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重庆市育才职业教育中心何雪梅
第一章绪论
1、解剖学基础就是介绍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及其生长发育规律的学科。
2、人体的构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整体。
细胞:组成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人体的四类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人体的九大系统: 运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脉管(循环)、感觉器、神经、内分泌。
3、内脏:人体九大系统中消化、呼吸、泌尿与生殖系统的大部分器官位于胸腔、腹腔与盆腔内,并有孔道与外界想通,故总称为内脏。
4、人体的分部:头、颈、躯干、四肢。
5、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上肢自然下垂与躯干两侧,手掌与足尖向前的姿势。
6、人体常用方位术语
腹侧(前)——近腹面背侧(后)——近背面
上(颅侧)——近头下(尾侧)——近足
内侧——近正中面外侧——距正中面较远
内——近腔内外——远离内腔
浅——近体表深——距体表较远
近侧——近躯干远侧——远离躯干
7、根据标准姿势,人体可有互相垂直的三种类型的轴。
矢状轴:由前→后,与身体长轴与冠状轴相垂直的轴。
冠状轴:由左→右,与身体长轴与矢状轴相垂直的轴。
垂直轴:由上→下,与身体长轴平行的轴。
8、人体的切面
矢状面:以前后方向将身体分成左右两部的纵切面。
冠状面:以左右方向将身体分成前后两部的纵切面。
水平面:与垂直轴相垂直,将身体分为上、下两部的断面。
9、石蜡切片就是研究人体组织学及胚胎学最常用的标本,基本程序就是取材、固定、脱水、包埋、切片、染色与封片,最常用的染色方法就是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又称HE染色。
第二章细胞
1、细胞就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长发育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2、人体最大的细胞:卵细胞;最小的细胞:小淋巴细胞。
3、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细胞膜:包绕在细胞表面的一层薄膜,又称质膜。
细胞质:就是细胞膜与细胞核之间的部分,包括:基质、细胞器、细胞骨架与包含物。
核糖体就是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线粒体就是细胞的“动力工厂”。
细胞核:细胞最重要的结构,就是细胞遗传信息储存、复制与转录的场所。
第三章基本组织
第一节上皮组织
1、上皮组织的分类
被覆上皮与腺上皮。
被覆上皮的特点
a、细胞形态较规则,排列密集,细胞外基质少。
b、细胞具有极性,它的一面朝向体表或中空器官的内腔,称游离面;另一端借基膜与深部结缔组织相连,称基底面。
c、被覆上皮无血管,其营养由结缔组织透过基膜供给。
2、被覆上皮种类及结构特点
A:单层上皮
①单层扁平上皮(单层麟状上皮)
顶面细胞呈不规则多边形、垂直切面
为梭形。
衬于心、血管与淋巴管腔面称内皮。
衬于胸膜、心包膜与腹膜表面称间皮
②单层立方上皮
由立方状细胞构成。
有分泌与吸收功能。
分布于肾小管、小叶间胆管与
甲状腺滤泡。
③单层柱状上皮
由棱柱状细胞核与杯状细胞,其中杯状细胞可分泌粘液,起润滑与保护作用。
分布于胃、肠、子宫。
④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由柱状细胞、棱形细胞、锥形细胞、杯状细胞组成。
分布于气管、支气管,对呼吸道有自洁作用。
B:复层上皮
①复层扁平上皮
表层:靠近游离面为数层扁平细胞;
中间层:有多边形细胞。
基底面:有基底细胞,呈立方形或矮柱状,有旺盛的分裂繁殖能力可以不断地补充衰老死亡与损伤脱落的细胞,有很强的保护作用。
分布于:皮肤表皮、食道与阴道等器官腔面。
②变移上皮
属于复层上皮,主要分布于肾盏、肾盂、输尿管与膀胱的腔面。
3、上皮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特殊结构)
由细胞膜与细胞质共同形成
①微绒毛
分布于小肠的叫纹状缘;分布于肾小管的叫刷状缘。
②纤毛
分布于气管、支气管,能进行单方向节律性摆动,有自洁作用。
4、腺上皮与腺
分泌物经过导管排出的腺称为外分泌腺,如:汗腺、唾液腺。
没有导管,分泌物释放到毛细血管或毛细淋巴管的腺称为内分泌腺,如甲状腺、肾上腺等。
内分泌腺的分泌物叫激素。
小测试:
一、判断题
1.内皮与间皮属于单层扁平上皮。
( )
2.单层立方上皮由棱状细胞构成。
( )
