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危险化学品技术说明书

危险化学品技术说明书

危险化学品技术说
明书
危险化学品技术说明书
目的
对化学危险品进行管理,确保化学危险品在储存、使用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

2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的名称、健康危害、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应急处理、操作处理与储存、储存注意事项。

3 职责
3.1 采购部负责危险化学品的采购、运输。

3.2仓储部负责危险化学品的管理、收发、日常检查。

3.3车间、质检部负责危险化学品的使用管理。

3.4安全技术部负责危险化学品的监督、检查。

4 内容和要求
1盐酸
1.1中文名称:盐酸
1.1.1危险性类别:无机腐蚀品
1.1.2危险性综述:本品具有强腐蚀性,有刺激气味,接触可致化学性灼伤,对水体、空气和土壤均可造成污染。

1.1.3侵入途径:误食、吸入、皮肤接触
1.1.4毒性与防护:吸入后出现呛咳、流泪、胸闷、呼吸加快。

发现后应立即脱离现场,除去被污染的衣物,注意保持呼吸道畅
通。

1.1.5盐酸应贮存在密封的容器中,容器周围应通风、干燥,不能与其它强碱类(如氢氧化钠)、硫化物、磷化物、氰化物、已酯化合物、氟化物、硅化物、碳化物、氧化剂(如过氧化合物)共贮混运,工作时应配戴手套、工作服和工作鞋,合适的材料是天然橡胶。

1.1.6急救措施
1.1.7吸入中毒:立即脱离现场,除去被污染的衣物,注意保持呼吸道畅通,必要时给氧。

1.1.8误服中毒:严禁洗胃,也不可催吐,以免加重损伤或引起胃穿孔,可用
2.5%氧化酶溶液、牛奶、豆浆、蛋清、花生油等口服。

皮肤和眼的处理:脱去污染衣物,立即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灼伤处用5%碳酸氢钠溶液洗涤而后以2%碳酸氢钠或生理盐水冲洗。

创面较大时,须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1.1.9消防措施及泄漏的处理
本品不燃烧,用喷水来冷却容器有助于防止爆炸、爆裂和减少蒸气。

本品具有强腐蚀性,一旦泄漏尽快地切断泄漏源,使用合适的盐酸吸着物来抑制溢汇,用苏打粉或石灰中和残余物质,处理废料可在指定地点深埋、遵守环境保护法规。

2硫酸
2.1中文名称:硫酸
2.1.1.危险性概述:有强腐蚀性和强氧化性、有吸湿性、易潮解,遇水爆溅、遇氢发泡剂会引起燃烧,遇氰化物会产生剧毒气体、遇易燃物、有机物会引起爆炸。

2.1.2侵入途径:吸入、误食、皮肤接触
2.1.3毒性与防护:吸入后出现呛咳、流泪、胸闷、呼吸加快,发现后立即脱离现场,除去被污染的衣服,注意保持呼吸道畅通。

2.1.4急救措施
2.1.5皮肤接触:用大量清水冲洗,然后送医院诊冶。

2.1.6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滑水或生理盐水清洗、就医。

2.1.7吸入: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2.1.8食入:服入牛奶或蛋清,立即就医。

2.1.9泄漏应急处理:防止进入水源、农田等,加石灰粉、磷
矿粉等弱碱中和,注意不要用强碱中和,以免发生剧烈反应,产生爆炸,并迅速离开污染区,人员移至上风头,周围设警告标志,同时及时上报车间或应急指挥部。

本品具强腐蚀性,一旦泄漏尽快切断泄漏源。

3 甲醇
3.1化学品名称:甲醇
3.1.1健康危害: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选择作用,引起病变;可致代射性酸中毒。

急性中毒:短时大量吸入出现轻度眼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口服有胃肠道刺激症状);经一段时间潜伏期后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眩晕、酒醉感、意识朦胧、谵妄,甚至昏迷。

视神经及视网膜病变,可有视物模糊、复视等,重者失明。

代谢性酸中毒时出现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呼吸加速等。

慢性影响: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粘膜刺激,视力减退等。

皮肤出现脱脂、皮炎等。

3.1.2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3.1.3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3.1.4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3.1.5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用清水或1%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

就医。

3.1.6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1.7灭火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