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大纲能源动力系2015.1目录计算机三维辅助设计实践教学大纲.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专业概论与学科技术前沿教学大纲.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工程热力学教学大纲.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工程流体力学教学大纲.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传热学教学大纲.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燃烧理论与污染控制教学大纲.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泵与风机教学大纲.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制冷技术教学大纲.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自动控制原理教学大纲.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专业外语阅读教学大纲.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材料腐蚀与防护教学大纲.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空气调节教学大纲.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供热工程教学大纲.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换热器原理与设计教学大纲.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工业炉热工及构造教学大纲.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流体机械教学大纲.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热工仪表检测及控制教学大纲.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专业实验教学大纲.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锅炉原理教学大纲.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汽轮机原理教学大纲.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热力发电厂教学大纲.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认识实习教学大纲.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能源动力装置拆装实训教学大纲.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专业课程设计I 教学大纲.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专业课程设计Ⅱ教学大纲.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专业课程设计Ⅲ教学大纲.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生产实习教学大纲.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计算机三维辅助设计实践教学大纲课程编号:开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课程名称:计算机三维辅助设计实践英文名称:3D CAD Practice学时:24学分:1适用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课程性质:必修执笔人:甘树坤先修课程:工程制图、高等数学等编写日期:2013年5月修订日期:2013年10月、2015年1月计算机三维辅助设计实践》教学大纲一、课程教学目标1. 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支撑 本课程培养学生应用基础理论知识和所学的专业知识, 进行机械、 能源动力 装备的设计, 并能分析和解决机械、 能源动力装备生产中的有关问题, 适应科研、 设计和生产实践等方面的需要。
本课程根据机械、能源动力装备的生产特点, 以 计算机辅助设计为基础, 以计算机设计操作过程进行学习, 使学生对机械装备生 产中设计制造过程有一个深层次的了解, 为将来从事机械装备产品的开发、 机械 结构分析与设计、机械设计制造运行管理等工作奠定基础。
2. 在课程体系中地位、作用 计算机三维辅助设计实践课程是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本科专 业基础课。
它是为培养满足能源与动力工程高等人才的需要而设置的。
计算机三 维辅助设计是一门研究机械装备制造及设计等工程问题的科学。
计算机三维辅助 设计运用计算机、数学等知识, 结合计算机实践操作, 进行机械产品的空间解析 设计开发、进行机械结构的分析与设计, 研究机械产品的特性, 结合机械产品生 产制造过程的控制, 实现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与过程分析, 从而提高机械产品的 设计制造工程和工艺水平。
因为机械设计制造是能源动力装备制造生产的核心过 程,计算机三维辅助设计是机械设计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所以,设计实践课程在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课程中处于重要地位计算机三维辅助 计算机三维辅助设计实践空间解析几何几何要素空间表达 空间立体工程制图机械设备、零件的空间 立体表达与工程图生成图1 计算机三维辅助设计实践与已学相关课程的关系图 2 计算机三维辅助设计实践与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其他课程中的关系3. 对专业培养要求支撑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毕业要求中的知识、能力与素质:1. 掌握工程基础知识和能源与动力工程相关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有系 统的能源转换过程的实践学习经历, 了解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前沿发展现状和趋 势;2. 掌握能源转换过程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具有 综合运用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理论和技术手段进行能源转换过程综合设计的 能力,设计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 素;3. 了解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及相关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 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 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4. 对终身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5. 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 CAD 技术理论了解 CAD 技术及产品设计技术前沿; 理解 CAD 技术及产品设计技术的基本方法; 掌握 CAD 技术及产品设计基本概念。
