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学题目

管理学题目

一.单项选择1.能够有效地监督组织各项计划的落实与执行情况,发现计划与实际之间的差距,这一管理环节是()。

A.领导 B.组织C.控制 D.协调2.以下列举了现场控制必备的条件,除了()项。

A.较高素质的管理人员 B.下属人员的积极参与C.适当的授权 D.部门的明确划分3.即时控制通常又被称作()。

A.前馈控制 B.反馈控制C.作业控制 D.现场控制4.在集中控制中,信息处理、偏差检测、纠偏措施的拟定等都是由()统一完成的。

A.控制中心 B.最高决策层C.中级管理层 D.监督机构5.将组织管理系统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子系统,每一个子系统独立地实施内部直接控制,这就是()。

A.分散控制 B.分层控制C.集中控制 D.内部控制6.控制活动过程中,管理人员所在的部门、所处的管理层次不同,实施控制的主要任务也不尽相同。

一般来说,()主要从事例行的、程序性的控制活动。

A.高层管理人员 B.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C.重点部门管理人员 D.科研部门管理人员7.一个组织的全部行为活动构成控制的()。

A.目的 B.客体 C.媒体 D.主体8.控制系统是指由()组成的具有自身目标和功能的管理系统。

A.控制主体、控制客体和控制载体 B.控制实体、控制客体和控制媒体C.控制主体、控制客体和控制目的 D.控制主体、控制客体和控制媒体9.控制应当从实际目标出发,采用各种控制方式达到控制目的,不能过分依赖正规的控制方式,也要采用一些能随机应变的控制方式和方法。

这就是控制的()。

A.随机性原则 B.灵活性原则C.多变性原则 D.弹性原则10.制定控制标准的时候,要注意把标准变成定量指标,这才符合制定控制标准的()要求。

A.可检验性 B.可操作性 C.应用性 D.可行性二.判断正误1.组织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为了确保实现既定的组织目标而进行的检查、监督、纠正偏差等管理活动,就是控制。

2.前馈控制是一种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面对面进行的控制活动。

3.一般来说,集中控制适用于规模较大的组织。

4.分层控制的最大优点就是能够保证组织的整体一致性。

5.有效的控制只能针对关键项目,抓住活动过程中的关键和重点进行局部的和重点的控制,这就是控制的目标原则。

6.坚持控制的经济性原则,一要有选择地实行控制;二要降低控制的各种耗费。

7.有效的控制系统包括三个主要步骤,即制定标准、衡量工作绩效和分析偏差。

三.名词解释1.控制2.前馈控制3.现场控制4.反馈控制5.集中控制6.分层控制7.分散控制8.控制系统四.简答题1.现代管理中控制的作用。

2.实现有效的现场控制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3.控制系统有哪些特点?4.对组织进行有效控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5.实现有效控制的基本要求。

五.论述题如何制定切实可行的控制标准?第13章一.单项选择1.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质量的涵义就是指()。

A.产品质量 B.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C.工作质量 D.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2.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的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

A.以最低的成本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B.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C.以最低的成本生产产品D.产品达到国家计划规定的质量标准3.全员参与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主要是通过()完成的。

A.质量小组 B.技术小组C.检测小组 D.临时小组4.QC小组的概念是由()管理专家提出的。

A.美国 B.中国 C.日本 D.德国5.以数字形式表示的计划就是预算。

它具有()的特点。

A.计划性、预测性和控制性 B.计划性、预测性和时间性C.实践性、预测性和时间性 D.计划性、预测性和监督性6.财政收支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几乎没有变动余地,这种预算属于()。

A.弹性预算 B.刚性预算C.收入预算 D.支出预算7.零基预算法是由()提出来的。

A.中国人 B.日本人 C.美国人 D.德国人8.成本控制的直接对象是()。

A.管理者 B.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开支C.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消耗 D.成本控制者9.成本控制的主要对象是管理过程中的()。

A.作业层 B.物 C.财 D.人10.确定目标成本的方法有多种,假如以企业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确定的各项劳动定额、消耗定额为基础来制定目标成本,这种方法属于()。

A.定额法 B.劳动定额法 C.计划法 D.历史成本法二.判断正误1.产品的核心是物品的有用性,凡是影响产品货币价值的各种性能,都是产品的质量或者质量特征。

2.产品质量控制是企业为生产理想产品、提供顾客满意的服务和减少无效劳动而进行的控制工作。

3.全面质量管理强调的是主要人员参与和主要过程的质量管理。

4.预算是未来需要达到的工作指标数值,也是组织中涉及收入支出活动的一种数量化标准,这就是预算的控制性特点。

5.一般来说,弹性预算控制性较强,但对环境的适应性差且不利于发挥执行人的积极性。

6.零基预算是将前一时期预算水平作为下一时期预算编制的影响因素加以考虑。

7.成本控制本质上是要实现企业整体的成本控制目标,促使各个部门在明确成本责任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管理措施,以增强管理者的成本意识、提高成本效率。

8.将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相比较,发现差异,并对其进行类别分析,就是成本差异分析。

三.名词解释1.产品质量控制2.工作质量控制3.全面质量管理4.预算5.收入预算6.支出预算7.零基预算法8.成本控制四.简答题1.企业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是什么?3.预算具有哪些特点?4.按照零基预算方法编制预算时应考虑哪些问题?5.成本控制的本质是什么?6.简要说明成本控制的实施过程。

