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初中生说话能力的培养
一个人语文素质如何,可以通过听、说、读、写表现出来。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精于思想、寓于情感、工于表达。
叶圣陶先生一贯强调:“现在教学生可不是让他们去应付考试,咱们是在让他们掌握生活和工作必要的本领。
”所以听、说、读、写四样应该让他们受到最好的训练。
一、说话能力天生重要
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说话能力尤为重要。
说话能力的提高,会促进听、读、写能力的发展;说话能力低下,会滞后听、读、写能力的提高。
在语文能力中,“听、说”在先,“读、写”在后。
人一生下来就开始接受“听、说”能力的训练。
“读”和“写”的培养属于语文科的学习,始于学校;“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属于语文学习的范畴,始于社会。
要理解口头语言便要“听”,要理解书面语言便要“读”;要运用口头语言便要“说”,要运用书面语言便要“写”。
二、说话能力的要素构成
1.内部言语的活动
内部言语,即说话时的思维活动,是与说话同步的。
内部言语精密,口头表达就清楚、严密、有条理;内部言语敏捷,口头表达就流畅、连贯,而没有不必要的停顿。
2.连词缀句的能力
说话时,要求说话人遵照言语为指令,在转瞬之间即从自己记忆的仓库中选词组句,并按语法规范进行表达,才能产生交流思想感情的作用。
3.语音表达的能力
说话靠声音传达,语音是口语的物质条件。
语音的表达要求是:发音正确;吐字清楚;音强适度,音强能根据对象、场合与表达内容而适当调控;语速适宜;语调有变化,语调按语言环境而显示抑扬顿挫。
三、初中生说话能力训练的三个序列
对说话能力的培养,有一个较科学的训练序列:初一:复述;初二:概述;初三:辩论。
1.复述训练
复述的主要形式有详细复述、简要复述、部分复述、片段复述、综合复述与创造性复述等。
复述时要求做到:第一,发音准确,吐字清楚;第二,口语连贯而有条理;第三,说话讲求语气、语调,有快慢变化,有抑扬顿挫;第四,表达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中心明确,结构完整。
2.概述训练
概述是概括性叙述,是对课文内容进行抽象、概括地叙述,从思维方面说,它比复述更多地要求分析、比较、综合、归纳。
从语
言方面说,更重视组织自己的语言,运用概括性的语言。
总之,概述不论是理解方面对思维的要求,还是表达方面对语言的要求,都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辩论训练
辩论要求双方在发言中提出的每一点意见都要伴以必要的证明,都要有相应的材料依据,这就使参加辩论的学生去充分搜集材料,认真进行分析研究,脚踏实地形成自己的论点,培养起严谨踏实的学风。
准确的语音,明确的语调,丰富的词汇,灵活的句式,概念准确,推理逻辑性强等,是辩论发言的基本功,辩论活动将促使学生将所学的语言、逻辑、修辞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口语表达能力,其功效是不言而喻的。
4.辩论训练的教学策略
(1)要选好辩论题目。
辩论题目应选择大家感兴趣、存在认识分歧,并有争论价值的论题。
题目可事先公布,意在让学生作好准备,亦可临时宣布,旨在训练学生敏捷思考与表达的能力。
(2)要抓住对事物认识的分歧点进行辩论。
辩论双方如不在分歧点上交锋,各说各的,就不能称之为辩论。
这就要求在辩论过程中,认真听取对方的发言,记住要点,抓住矛盾,找出破绽,立即予以针锋相对的驳斥。
辩论中,双方都会遇到新问题,这就要求辩论者头脑清醒,反应灵敏,善于思考,巧于言辞,这样才能随机而应变。
(3)要有良好的辩论气氛。
在辩论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勇于交锋,敢于坚持真理,但不强词夺理,体现实事求是的学风。
辩论交锋,要讲求礼节,相互尊重,互相学习,不感情用事,不讽刺挖苦,从而能使辩论产生积极的效应。
(作者单位山西省襄汾县襄汾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