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存医籍中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是: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C.《五十二病方》 D.《药对》E.《集验方》2:被誉为“方书之祖”的医著是:A.《黄帝内经》 B.《五十二病方》C.《备急千金药方》D.《伤寒杂病论》E.《伤寒明理论》3: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药典是:A.《济生方》 B.《圣济总录》C.《普济方》 D.《太平惠民和剂局方》E.《妇人大全良方》4:我国现存古医籍中载方最多的一部方书是:A.《伤寒杂病论》 B.《医方集解》C.《医方考》 D.《古今名医方论》E.《普济方》5:首次依据君臣佐使剖析组方原理的专著是:A.《伤寒明理论*药方论》B.《古今名医方论》C.《医方考》 D.《宣明论方》E.《三因极一病证方论》B型题A.《五十二病方》B.《C.《集验方》D.《伤寒杂病论》E.《黄帝内经》1: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是:2:最早将理法方药融为一体的医书是:3: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的医书是:A.《太平圣惠方》B.《太平惠民和剂局方》C.《备急千金药方》D.《千金翼方》E.《普济方》4: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药方是:5:我国现存古医籍中载方最多的方书是:A.《医方集解》 B.《医方考》C.《宣明论方》 D.《普济方》E.《古今名医方论》6:金元四大家之一刘完素所著的医书是:7:明代朱橚编纂载方61739首的医书是:8:清代吴崑所著的医书是: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C.《伤寒明理论*药方论》D.《医方考》E.《金匮方论衍义》9:最早提出君药概念的医书是:10:最早依据君臣佐使剖析组方原理的专著是:11:开后世之论之先河的医书是:D型题集唐以前医药文献,并结合个人经验,编撰而成的方书是:A.《太平圣惠方》 B.《备急千金要方》C.《肘后备急方》 D.《千金翼方》E.《普济方》X型题有关《普济方》的正确描述有:A现存古医籍中最大的方书 B.成书于清代 C.成书于元代 D.成书于明代 E.载方20000首F.载方61739首G.载方16834首H.作者为朱橚I.作者为汪昂J.作者为严用和K.现存最早的方书第二章:方剂与治法A型题1:清代提出“八法“的医家是:A.汪昂 B.程钟龄 C.罗美D..王孟英 E..吴鞠通2:提出中医“八法“的医书是:A.《医学心悟》 B.《医方考》 C.《医方集解》D.《古今名医方论》E.《医林改错》3:组成方剂的依据是:A.药物 B.证候 C.治法D.病位 E.病因B型题A.外感表证B.宿食不消C.热入营血D.阳气衰微E.心脾两虚1:汗法主要适用于:2;下法主要适用于:3:补法主要适用于:A.汗法B.吐法C.和法D.消法E.温法4:邪犯少阳首选地治法为:5:肝脾不和首选地治法为:6:表里同病首选的治法为:D型题1.:“燥屎內结“宜用:A.涌吐法B.活血法C.寒下法D.温下法E.发汗法2:下列哪项属于和法范畴:A.寒热并用B.表里双解C.气血两清D.温中散寒E.补脾养心X型题1:“八法“的内容有:A.汗,吐B.下,和C.温,清D.消,补E.寒,热F.固,因G.攻,散H.滑,涩I.燥,湿J.宣,通K.轻,重2:下列哪些属“和法“的范畴:A.和解少阳B.开达膜原C.滋补肝肾D.回阳救逆E.调和肝脾F.疏肝和胃G.气血两虚H.气血双补I.调和寒热J.表里双解K.温血活血3:下列哪些属于“消法”范畴:A.消食导滞B.行气C.活血D.化痰E.利水F.驱虫第三章:方剂的分类一:选择题A型题1:以病证分类的方书首推:A.《伤寒杂病论》B.《五十二病方》C.《小品方》D.《太平圣惠方》E.《普济方》2:下列医书中以组成分类方剂的是:A.《外台秘要》B.《五十二病方》C.《张氏医通》D.《祖剂》E.《兰台轨范》3:明确提出“七方”的医书是:A.《伤寒论》B.《伤寒明理论*药方论》C.《药对》D.《祖剂》E.《五十二病方》4:提出“八阵”概念的医书为:A.《时方歌括》B.《景岳全书》C.《医方集解》D.