学力体流程学力热程工构机械理原机轮汽、计设与理原器热换力学分械流体机械 设计分流体机工程力动析分热析分体流析分计设械机备装力动动力设计机械设制程工标家工及料料材差公与料材程术 械技机造机力 制构 工及理热工原理业炉 锅炉工业造、计算机三维 辅助设计实践本部分内容主要培养学生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能力。
采用课后作业、提问等方式考核学生对该部分的理解与掌握。
第二章3D CAD(UG NX)软件概述了解UG NX各模块功能;理解UG NX各模块功能的作用和操作模式;掌握软件的界面设置与常用交互操作方法。
本部分内容主要培养学生对UG NX 软件的认知能力。
采用课堂提问、课堂实践操作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该部分能力考核。
第三章草图的创建了解实体构建的基本方法,草图的基本概念;理解草图的作用、草图操作中的各功能和基本操作方法;掌握草图的创建及访问、草图曲线、草图约束、草图操作及首选项等内容。
本部分内容主要培养学生实体构建的思维方式和平面草图绘制的能力。
采用课堂提问、课堂作业实践操作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该部分能力考核。
第四章实体建模了解实体建模的基本思想;理解实体建模的基本方法;掌握参考特征及扫描特征的基本操作及应用技巧、设计特征的基本操作及应用技巧、各特征操作的操作方法及应用技巧。
本部分内容主要培养学生实体构建的思维方式和通过作三维实体建模的综合训练,掌握常见产品零件的模型创建方法及技巧的能力。
采用课堂提问、课堂作业实践操作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该部分能力考核。
第五章曲线设计与曲面建模了解曲线曲面的概念;理解解曲面表面分析的方法;掌握曲线的各操作命令、曲面的各操作命令。
本部分内容主要培养学生应用曲线曲面的命令进行产品开发的能力。
采用课堂提问、课堂作业实践操作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该部分能力考核。
第六章装配功能了解机械零件装配基础知识;理解机械零件装配的基本操作方法;掌握自底向上及自顶向下的装配设计,掌握组件阵列、镜像装配、装配爆炸视图、装配布置、装配次序、装配克隆、可变形的组件、部件家族等知识。
本部分内容主要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机械零件装配产品开发的能力。
采用课堂提问、课堂作业实践操作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该部分能力考核。
第七章工程制图了解工程图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功能;理解NX制图的主模型方法;掌握制图模块图纸的设置、零件图的创建、编辑及国标化的设定、装配图的创建、编辑及国标化的设定。
本部分内容主要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机械零件装配产品开发的工程图编辑与创建能力。
采用课堂提问、课堂作业实践操作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该部分能力考核。
三、教学安排及方式计算机三维辅助设计实践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主要为教师讲授与学生实践上机操作。
课程开设的时间在第三学期,课内讲授24 学时。
学生课内与课外所用时间之比为1:2。
四、考核方式计算机三维辅助设计实践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其考核为考查。
通过对学生平时出勤、操作实践、作业等相结合综合进行评定。
课程成绩为五级分制,其中平时成绩由课堂作业(50%)、出勤(20%)、测验(15%)、平时表现(10%)和课后作业(5%)组成。
五、推荐教材与参考资料1.推荐教材《CAD技术基础与UG NX 6.0 实践》,甘树坤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
2.参考资料《UG NX 工程设计新手上路》,吴立军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专业概论与学科技术前沿教学大纲课程编号:开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课程名称:专业概论与学科技术前沿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thecutting edge oftechnology professionaldisciplines学时:24学分:1适用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课程性质:必修执笔人: 戚胜、甘树坤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等编写日期:2013年5月修订日期:2013年10月、2015年1月专业概论与学科技术前沿 》 教学大纲、课程教学目标1. 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支撑本课程培养学生对本专业领域进行系统、 概括的了解, 能够分析和了解与本 专业相关生产中的有关问题,适应科研、 设计和生产实践等方面的需要。
本课程 根据本专业涉及的相关领域的的生产特点, 以专业概况和专业前沿知识介绍为基 础,以系统的介绍与分析过程进行学习, 使学生对本专业生产中涉及的相关专业 领域有一个深层次的了解,为将来从事本专业领域技术的开发、分析与设计、 运 行管理等工作奠定基础。
2. 在课程体系中地位、作用专业概论与学科技术前沿课程是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本科专 业课。
它是为培养满足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高等人才的需要而设置的。
专业概论 与学科技术前沿是一门专业概论性课程。
通过课程讲解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学习 内容、发展趋势以及就业方向, 以便使学生建立稳定的专业思想, 学好后续专业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