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同步传输与异步传输的区别

同步传输与异步传输的区别

同步传输与异步传输的区别
数据块与数据块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固定的,必须严格地规定它们的时
列,标记一个数据块的开始和结束,一般还要附加一个校验序列,以
同步传输的特点:同步传输的比特分组要大得多。

它不是独立地
异步传输是数据传输的一种方式。

由于数据一般是一位接一位串行传输的,例如在传送一串字符信息时,每个字符代码由7位二进制位组成。

但在一串二进制位中,每个7位又从哪一个二进制位开始算起呢?异步传输时,在传送每个数据字符之前,先发送一个叫做开始位的二进制位。

当接收端收到这一信号时,就知道相继送来7位二进制位是一个字符数据。

在这以后,接着再给出1位或2位二进制位,称做结束位。

接收端收到结束位后,表示一个数据字符传送结束。

这样,在异步传输时,每个字符是分别同步的,即字符中的每个二进制位是同步的,但字符与字符之间的间隙长度是不固定的。

异步传输的特点:将比特分成小组进行传送,小组可以是8位的
从不知道它们会在什么时候到达。

一个常见的例子是计算机键盘与主
异步传输,英文名AsynchronousTransfer Mode,ATM,是实现B-ISDN的一项技术基础,是建立在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基础上的快速分组交换技术。

ATM的主要特点是面向连接;采用小的、固定长度的单元(53字节);取消链路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等,这些措施提高了传输效率。

ATM 的突出优点是可以为每个虚连接提供相应的服务质量(QOS),可以有效地支持视、音频多媒体传输,包括语音、视频和数据等;另外,ATM可以实现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平滑无缝连接。

[2]
异步传输一般以字符为单位,不论所采用的字符代码长度为多少位,在发送每一
异步传输
字符代码时,前面均加上一个“起”信号,其长度规定为1个码元,极性为“0”,即空号的极性;字符代码后面均加上一个“止”信号,其长度为1或者2个码元,极性皆为“1”,即与信号极性相同,加上起、止信号的作用就是为了能区分串行传输的“字符”,也就是实现了串行传输收、发双方码组或字符的同步。

综上所述,同步传输与异步传输的简单区别:1、异步传输是面向字符的传输,而同步传输是面向比特的传输。

2,异步传输的单位是字符,而同步传输的单位是帧。

3,异步传输通过字符起始和停止码抓住再同步的机会,而同步传输则是在数据中抽取同步信息。

4,异步传输对时序的要求较低,同步传输往往通过特定的时钟线路协调时序。

5,异步传输相对于同步传输效率较低。

同步传输与异步传输的相对区别:收发两端对时间的精确度要求高低不同。

同步要求高,异步没有同步要求那么高。

异步通信”是一种很常用的通信方式。

异步通信在发送字符时,所发送的字符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是任意的。

当然,接收端必须时刻做好接收的准备(如果接收端主机的电源都没有加上,那么发送端发送字符就没有意义,因为接收端根本无法接收)。

发送端可以在任意时刻开始发送字符,因此必须在每一个字符的开始和结束的地方加上标志,即加上开始位和停止位,以便使接收端能够正确地将每一个字符接收下来。

异步通信的好处是通信设备简单、便宜,但传输效率较低(因为开始位和停止位的开销所占比例较大)。

异步通信也可以是以帧作为发送的单位。

接收端必须随时做好接收帧的准备。

这时,帧的首部必须设有一些特殊的比特组合,使得接收端能够找出一帧的开始。

这也称为帧定界。

同步传输通常要比异步传输快速得多。

接收方不必对每个字符进行开始和停止的操作。

一旦检测到帧同步字符,它就在接下来的数据到达时接收它们。

另外,同步传输的开销也比较少。

例如,一个典型的帧可能有500字节(即4000比特)的数据,其中可能只包含100比特的开销。

这时,增加的比特位使传输的比特总数增加2.5%,这
与异步传输中25 %的增值要小得多。

随着数据帧中实际数据比特位的增加,开销比特所占的百分比将相应地减少。

但是,数据比特位越长,缓存数据所需要的缓冲区也越大,这就限制了一个帧的大小。

另外,帧越大,它占据传输媒体的连续时间也越长。

在极端的情况下,这将导致其他用户等得太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