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翻译人员的语言素质要求:
1.扎实的语言基本功。
一名优秀的译员应具备良好的英语修养和扎实的汉语基本功,掌握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
和互译规律,拥有快速、准确地遣词造句的能力。
译员要有良好的语音基本功,掌握英汉两
种语言基础,敏锐的听力,超常的词汇量,良好的语感,灵活的表达能力以及广阔语言文化
背景知识。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译员的听力理解能力,他是口译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也是一
名译员的综合语言和知识水平的反映。
在口译过程中,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有六个:口音、
语感、词汇量、知识面、注意力以及音量与干扰。
英语是世界性的大语种,口音五花八门,
应有尽有,有些连英美人自己都听不清楚。
译员不仅会接触到标准规范的英语,也会接触到
非标准、非规范的英语;不但会听到英、美口音,也会听到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
非等国的口音;不但会听到英语民族的口音,也会听到非英语民族人的讲话,如南亚人、东
南亚人、非洲人、中东人、北欧人、南欧人、拉美人等。
他们的英语都不同程度地带着自己
母语的烙印。
要听懂这五花八门的口音,译员必须在平时就注意多听一些英语的口音、方言
及变体,注意总结其特点和规律,并学会逻辑推理和判断讲话的前因后果,正确判断说话人
所要传达的信息,领会其意向、目的、态度,从而作出果断、正确的选择。
2.广博的知识面。
译员光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是远远不够的。
常常有译员因缺乏主题知识或百科知识而出
现“卡壳”的现象。
译员的接触面很广,接待的对象在职业、年龄、身份、阶层、志趣、爱好、
生活习惯、民族性格、社会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差异,随时随地都有可能遇
到各种话题。
因此,译员必须掌握丰富全面的百科知识,例如专业常识、社会常识、法规政策
常识、国际常识以及背景知识、国情地情、风土人情、名胜古迹、花草树木、昆虫动物等百科
知识,拥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能上知天文、下通地理、博古通今,并熟悉各行各业,努力做一
个“杂家”或“万事通”。
鉴于口译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译员还应有较强的跨文化
意识,使自己的翻译地道明白,达到应有的沟通效果。
3.出众的记忆力。
译员需要有非凡的记忆力,这一点是由口译工作的特点所决定的。
首先,译员在口译过程中
不可能有机会查阅词典和工具书,或请教别人,因此,译员必须记住大量的词汇(包括
专业词汇)、成语、典故和缩略词等。
其次,译员要把讲话人所讲的内容准确详尽地用另一
种语言表达出来,也必须有相当好的记忆力。
口译笔记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受时间的限制,
译员所记录的内容只能是重点内容,至于怎样把整个讲话连贯地表达出来,则完全要靠译员的记
忆力。
因此作为一名译员,必须要有出众的记忆力。
4.口齿要清楚。
口齿清楚包含几层意思:
(1)无论是本族语还是外语,都要发音清楚,明白易懂。
译员讲话不能带有方言土语,
因为如果译员讲方言土语,可能会有很多人听不懂。
另一方面,译员又必须懂得各种方言土语,
因为讲话人可能来自不同的地方,如果听不懂他们的话,就无法翻译。
(2)说话要干脆利落,避免重复罗嗦。
(3)语速要适当,停顿要自然。
(4)语调要自然,不能装腔作势,更不能喧宾夺主。
(5)声音大小要适中,声音太小会令听众听起来费劲,声音太大则可能产生噪音。
5.严谨的工作作风。
口译工作是一个崇高的职业,译员作为交谈双方的中间人,是必不可少的辅助人员,不
同语言的人们只能通过译员来互相沟通。
译员的工作作风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声誉和形象
以及交流的成败。
因此,译员必须充分认识自己的职责,加强责任心,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观念,认真对待每一次翻译任务,忠实、准确地传达讲话人的原意,不得任意篡改、增删,
不能不懂装懂。
一旦发现自己因口误或一时误解而出现差错,就必须加以纠正。
当然,纠正
错误要注意策略,不必急于把句子重译一遍,可在听众不知不觉中进行补救。
译员常用的补
救办法,一是在随后的句子中逐渐补上;二是使用诸如“I mean ”, “or rather”,的“缓that冲表is”达语。
如果发现同事译错时,应取谨慎态度。
如果错误不大,大可不必提出。
如果认为错误
严重,有可能会引起误会,甚至产生不利的影响,那么,最好的办法是把自己的看法写在一
张纸条上,悄悄递给同事,切忌越俎代庖。
来源:考试大
口译工作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学习过程。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译员,就必须虚怀若谷,谦
虚谨慎,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不断学习新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基本功、语言基
本功和知识基本功。
每一次参加口译前都要认真做好译前准备,尽可能详尽地搞清会谈的主
题、目的、具体环境、有关术语或词汇以及表达法,做到有备无患,确保每一次口译获得圆
满成功。
6.良好的心理素质。
由于口译工作总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进行的,译员要面对众多的听众。
临场经验不足的译
员总有一种怯场心理,尤其是在比较重要的场合。
怯场的原因多半是自信心不足,对专业或
专业术语不熟,怕其他懂外语的人挑剔。
怯场难免会影响译员的情绪和口译的质量。
为此,
译员要注意突破心理障碍,努力战胜自我,培养从容面对听众的良好的心理素质。
具体方法
是平时要注意锻炼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话的胆量,每一次会议前都要认真做好译前准备,尽量
找机会与会议的组织者、发言人有所接触,尽可能多地了解会议的背景情况。
如果是专业性
较强的会议翻译,事先还要阅读一些有关方面资料,强记专业术语,做到心中有底,以防情
绪紧张而影响翻译质量
二、翻译人员的非语言素质要求:
1、要有甘当配角的意识。
翻译,语言传递的桥梁或工具,其行业特性决定了要有甘当配
角的职业意识。
2、要有客观公正的意识。
不论是哪一方聘用你,作为翻译,仍然应该对翻译的内容做到
客观和公正。
3、翻译活动中的保密意识。
翻译人员是最方便接触这类保密内容的,因此翻译人员的保
密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4、不怕疲倦,连续作战的精神。
在国际承包业务中,投标阶段准备标书时,或施工项目的索赔过程中往往有工作量很大的口笔译任务。
5、承认差距,不断更新知识。
翻译人员可以很快积累翻译涉及的各种知识和提高外语听力和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