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正确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

正确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

正确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个论断是党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形象概括,重新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在实践中更好地坚持“生命线”的地位,对于我们更好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市场经济;生命线;保证作用;
提到思想政治工作,有一些总会不以为然,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无非是讲些枯燥无味、空洞的道理,人人都可以讲,也不创造价值,不是生产力,完全是形式主义,是政治上的需要。

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将思想政治工作置于不恰当的位置,使思想政治工作在某些地方、部门和企业部分丧失了“生命线”作用。

因此,重新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在实践中更好地坚持“生命线”的地位,对于我们更好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纠正四大认识误区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要正确认识和坚持“生命线”的地位,发扬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就必须纠正以下四种认识误区:
一是认为“只要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了,其它一切工作都会自然而然地搞好”。

这种认识是片面地夸大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我们不能忘记以前的教训,由于“左”的思想指导,一些人错误地认为“精神万能”,提出“经济要为政治让路”等,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造成了巨大损失。

改革开放多年来,仍有少数同志没有摆脱“左”的思想影响,神化、夸大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这种错误认识的最大恶果就是干扰经济建设的正常进行,阻碍改革的正常进行。

二是认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思想政治工作就应放在次要位置。

”这种观点失之偏颇。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两者是从不同范畴来讲的。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指在阶级斗争不是社会主要矛盾的情况下,党和国家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从事经济建设上;而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指政治工作在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因此,我们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三是认为“我国搞市场经济,没有必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国外企业不做思想工作,但经济效益很好。

”这是一种十分片面的观点。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学习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又不能照搬别人那一套,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这是保持我国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促进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主要内容。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独有的政治优势,近年来,一些国外企业向我们学习如何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我们自己当然不能把这个优势丢掉。

四是认为“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人们以谋求最大经济利益为目的,一切为‘钱’转,大道理一筐,不如‘大团结一张’”。

这是一种用钱代替思想政治工作的糊涂观念。

不可否认,钱在一定条件下一段时间内可以激发一些人的积极性。

但是,单靠钱是不行的,离开思想政治工作,会动摇人们对远大目标的追求,导致只讲索取,不讲奉献思想的滋长。

因此,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要应该靠思想政治工作。

只有坚持不懈地加强艰苦奋斗教育,倡导敬业创业精神,加强道德建设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动员和激励广大群众无私奉献,积极投入改革和建设。

二、深刻把握“四个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作用”上:
一是导向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着本质的不同,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迫切需要引导人们正确把握两者的本质区别,帮助消除理论上的困惑和思想上的疑虑,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观念。

因此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群众头脑,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思想保证,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

要帮助人们克服过去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陈旧观念和思想方式,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观念等,使思想适应变化的形势。

同时,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导向作用的另一个方面就是要帮助人们了解市场、学习市场和熟悉市场,也就是要进行市场经济理论的宣传教育,从而使广大群众逐步认识和掌握市场,学会在市场经济大海中游泳。

二是宣传作用。

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场深刻的革命,特别是随着一些重大改革措施的出台,人们在理论上的困惑、观念上的不适应、心态上的不平衡将经常地反映出来。

因此,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作用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及时宣传和阐释各项重大改革措施,帮助广大职工消除困惑和疑虑、全面、准确地理解各项改革措施的重大意义,正确认识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积极投身于各项改革,从而为改革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三是协调作用。

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广泛的利益关系的变化和调整,产生大量的新旧观念冲撞和磨擦,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新矛盾和新问题。

而解决这些问题,简单地用行政命令的方法不行,用强制压服的办法也不行,只有用民主的、说服的办法相互沟通,互相理解,才能解除群众的疑虑。

应该看到,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没有相应的、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去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就不可能把人们凝聚起来。

所以,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必须重视和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协调作用,创造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

“人和”才能“事业兴”。

四是激励作用。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依靠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既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
义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又要抵制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既要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又要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发扬奉献精神;既要按市场规律办事,又要不断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纠正各种不正之风。

因此,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励作用,加强教育,注重引导,进一步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三、坚持改革与创新
当前,整个改革的大趋势正在越来越强烈地呼唤着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同步的自身改革和转变。

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抓住这个契机,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机制,以改进求加强,以创新求发展,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的作用。

一是必须实现指导思想、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的转变。

在指导思想上必须从“压倒一切”转变到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上来。

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就是要培育“四有”新人,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作用最终要反映在经济和其它工作上,更使无形的作用通过有形的效果反映出来。

只有这样,才能符合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才能赋予思想政治工作新的生机和活力。

在方式方法上要从封闭式、灌输式转变到开放式、启发式、疏导式及双向交流和自我教育上来。

二是必须最大限度地吸引群众参与。

思想政治工作要有源源不断的活力,必须使更多的人能够自觉地、积极地参与进来。

这些年,在青年教育中,比较注意这个问题,取得了相当的成功。

从80年代初兴起的“五讲四美三热爱”系列活动,到90年代正在实施的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和青年志愿者活动,都是着意于吸引广大青少年广泛参与,并坚持在实践中实施教育的。

三是必须改进宏观指导,强化微观基础。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根据党的方针、政策和形势、任务的变化,及时提出明确的指导思想并做出必要的统一部署,但要充分考虑地域、行业、对象的差别性,给基层以更多的灵活性。

宏观指导,应侧重抓好三件事:第一,拟定一定时期思想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实施规划,设计重点教育活动,确定重要宣传思想。

第二,抓好舆论引导,改善思想政治工作的舆论环境。

第三,分类指导,重在服务。

四是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干部队伍的自身建设。

政工干部队伍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加强这支队伍的自身建设,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保持和发扬“生命线”优势的必由之路。

首先要选配好干部。

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具备良好的素质,能够做到真诚坦率,谦虚谨慎,开拓进取,冷静理智,刚柔相济,淡泊名利,无私奉献。

其次是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在党委领导下,要建立责任制,使各部门和每个领导干
部做到“守土有责”。

要从各单位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的规章制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