3.单层柱状上皮与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含有杯状细胞,有吸收与分泌的功能。
( )
4.变移上皮分布于肾、肾盏、输尿管与膀胱的腔面。
( )
二、选择题
被覆上皮的特点就是( )
A、细胞分游离面与基底面
B、有丰富的血管与神经末梢
C、细胞外基质内有大量纤维
D、细胞少,外基质多
三、简述题
1、简述被覆上皮的特点与分类
2、简述复层扁平上皮的结构与分布
3、简答内分泌腺与外分泌腺的区别
第二节结缔组织
1、疏松结缔组织的细胞种类及特点
①成纤维细胞就是疏松结缔组织的主要细胞,大而扁平有许多突起。
具有合成纤维与基质的功能,在组织受伤后的修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②巨噬细胞细胞形态多样,胞质内有许多溶酶体、吞饮小泡与吞噬体。
巨噬细胞具有强大的吞噬功能,参与免疫应答,就是重要的免疫细胞。
③浆细胞胞核小而圆,染色质排列成车轮状,能合成分泌抗体、参与体液免疫。
④肥大细胞胞质内充满粗大的嗜碱性颗粒,能合成肝素、组胺、白三烯。
肝素有抗凝血作用,组胺与白三烯与过敏反应有关。
⑤脂肪细胞在HE切片上脂滴被溶解后细胞呈戒指形,有合成与储存脂肪功能。
2、疏松结缔组织的纤维种类及特点
①胶原纤维数量最多,新鲜时呈白色,又称白纤维,韧性大,抗拉力强。
②弹性纤维新鲜时呈黄色,又称黄纤维,富有弹性。
③网状纤维起支架作用。
3、致密结缔组织主要还就是成纤维细胞,基质少。
常构成:肌腱、基膜;韧带、真皮。
4、软骨的分类
①透明软骨分布于肋软骨、气管、关节面。
②纤维软骨分布于椎间盘、关节盘、耻骨联合。
②弹性软骨分布于耳廓、会厌。
5、骨组织
由骨质与骨细胞构成,骨组织形式分为骨密质与骨松质。
骨密质位于骨干,有三种排列方式:
1)环骨板2)骨单位中央管就是血管与神经的通道3)间骨板
骨松质位于骨内部,由大量的针状、片状的骨小梁组成,呈疏松海绵状,空隙内有红骨髓、神经与血管。
6、血液
流动于心、血管内的液态的结缔组织,具有物质运输、功能调节、防御与缓冲功能。
2、血象:检测血细胞的形态、数量、分类百分比与血红蛋白的含量。
3、红细胞的特点
成熟的红细胞呈双凹圆盘形,无细胞核与细胞器,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使红细胞呈红色,有运输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功能。
4、白细胞的分类
中性粒细胞
1)就是数量最多的白细胞;
2)胞核呈弯曲杆状或分叶形;
3)胞质内浅红色颗粒有杀菌作用,浅紫色为嗜
天青颗粒,消化细菌与异物。
4)有很强的趋化性,就是体内重要的防御细
胞。
第三节肌组织
骨骼肌:借肌腱附着于骨(有力而不持久,随意肌)
心肌:分布于心脏与大血管的近心端(有节律,不易疲劳,不随意肌)
平滑肌:分布于中空性器官与血管的管壁内,收缩缓慢而持久,就是不随意肌。
1、肌节:指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由半个明带一个暗带外加半个明带组成,就是肌原纤维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第四节神经组织
1、尼氏体
指神经元胞体与树突内的斑块状或颗粒状的结构,强嗜碱性,由粗面内质网与游离核糖体构成,就是神经元合成蛋白与神经递质的主要场所。
2、神经元的分类:
多级神经元:
一个轴突、多个树
突。
双极神经元:
一个轴突与一个
树突。
假单级神经元:在胞体不远处分为两支,一支入脑或脊髓,称中枢突。
另一支成为周围突。
3、神经纤维:由神经元的长突起(轴突或长树突)及其周围包裹的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4、神经末梢:指周围神经纤维的终末部分遍布全身,她们终止于其她组织或器官内所形成的特殊结构。
小测试:
一、选择题
1、关于成熟红细胞的叙述,正确的就是( )
A、呈双凸圆盘形
B、无细胞核有细胞器
C、胞质充满血红蛋白
D、胞质充满紫色颗粒
2、杯状细胞( )
A、仅见于肠的黏膜上皮中
B、游离面有纤毛
C、游离面有微绒毛
D、分泌物有润滑与保护作用
3、能释放肝素的细胞就是( )
A、浆细胞
B、巨噬细胞
C、肥大细胞
D、脂肪细胞
4、肌节就是指( )
A、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肌原纤维
B、相邻两条M线之间的肌原纤维
C、M线与Z线之间的肌原纤维
D、暗带+明代
二、判断题
1、红细胞呈双凹圆盘形,无细胞核与细胞器( )
2、巨噬细胞来源于单核细胞。
( )
3、血小板参与止血与凝血的过程。
( )
4、神经元就是神经系统形态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 )
三、名词解释
内皮间皮肌节神经元尼氏体神经纤维神经末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