《圣济经》E.《千金要方》5:“十剂”概念首见于哪本方书:A.《本草纲目》B.《五十二病方》C.《药对》D.《伤寒明理论*药方论》E.《时方歌括》6:确切以“组成”分类的方书首推:A.《祖剂》B.《太平惠民和剂局方》C.《张氏医通》D.《本草纲目》E.《景岳全书》7:哪项分类法为最早的方剂分类法:A.病证分类B.病因分类C.脏腑分类D.组成分类E.治法分类8:急方是指:A.药味多或用量大,以治邪气方盛所需的重剂B.药性峻猛,以致病势急重,急于取效的方剂C.两方或数方组合的方剂D.药味少或用量小,以治病浅邪微的轻剂E.单位药味组成的方剂9:下列最早依据方剂的功能进行分类的方书是:A.《医方集解》B.《成方切用》C《成方便读》D《五十二病方》E《祖剂》10:《方剂学》规划教材的方剂分类法最接近下列哪一方书的分类法:A《五十二病方》B《黄帝内经》C《时方歌括》D《景岳全书》E《医方集解》B型题A《五十二病方》B《医方集解》C《祖剂》D《太平圣惠方》E《成方切用》1:以病证分类的方书首推:2:最早依据方剂功能进行分类的医书是:3:以组成分类的方书首推:A《伤寒明理论*药方论》B《时方歌括》C《景岳全书》D《普济方》E《千金要方》4:明确提出“七方”概念的医书是:5:“十剂”概念首见于哪本方书:6:提出“八阵”概念的医书是:A药味多或用量大,以治邪气方盛所需的重剂B药味缓和,以治病势缓慢,需长期服用的方剂C药性峻猛,以致病势急重,急于取效的方剂D由单位药味组成的方剂E两方或数方组合的方剂7:大方指:8:急方指:9:奇方指:A病证B病因C脏腑D组成E功能10:《五十二病方》方剂分类的依据是:11:《伤寒杂病论》方剂分类的依据是12:《医方集解》方剂分类的依据是D型题金代成无己所著《伤寒明理论*药方论》在前人基础上,提出的方剂分类法有:A七方B八阵C十剂D十二剂E二十四剂X性题1:以病证分类方剂的医书包括:A《五十二病方》B《伤寒杂病论》C《外台秘要》D《太平圣惠方》E《普济方》F《张氏医通》G《兰台轨范》H《备急千金要方》I《景岳全书》J《医方集解》K《成方便读》2:以治法分类的方书包括:A《伤寒杂病论》B《时方歌括》C《景岳全书*新方八略》D《医方集解》E《成方便读》F《成方切用》G《五十二病方》H《备急千金要方》I《张氏医通》J《普济方》K《太平圣惠方》3:《黄帝内经》提出的“七方”包括:A大B小C缓D急E奇F偶G重H 复I 寒J 热K 固4:《伤寒明理论*药方论》一书提出:A古方八阵B七方C十剂D十二剂F新方八阵5:《景岳全书》的“古方八阵”包括:A补B和C攻D散E寒F热J固H因I汗J吐K下6:方剂的分类主要包括:A病症分类B脏腑分类C病因分类D组成分类E治法分类F功能分类第四章:方剂的组成与变化一:选择题A型题1.组方原则最早见:A《黄帝内经》B《本草纲目》C《医学启源》D《脾胃论》E《成方切用》2.提出“力大者为君”的医家是:A张元素B李时针C李杲D吴仪洛E汪昂3.君药的作用是:A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B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C直接治疗次要兼证D消除或减缓方中他药的毒性与烈性E调和诸药4.“主病只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一句出自哪部医著: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医学源流论》D《成方便读》E《外台秘要》5.方中不可缺少的药物为:A君药B臣药C佐制药D反佐药E使药6.反佐药的涵义为:A药力居方中之首B根据病情需要,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C引方中诸药以达药所的药物D调和诸药的药物E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与烈性7.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称为:A君药B臣药C佐制药D使药E佐助药8.属于药量增减变化的两方为:A麻黄汤与麻黄加术汤B麻黄汤与三拗汤C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D抵当汤与抵当丸E理中丸与人参汤9.“药力”居方中之首的药物是:A君药B臣药C佐助药D反佐药E使药B型题A《素问*至真要大论》B张元素C吴仪洛 D 李东垣E徐大椿1.“主病只谓君”出自:2.