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编职业教育新蔡县的职业教育起于1912年。
是年,金粟禅林寺僧在县城南关创办新蔡县乙种蚕桑学校。
1933年,县民众教育馆在韩公祠设立过职业讲习所,主要传授养蜂、石刻、木工和草帽编织等技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创办过1所技工学校和1所农业技术学校。
1964年创办新蔡县林业技术学校。
同年,新蔡县涧头公社在望城寺创办1所农业中学,1966年更名为程庄农业劳动学校。
1977年,县农业机械管理局创办新蔡县农业机械化学校。
1981年,新蔡县人民政府才正式在县城西北宋坟庄创办“新蔡县农业技术学校”,设农学、兽医2个专业;1984年,经省政府批准更名为河南省新蔡县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1982年新蔡县人民政府创办“新蔡县化庄农业高中”,设农学、畜牧、林学3个专业;1986年改名为“新蔡县化庄职业高中”。
从此,新蔡职业教育才逐步走上正规,开始健康发展。
第一章职业学校新蔡的职业学校,一般是根据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开办。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根据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
第一节新蔡县乙种桑蚕学校新蔡县乙种桑蚕学校创于1912年。
由金粟禅林寺僧创办,有桑田百余亩,设校长、司事各1人,教员2人。
1946年停办。
第二节新蔡县职业讲习所新蔡县职业讲习所创于1933年。
由县民众教育馆创办。
主要传授养蜂、石刻、木工和草帽编织等技术。
1946年停办。
第三节新蔡中州中医学校新蔡中州中医学校创办于1943年。
由关津枣林中医梅凝华创办。
初址关津梅氏祠堂,翌年迁址枣林村。
开设课程有药物、方剂、伤寒、湿病、妇科、儿科等,学生由各保荐送,每届员额35名。
1947年停办。
第四节新蔡县农业技术学校新蔡县农业技术学校创办于1958年7月,校址在蛟停湖农场,设农学、农业机械、畜牧3个专业,有教师22名。
1961年3月停办。
第五节新蔡县技工学校新蔡县技工学校创办于1958年7月,校址在县城内东南隅黉学(文庙)旧址,实习工厂设在原国民党县党部旧址,共有房屋百余间。
当年,招收8个教学班,学生350人,有文化课教师20余人,专业课教师30余人。
学校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关于建立县级技工学校”的通知精神,创办的一所全日制中等技工学校,以培养中级以上技术工人为宗旨,为新蔡县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
学校属新蔡县人民委员会计委、劳动科、文教局共同管理。
计委负责制定办学计划,提供教学设备设施;劳动科负责选调专业技术教师,指导学生生产实习;文教局负责选调文化课教师,指导教学业务。
文化课开设有政治、语文、数学、理工等课程,专业技术课开设有车、钳、铸、锻、机电、木模、汽车驾驶等7个专业,招收年龄15—20岁、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社会青年。
文化课使用普通高中统编教材,专业课采用全国技工学校统编教材。
实习工厂设有车工、钳工、铸工、锻工、机电、木模、汽车维修等7个车间,所有设备均由河南省劳动厅配发。
学制三年,学生食宿在校,学习和生活费用由县财政补助。
学校组织领导机构健全。
建立有党支部,原振升任党支部书记,时逢春、胡俊杰为委员;成立了校务委员会,原振升任校长,胡俊杰任教务处主任,时逢春任培训处主任,王玉民任政教处主任兼共青团委书记,赵加书任总务处主任兼工会主席。
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教育教学管理较为规范,认真贯彻执行“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坚持“学文化基础知识与学专业技术知识相结合,实验实习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在政治思想教育、课堂教学、实习教学、作业与课外辅导、实习与生产指导、学习与生活、课外活动、教学活动等方面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1959年春,师生共同研制生产出一批适应当地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需要的产品,如水车、步犁铧、犁面、台钳、台钻、面条机、大小铁锅和各种工农业机械配件,很受群众欢迎。
并且生产出马拉收割机,送到北京向劳动部报喜,受到部长亲切接见。
同年,校长原振升出席国家劳动部在上海召开的“全国技工学校先进经验交流会”,获“县级技工学校先进单位”奖,即锦旗一面,车床、钻床、刨床、万能冼车各1部。
随着国家三年经济困难和国民经济调整,1961年7月,县技工学校停办,300余名毕业生中的城镇非农业人口学生,全部由县统一分配工作;农村学生由各公社接收安置。
第六节新蔡县林业技术学校新蔡县林业技术学校创办于1964年9月。
初与新蔡高中同校,1966年8月迁黎庙园林场,更名为新蔡县林业劳动大学,后迁入县城周潢路中段西今新蔡一高处。
学生实行半工半读,毕业不包分配。
1969年停办。
第七节新蔡县农业机械化学校新蔡县农业机械化学校创于1977年4月。
由县农业机械管理局创办,校址在县城周潢路南段路西,占地8871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
其中教室9间、宿舍30间、机库2间、厨房4间,课桌凳50套,大中小型教练拖拉机各1台,五铧犁1部。
有教职工6名,无一定学制,使用教材为全国中等农业机械化学校通用课本。
该校自建校迄1988年,共培训各种农业机械化专门技术和管理人才2958名。
第八节新蔡县戏曲学校新蔡县戏曲学校创于1985年4月。
由县文化局创办,校址附设于县豫剧团,学制1年,男女生兼收。
旨在为农村豫剧团培养演员。
当年招收学员50名。
次年停办。
第九节新蔡县今是职业中学新蔡县今是职业中学创于1986年6月。
由原今是中学校友任馨环等人创办,校址在河坞乡宁庄青年农场,是一所含私立成份的集体所有制学校。
教师由校董会聘请,学制初为1年,招收高、初中毕业的社会青年,以学习生产技术为主,辅以中等文化补习课。
