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连续犯、结合犯、惯犯、牵连犯、连续犯、吸收犯比较
连续犯、结合犯、惯犯、牵连犯、连续犯、吸收犯比较
数罪
一罪
按一罪从重处罚
5. 连续犯
数罪
一罪
按一罪从重处罚
4. 数个犯罪行为必须触犯同一罪名。 1. 实施数个均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危害行为 2. 基于其内在的独立性与非独立性的对立统一特性,彼此形成一种吸收 关系。 吸收关系表现为三种形式: 1. 重行为吸收轻行为 6. 吸收犯 2. 主行为吸收从行为 3. 实行行为吸收非实行行为(包括预备行为,帮助行为,教唆行 为) 3. 数个犯罪行为必须侵犯同一或相同的直接客体。并指向同一的犯罪对 象。 4. 一个犯意,一个具体的犯罪目的。 数罪 一罪 按吸收之罪处断, 不实行数罪并罚。
特征 1. 基于一个犯罪故意,实施一个危害行为 2. 持续侵犯同一客体或相同客体 1. 继续犯 3. 犯罪行为及引发的不法状态同时处于持续过程中 4. 犯罪行为必须持续一定时间或以一定时间的持续性 1. 被结合之罪:数罪:刑法明文规定,有独立构成要件,性质各异 2. 新罪:含与原罪相对应,彼此相对独立数个犯罪构成要件,数个原罪 构成要件依刑法规定,被融合为一个统一的独立于数个原罪的构成要素。 3. 数原罪基于一定客观联系,基于,刑法明文规定结合为一个新罪。 4. 数个性质各异足以单独构成犯罪的危害行为,触犯由原罪结合成的新 罪。 1. 反复多次侵犯同一或相同直接客体的犯罪形态。 2. 主观上具有特定心理倾向和目的产生反复多次实施同一犯罪的同一故 意。 3. 惯犯 3. 教长时间反复多次实施同次实施同种犯罪行为。 4. 必须是刑法明文规定以一罪论处的犯罪形态。 5. 构成惯犯,必须以现行行为已经构成犯罪为前提。 1. 基于一个最终犯罪目的。 2. 有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危害行为 3. 数个危害社会行为之间有牵连关系 牵连的形式表现为三种: 4. 牵连犯 1. 目的行为与方法行为的牵连 2. 目的行为与结果行为的牵连 3. 复杂牵连犯在三个以上的犯罪行为中分别具有手段行为和目的行 为、原因行为和结果行为的牵连关系。 4. 牵连犯的数个行为必须触犯不同罪名 1. 必须基于连续意图支配下的数个同一犯罪故意。 2. 实施数个足以单独构成犯罪的危害行为。 5. 连续犯 3. 数个犯罪之间必须具有连续性。
实质
法定
分则规定 的法定刑处罚,继 续时间长短是量刑 的重要情节。
2. 结合犯
数罪
一罪
按照刑法分则条文 对结合犯规定相对 教重的法定刑以一 罪处罚,不数罪并 罚。
数罪
一罪
按一罪及民法规定 的相应的量刑幅度 予以论处。
数罪
一罪
应按法定刑最重的 罪从重处罚,而不 实行数罪并罚。但 在我国刑法中,也 有对牵连犯实行并 罚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