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复习课 教案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复习课 教案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功的概念,能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
2、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并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
3、会判断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提高功、功率相关公式计算运用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知识竞答,培养动机、兴趣、情感、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增强学习自信心;
2、经过小组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训练解题方法、技巧,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3、结合身边实例,通过习题练习、交流、反思突显知识和技能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现象;
2、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1、理解功、功率之间的区别;
2、区分“物体能够做功”和“物体正在做功”;
3、通过实例,探究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4、会利用功和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
1、对“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理解;
2、联系实际,培养探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功
1、含义: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3、不做功的三种情况:(《同》P63导学1-2)
4、公式 W=Fs=Pt
5、公式应用注意:
1)分清那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
2)公式中的S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且与力对应。

3)功的单位“焦”(1牛。

米=1焦)
6、常见的功:克服重力做功:W=Fs
二、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四点说明
三、功率
1、公式:P=W/t
2、单位:瓦特(符号:W)千瓦(符号:KW)
换算
3、物理意义:
4、机械中的功率
四、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1、各种能量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
2、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规律
五、课堂练习
六、布置作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