累计养护温度达到600℃.d,且龄期宜 取14d~60d。一般情况,温度取当天的平均温度。
一、混凝土强度试件的留置规定
(三)预拌(商品)混凝土 预拌(商品)混凝土,除应在预拌混凝土厂 内按规定留置试块外,混凝土运到施工现场后, 还应根据《预拌混凝土》(GB/T14902-2003) 规定取样。 1、用于交货检验的混凝土试样应在交货地 点采取。每100立方米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 不少于一次;一个工作班拌制的相同配合比的混 凝土不足100立方米时,取样也不得少于一次; 当在一个分项工程中连续供应相同配合比的混凝 土量大于1000立方米时,其交货检验的试样为每 200立方米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四、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2.强度等级 为了正确进行结构设计和控制工程质量,根 据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 f cu,k 表 示),将混凝土划分不同的强度等级。混凝土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系指按标准方法制 作和养护的立方体试件,在28d龄期,用标 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 个值,强度低于该值的百分率不超过5%(即 具有强度保证率为95%的立方体抗压强度)。
f ce f ce,k
a b - 回归系数,与骨料品种及水泥品
五、影响强度的因素
以上的经验公式,一般只适用于流动性混凝土及 低流动性混凝土,对于干硬性混凝土则不适用, 利用混凝土强度公式,可根据所用的水泥强度和 水灰比来估计所配制混凝土的强度,也可根据水 泥强度和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来计算应采用的 水灰比。
五、影响强度的因素
3.养护温度及湿度的影响 混凝土强度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其发展的程度 和速度取决于水泥的水化状况,而温度和湿度是 影响水泥水化速度和程度的重要因素。因此,混 凝土成型后,必须在一定时间内保持适当的温度 和足够的湿度,以使水泥充分水化,这就是混凝 土的养护。养护温度高,水泥水化速度加快,混 凝土的强度发展也快;反之,在低温下混凝土强 度发展迟缓,如图4—10所示。
一、混凝土强度试件的留置规定
(二)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的规定,结构实体检验用用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 置方式和取样数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1、对涉及混凝土结构安全的重要部位应进 行结构实体检验,其内容包括混凝土强度、钢筋 保护层厚度及工程合同约定的项目等。 2、同条件养护试件应由各方在混凝土浇筑 入模处见证取样。 3、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 不宜少于10组,留置数量不应少于3组。
五、影响强度的因素
3.养护温度及湿度的影响 当温度降至冰点以下时,则由于混凝土中的水分 大部分结冰,不但水泥停止水化,强度停止发展, 而且由于混凝土孔隙中的水结冰,产生体积膨胀 (约9%),而对孔壁产生相当大的压应力(可达 100MPa),从而使硬化中的混凝土结构遭到破坏, 导致混凝土已获得的强度受到损失。 同时,混凝土早期强度低,更容易冻坏。
四、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养护到28d龄期,所测得的抗压强度值为混凝土 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简称立方体抗压强度),以 f cu 表示采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定其强度是为了使混凝 土的质量有对比性,它是结构设计、混凝土配合 比设计和质量评定的重要数据。 在实际的混凝土工程中,其养护条件(温度、湿 度)不可能与标准养护条件一样,为了能说明工 程中混凝土实际达到的强度,往往把混凝土试件 放在与工程实际相同的条件下养护,再按所需的 龄期测得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值,作为工地混凝 土质量控制的依据。
五、影响强度的因素
4.龄期 龄期是指混凝土在正常养护条件下所经历的时间。 在正常养护的条件下,混凝土的强度将随龄期的 增长而不断发展,最初7~14d内强度发展较快, 以后逐渐缓慢,28d达到设计强度。28d后强度仍 在发展,。其增长过程可延续数十年之久,混凝 土强度与龄期的关系从图4—11也可看出。 普通水泥制成的混凝土,在标准养护条件下,混 凝土强度的发展,大致与其龄期的常用对数成正 比关系(龄期不少于3d)
一、混凝土强度试件的留置规定
2、用于出厂检验的混凝土试样应在搅拌地 点采取,按每100盘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 得少于一次;每一工作班组相同的配合比的混凝 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亦不得少于一次。 3、对于预拌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每车应 目测检查;混凝土坍落度检验的试样,每100立 方米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检验不得少于一次; 当一个工作班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立方 米时,也不得少于一次。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及统计评定
301478703Βιβλιοθήκη 几个问题
1、贵机构对混凝土试件合格与否的判定方法? 为什么这么判定? 2、我省建筑工程要求混凝土强度标养及同条件 试件的留置方法? 3、养护室养护的混凝土试件,表面有水,在进 行强度试验时,是否需要先擦干,再试验?不擦 干,有何影响?为什么? 4、试验过程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到混凝土强度, 分别都有怎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