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题班级 学号 姓名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如图1所示,用水平力F 拉着重为100N 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向左匀速移动了5m ,物体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20N ,则( )A.重力做的功是500JB.拉力大小为100NC.拉力大小为120ND.拉力做的功为100J2.关于力、距离、功与功率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力越大,功率越大B .距离越长,功率越大C .做功越多,功率越大D .做功越快,功率越大3、以下事例中,重力做功的是( )A.冰球在水平的冰面上滚动B.皮划艇在平静水面快速滑行C.跳水运动员下落D.举重运动员把杠铃举起停在空中静止不动4、当两台机器正常工作时,功率大的机器一定比功率小的机器 ( )A 做功多B 做功少C 做功快D 做功慢5、在以下过程中,重力做功越来越快的是( )A .足球在水平场地上滚动B .杠铃被举起后静止不动C .跳水运动员在空中下落D .滑翔伞在空中匀速下降6、刘明乘电梯上楼,在电梯匀速上升的过程中,刘明的( )A .动能不断增大 B.重力势能不断增大C.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D.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7、图2中是一个两面光滑的斜面,AC 大于BC ,同一个物体分别在AC 和BC 斜面受拉力匀速运动到C 点,所需拉力分别为F A 、F B ,所做功分别为W A 、W B ,则:( )A .F A =FB ,W A =W B B .F A <F B ,W A =W BC .F A <F B ,W A <W BD .F A >F B ,W A >W B8、甲乙两种机械所做的功W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如图3所示,则从图象可以判断( )A .甲比乙做功多B .甲比乙做功少C .甲比乙做功快D .甲比乙做功慢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1分) 1、物体在大小为10N 的水平拉力的作用下,5s 内沿着水平地面前进了2m ,则拉力所做的功是 J ,功率为 W ;若物体重为50N ,则重力对物体做的功为 J .2.一架我国自行研制的歼-8Ⅱ战斗机的质量为1.5×103kg ,发动机用8×104N 的推力使飞机在10s 内前进5000m ,则飞机受到的重力为___________N,这段时间内飞机的平均速度为图 2 图3_______m/s,推力的功率为___________W。
(g取10N/kg)3、班级里组织登楼比赛活动,比一比谁登楼的功率最大.为此,在活动中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滑雪运动员脚踩滑雪板从高处滑下,在此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__________,重力势能_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炎热的夏天,一辆洒水车在平直的马路上匀速行驶。
在工作的过程中,洒水车的动能________,重力势能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6、如图4所示的游戏中,球被传出主要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中间同学在向上跃起的过程中,其质量、重力势能(均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7、在体育考试中,小明投出的实心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5所示。
若实心球重20N,从最高点到落地点的过程中,球下降的高度为2.7m,用时约0.75s。
则球下降过程中重力做功为J,功率为W。
8、在震后救援过程中,人力显得无能为力,人们动用大型掘土机,如图6所示这种掘土机有两条履带,目的是,履带上的许许多多凸起的棱,目的是,在挖土过程中,它运行的速度很慢,目的是.9、甲、乙两位同学分别把同样重的木头从一楼搬到二楼,甲用的时间比乙用的时间长,两人对木头做功的大小关系是W甲 W乙(选填“>”,“<”或“=”),对木头做功快的同学是同学.10、汽车上坡时,司机采取换挡的方法,使汽车的速度,牵引力.11、京沪高铁即将开通.若某高铁列车以30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0.5小时内通过的路程为千米:在此过程中,该列车的动能(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列车是的(选填“运动”或“静止”)12、北京奥运比赛游泳池,水深3m,池底面积为1250m2,池底受到水的压强是 Pa,体重为700N的运动员在比赛中受到水的平均推力是200N,在6秒内游动了12m,则运动员做的功是 J,功率是 W.