翌年改招初中职业班,学制3年,除讲授普通初级中学全部课程外,每周加授生产知识课6小时。
1988年,该校共有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68名,教职工14名。
有房舍21间,手扶拖拉机、柴油机、水泵各1台,实验田150亩。
后停办。
第十节新蔡县化庄职业高中新蔡县化庄职业高中,校址在化庄乡姜庄村。
1982年为县教育局直属农业高中。
1986年由农业高中改为职业高中。
1987年化庄职业高中有3个班,学生142人,教职工35人。
校长(兼党支部书记)马九州,教导主任高继夫。
学校占地总面积203亩,其中可耕地140亩。
校办工厂有瓦厂一个,土窑两座,吊窑两门,砖机两部,兴建校舍120间。
先后购买载重汽车一辆,手扶、四轮拖拉机各一台,缝纫机两部,养牲畜5头,并办有孵化鸡场、牲畜配种站。
学校农业实验田粮食年最高总产量达到2万余斤,经济收益1万余元。
1997年,化庄职业高中有6个班,学生297人,教职工22人。
1998年,因校舍、土地被姜庄村委少数人抢占,学校停止招生。
化庄职业高中学制为三年,开设农学、畜牧、林学三个专业,每个专业都开文化课: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
农学专业开设的基础课有:土壤肥料、植物及生理;专业课有: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育种。
畜牧专业开设的基础课有:畜牧、兽医;专业课有:家畜、家禽;林学专业开设的基础课同农学一样;专业课有:林果技术。
另外各专业还开设有选修课20余门。
1995年增设实用英语课。
第十一节砖店、栎城职业高中1995 年,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县委、县政府决定把砖店高中、栎城高中改办为砖店职业高中、栎城职业高中,一校挂两个牌子。
1996年,县教体委决定在部分乡镇初中举办“3+1”技术培训班,对初中毕业生进行一年的职业技术教育,然后到职业高中学习两年,发给职业学校毕业证。
1997年,将“3+1”技术培训班集中在砖店、栎城职业高中举办,对学生进行一年的专业技术培训,同时复习初中文化课,学生学习一年后,继续上两年职业高中,可以对口报考高等职业院校。
第十二节新蔡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新蔡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于1995年在县成人中专挂牌成立,当年开始招收职业中专班,招收幼师专业53名,法律专业53名,会计核算专业36名,桑蚕专业31名。
1996年招收音乐专业25名,电工专业45名,计算机专业10名,法律专业12名,西医专业56名。
1997年,县委、县政府为解决全县中小学校体、音、美教师紧缺问题,出台优惠政策,拿出309名用工指标,在全县择优招收309名师资生到职业中专班学习,其中音乐专业101名,美术专业132名,体育专业76名。
学习年限三年,毕业后回原乡(镇)任教。
县职教中心校址在十里铺乡宋坟庄。
学校占地36亩,拥有教学楼2幢,办公楼、学生宿舍楼各1幢。
设有图书室、实验室、微机室、画室、琴室、练功房和环形跑道。
从1995年起纳入驻马店地区职业中专招生计划,面向全驻马店地区辖县招生。
1997年,县职教中心中专班有学生542名;有专业教师30名,其中高级讲师2人,讲师2人,助理讲师16人。
开设有计算机应用、幼师、体育、西医、音乐、美术、法律、桑蚕种植、养殖、电工、会计核算、服装等专业,学制三年。
学校在农村建有生产实习基地,开办有食用菌厂,品种鸡孵化场。
学校坚持“围绕经济办学校,面向市场育人才”的办学方针,以市场为导向开办专业,以质量求发展培养合格人才,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实用技术人才。
1997年,该校被省教委评估验收为省级示范性职业高级中学。
第二章教学与管理1993年,根据工作需要,新蔡县教体局成立了职业教育教研室。
为了进一步加强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新蔡县教体局于1995年印发了《新蔡县职业学校教学常规(试行)》,对于教师备课、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教学、作业与课外辅导、课外活动、成绩考核、教研机构和教学活动等做了具体规定。
县职业教育教研室先后制定了《新蔡县职业学校优质课评选标准》和《职业学校优秀教案评选标准》,每年组织1至2次职业学校优质课赛讲活动,通过听课、评课、组织观摩课,鼓励优秀教师钻研业务,不断进修。
1995年—2000年,县职教中心的语文教师王珍获省优质课一等奖,政治教师钟珍、语文教师钟鸿雁获省优质课二等奖,音乐教师郭玲、美术教师王雪勤、英语教师王艳丽、化学教师陈建坤,均获市优质课一等奖。
1993年,化庄职业高中毕业生对口升入高等院校3名,其中畜牧专业2名,农学专业1名;1994年畜牧专业2人、农学专业2人对口升入高校,其中农学专业1人升入河南农学院本科,这一年开新蔡职业高中对口升学人数最多,学历层次最高的先例;1995年畜牧专业3人、1996年畜牧专业2人,对口升入高等院校。
1995年—2000年,县职教中心教师参加驻马店地区职业教育论文评选,获一等奖6篇,在省以上报刊发表论文7篇。
第一节组织领导与管理体制1987年,县政府成立新蔡县职业、成人教育委员会,县政府县长任主任,分管教育的副县长任副主任,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为委员。
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体局。
1991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颁发后,县政府制定了《关于发展我县职业技术教育的意见》,《意见》提出了“八五”期间全县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体目标,制定了加强职业学校建设,增加职业学校招生比例,调整职业教育有关专业,促使职业教育向普通教育渗透,增加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出台职业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实行产教结合,学校与企业结合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