五.论述题试述质量控制的内容及其在质量管理中的地位。

第14章一.单项选择1.协调最基本的手段就是()。

A.加强信息沟通 B.制定规章制度C.强调组织纪律 D.运用组织的凝聚力2.企业要顺利运转,必须根据企业经营目标,对各生产要素进行统筹安排和全面调度,这就是()。

A.管理 B.协调 C.组织 D.指挥3.为保持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一致,以促进组织总目标的实现,管理者的协调工作必须围绕总目标进行。

从此意义上讲,实现组织分工与协作的有效工具是()。

A.制定计划 B.加强沟通 C.目标管理 D.明确责任4.对生产要素进行协调的主要工具是()。

A.会议 B.制定工作程序C.计划 D.原材料供应制度5.协调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主要指的是()。

A.正式途径内的关系 B.工作中形成的相互关系C.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D.正式途径外的非正式关系6.20世纪40年代以前,管理学界对冲突的认识是这样的:()。

A.冲突具有二重性 B.冲突对组织是不利的C.冲突具有有利的一面 D.冲突对组织的影响很小7.表现程度最激烈的冲突就是:()。

A.对抗 B.竞争 C.辩论 D.战斗8.最简单的协调组织冲突的对策就是()。

A.强制解决 B.回避 C.妥协 D.合作9.有了(),信息沟通进入一个更高、更新的阶段,从而沟通更有效、更及时和更全面。

A.通畅的信息传递途径 B.现代管理信息系统C.信息的传递与被理解 D.信息的及时传递二.判断正误1.正确处理组织内外各种关系,为组织正常运转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这就是管理的领导职能。

2.从一定意义上说,管理者的任务就是协调关系。

3.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组织内以及组织与外部各种关系而制定的各项制度,是协调的主要依据。

4.企业与股东的关系是重要的外部关系,良好的股东关系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5.企业要顺利运转,必须根据企业经营目标,对各生产要素进行统筹安排和全面调度,使各要素间能够均衡配置,各环节相互衔接、相互促进。

这里的统筹安排和全面调度就是组织,它需要管理者的管理行为来执行。

6.现代冲突理论认为,冲突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7.两个企业为争夺同一个市场而在价格、技术等方面产生的冲突属于竞争,此时对抗双方的行为都缺乏理性控制。

8.没有冲突或冲突太多都属于破坏性冲突,最终导致组织绩效低下。

9.信息沟通就是信息的传递和理解。

10.信息源、要传递的信息和信息接受者是沟通取得成效的关键环节。

三.名词解释1.协调2.冲突3.信息沟通4.正式沟通5.非正式沟通四.简答题1.协调的原则是什么?2.简述冲突的二重性理论。

3.冲突对组织发展的好处有哪些?4.怎样理解信息沟通的含义?5.影响信息沟通的因素是什么?6.信息沟通的障碍有哪些?7.什么是促进有效沟通的措施?8.非正式沟通具有哪些特点?五.论述题1.组织冲突是怎样进行分类的?协调组织冲突的对策有哪些?2.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应如何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一.单项选择1.领导的实质在于影响。

构成领导者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因素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A、品德、学识、能力、情感B、品德、学识、能力、资历C、品德、学识、资历、情感D、品德、威信、能力、情感2.领导是由领导者、被领导者、领导行为、组织目标、行为结果等共同构成的内容体系,其中,领导行为的主体是()。

A、组织目标B、行为结果C、领导者D、被领导者3.有关领导者向其下属部门或个人下达命令或指示的权力是()。

A、决策权B、组织权C、指挥权D、人事权4.领导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侧重于研究领导人的性格、素质方面的特征。

A、性格理论阶段B、行为理论阶段C、效用领导阶段D、权变理论阶段5.当领导者面对一个非处理不可的事情时,不去直接处理,而是先搁一搁,去处理其他问题。

这种调适人际关系的方法就是()。

A、不为法B、糊涂法C、缓冲法D、转移法6.布莱克和莫顿提出的领导理论是()。

A、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B、管理系统理论C、管理方格理论D、情境领导理论7.利克特和阿吉里斯提出的领导理论是()。

A、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B、情境领导理论C、管理方格理论D、管理系统理论8.领导者有意分散领导权,给部属以极大的自由度,只是检查工作成果,不主动做指导除非部属有要求,这种领导类型属于()。

A、专断型领导B、民主型领导C、自由型领导D、放任型领导9.在“独裁式”的领导方式到极度民主化“放任式”领导方式之间存在着许多种领导方式,哪种方式好与不好,关键取决于各种客观因素,这种观点是()的观点。

A、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B、随机制宜理论C、管理方格理论D、情境领导理论10.‘管理方格理论提出了五种最具代表性的领导类型,()领导方式对生产和工作的完成情况很关心,却很少关心人的情绪,属于任务式领导。

A、1-1型B、9-1型C、1-9型D、5-5型二.判断正误1.按领导权力控制程度,可以把领导分为集权型领导、分权型领导和授权型领导。

2.菲德勒的环境三维因素包括上下级关系、任务结构和职位权力。

3.分权型领导方式主张分工负责、分层负责,以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

4.在一个领导班子里,“帅才”应该多一些,以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领导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