(g取10N/㎏)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15分)1、如图所示是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请补全下面实验过程:(1)在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时,应使小球的质量(选填“相同”或“不同”),到达斜面底端时的相同;(2)如图1、2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与质量为2m的大球,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大球将木块推出的距离较远,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当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图1中木块被推动时所受摩擦力大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图2中木块被推动时所受摩擦力大小;(3)在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时,应将图与图比较,其中图中木块被推动的距离较远.2、为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利用带有四个铁钉的小方桌、沙箱及质量不同的重物(圆柱体铁块及方形木块)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1)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来判断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
(2)要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高度的关系应选择图__________和图_____________进行分析比较。
实验中被控制的物理量是。
得出的实验结论是:质量相等时,物体越高,重力势能越。
(3)图2和图3探究的问题是。
(2分)四、计算题(第1题6分,第2题9分,共15分)1、小王站在高3m、长6m的斜面上,将重200N的木箱沿斜面匀速从底端拉上顶端,拉力大小恒为120N,所花时间是10s。
求:(1)木箱A沿斜面方向的运动速度。
(2)小王对木箱做功的功率。
2、小军同学喜欢运动,在一次参加爬杆比赛中,质量为45kg的小军10s内爬到8m高的杆顶,取得较好的成绩(g=10N/kg,杆竖直立在水平地面上)求(1)小军爬杆的速度是多少?(2)小军爬杆过程中,做了多少功?功率是多大?五、综合能力题(15分)1、自行车是人们常见的“绿色”交通工具,“五一”假期小华随小飞一同骑自行车去郊游,中途休息时,小飞问小华:(4分)(1)当看到小汽车超越你骑着的自行车向东行驶时,如果以小汽车为参照物,那么,你是向(选填“东”或“西”)方行驶.(2)自行车沿着斜面从坡顶向坡底运动的过程中,为了减小车速,你会紧捏车闸,这是通过的方式增大钢圈的摩擦.(3)当自行车从坡顶沿斜面自由下滑时速度越来越大,从能量转化上看是能转化为动能和内能.(4)车架用钢铁制作,是利用了钢铁(选填“硬度”、“弹性”、“导热性”、“密度”)较大.2、电动自行车已成为大众化的一种交通工具,在使用时人们经常遇到的问题是:一次充满电后行驶不能达到说明书的里程数.为探明原因,小明用家里的电动自行车进行了测试.他骑车在平直的路面上由静止开始运动,获得如图所示的速度和牵引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1)由图可知电动自行车的运动特点是:先速后速。
7~12s它受到的摩擦力是N.电动自行车匀速行驶100m克服摩擦力做功是J.(4分)(2)小明又在不同负重情况下沿同一路面进行了测试,得到了一次充满电的最大行驶里程如下表,由此可以看出负重与最大行驶里程关系是.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3分)负重(kg)60 80 100 120 140一次充满电连续行驶最大里程(km)20 16.7 14.3 12.5 11.1(3)测试过程中,小明还发现随着刹车、启动的次数增加,其能量在变化,通过分析可知()(2分)A.电能利用效率增大,量程增大B.电能利用效率降低,量程增大C.电能利用效率增大,里程减小D.电能利用效率降低,里程减小(4)除了以上的两个原因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电动自行车充满电后的最大行驶里程.(写出一条)(2分)六、选做题如图甲所示是使用汽车打捞水下重物的示意图.汽车通过定滑轮牵引水下一个圆柱形重物,在整个打捞过程中,汽车以恒定的速度v=0.2m/s向右运动.如图乙所示是此过程中汽车拉动重物的功率P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设t=0时汽车开始提升重物,忽略水的阻力和滑轮的摩擦,(g取10N/kg),则圆柱形重物的密度是多少?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8 DDCCCBBC二、填空题1、20 4 02、1.5×104 500 4×1073、体重 楼高 登楼时间4、增大 减小5、减小 减小6、运动状态 不变 增大7、54 728、减小压强 增大摩擦 增大动力9、= 乙 10、减小 增大 11、150 不变 运动 12、3×104 2400 400三、实验探究题1、(1)不同 速度 (2)动能越大 等于 (3)1 3 12、(1)铁钉陷入沙子深度 (2)1 2 质量 高度 (3)高度相同时,物体质量与重力势能的关系。
四、计算题1、解:6s m = 120F N = 10t s =(1)60.6/10s m v m s t s=== (2)1200.6/72P Fv N m s W ==⨯=2、解:45m kg = 10t s = 8h m = 10/g N k g =(1)80.8/10h m v m s t s=== (2)4510/450G mg kg N kg N ==⨯=45083600360036010W Fs Gh N m J W J P W t s ===⨯====五、综合能力题1、(1)西 (2)增大压力 (3)重力势 (4)硬度2、(1)加 匀 35 3500 (2)负重越大,行驶里程越小 负重越大,则压力越大,摩擦越大。
(3)D (4)路面粗糙程度六、选做题解:由图乙可知:1700P W = 2800P W =0.2/v m s = 由功率公式P=Fv 变形可得:170035000.2/P W F N v m s=== 280040000.2/P W G N v m s=== 40003500500F G F N N N -=-=浮=3335000.05110/10/F N V V m g kg m N kg ρ====⨯⨯浮排水 400040010/G N m kg g N kg=== 333400810/0.05m kg kg m V m 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