“力大者为君”出自:3.“君药分量最多”出自:A君药B臣药C反佐药D使药E调和药4.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为:5.方中不可缺少的药物是:6.“药力”居方中之首的药物是:A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B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C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D用于消除或减缓方中他药的毒性与烈性E根据病情需要,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7.君药指:8.臣药指:9.佐助药指:D型题1.属于佐药含义的有:A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 C.在方中不可缺少药物B直接治疗次要的兼证D针对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E方中药力最大者2.方剂的组成变化主要有:A君药的加减B臣药的加减C佐使药的加减D药物炮制的变化E煎煮方法的变化3.臣药的含义有:A制约君药的毒性B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C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D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症E直接治疗次要兼证4.关于方剂组方原则的正确叙述为:A主病之谓君B佐君之谓臣C药力最大的为反佐药D引经药一定是使药E用量最大的为君药5.下列属于方剂组成变化的有:A麻黄汤去麻黄B小承气汤去大黄C抵当汤改用抵当丸D理中丸改用人参汤E厚朴三物汤去厚朴X型题1.关于君药的正确叙述有:A针对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B针对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C药力居方中之首D是一个方中不可缺少的药物E主病之谓君F用量较作为臣佐应用时要大G可以具畚引经药作用2.关于佐药的正确叙述有:A佐助药B佐制药C反佐药D药力小于君,臣药E一般用量较轻F方中可以没有佐药G药力大于臣药3.关于方剂组成变化的正确叙述有:A药味增减变化不包括君药的增减B药味增减变化包括君药的增减C药量增减变化D剂型更换变化E方剂中药味的增减,必然使方剂的功效发生变化F臣药的加减会使方剂的功效的根本改变G佐使药的加减不会引起方剂功效的根本改变第五章:剂型A型题汤剂的特点:A吸收快,能迅速发挥药效,特别是能根据病情的变化而随证加减B制作简便,吸收较快,节省药材,便于服用与携带C吸收较慢,药效持久,节省药材,便于携带与服用D作用迅速,味道可口,体积较小,服用方便E味甜量小,服用方便,吸收较快B型题将药物粉碎,混合均匀,制成粉末状制剂将药物饮片加水或酒浸泡后,煎煮一定时间,去渣取汁,制成的液体剂型将药物用水或植物油煎熬去渣而制成的剂型将药物提取物加适量赋形剂,或部分药物细粉制成的干燥颗粒状或块状制剂将药物研成细粉或用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粘合剂制成球形的固体剂型1:汤剂指:2:散剂指:3:丸剂指:X型题即可外用又可内服的剂型有:A汤剂B散剂C膏剂D酒剂E丹剂F锭剂第六章:方剂的服法一:选择题A型题煎煮中药忌用的工具为:A瓦罐B沙锅C搪瓷器具D铝制品E铜,铁器皿B型题A后下B包煎C烊化D冲服E先煎1.气味芬香的药物,煎煮时宜:2.矿物类药物,煎煮时宜:3.胶质,粘性大而且易溶解的药物,煎煮时宜下篇:各论第一章:解表剂A型题1.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功用的方剂是:A桂枝汤B麻黄汤C射干麻黄汤 D 九味羌活汤E大青龙汤2.麻黄汤主治证的病机是:A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B外感风寒表实C外感风寒表虚D外寒内饮E风邪犯肺3.证见:“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