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朱自清《匆匆》优秀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朱自清《匆匆》优秀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朱自清《匆匆》优秀教案(人教版六年级
下册)
2匆匆
教学内容:4—6页
教材分析
本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

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本文围绕“匆匆”展开叙述,先写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再写自己八千多个日子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作者思绪万千,由景及人,叹息不已。

最后,作者发出内心的感叹。

文章的特点:一是结构精巧,层次清楚,转承自然,首尾呼应;二是文字清秀隽永,纯朴简练;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写燕子、杨柳、桃花,还是写太阳,都与“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的感叹融为一体,处处流露出作者对时光流逝感到无奈和惋惜。

本课是首次学习朱自清的文章,目的是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其作品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表达上的特点,并积累优美语言。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2个生字,正确读写“挪动、伶伶俐俐、赤裸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
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3.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
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4.重点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获得对文本的体验和
感受。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抓住课题“匆匆”,难点
是了解课文写了“时间匆匆,一去不返”的意思;再读课文,弄清各自然段大意;细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
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本课是一篇散文,学生对此不是太熟悉,因此要求学生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抓住课题“匆匆”,了解课文写
了“时间匆匆,一去不返”的意思;再读课文,弄清各自然
段大意;细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
想感情。

重点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获得对文本的体验和感受。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品读重点语句,体会表
达效果,讨论交流自己的体验感受是从课文中哪些语句获得的。

重点品读第2、3自然段中的句子。

指导学生理解“八
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
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等句子
的意思,感悟这些语句是怎样描写日子来去匆匆、一去不复
返的,又是怎样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

体会作者运用设问、
比喻、排比、拟人的句式,将不易察觉的时光匆匆,一去不
返写得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投影片
学生准备:阅读有关朱自清的散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感知内容,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第二课时:品读好句,体会特色。

第一课时课时数(3)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匆匆”是形容什么的?(急急忙忙的样子。

)不仅人
会“匆匆”,时间也回“匆匆”。

而且是一去不复返。

时间
到底到那里去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作家朱自清的《匆匆》,对作者进行简介。

二、整体感知
1.让我们一起走进《匆匆》这篇脍炙人口的美文,在他轻灵、细腻、诗意化的语言中去触摸时间这个精灵。

2.课件出示读书建议:
选择自己习惯的方式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怎样具体描
述日子去来的匆匆的?划出有关句子反复读一读,再就你的
体会与同桌交流。

3.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的匆匆的呢?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色。

三、精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1.随着学生的交流。

课件相机出示第三自然段。

2.时间这个精灵它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作者是如何
具体地描述出它的匆匆脚步的呢?请大家把心沉进去,再读
一读,想一想,感受一下日子匆匆流逝的足迹。

3.(指名交流)时间的脚步你们感到到了吗?谁能来说说。

4.是啊,作者通过写自己的日常生活来将无声无形的
时间具体化了,让我们感受到了时间它就在我们平凡的生活中,在一个又一个极普通的日子里匆匆流逝了,让我们真切
地触摸到了时间这个精灵的脚步。

指导朗读:
方案一:写得多好啊!这么美的语言让我们再次去读中
品味一下吧。

请大家再练习有感情地读一读,碰到自己特别
喜欢的句子时就多读读。

方案二:乐于交流,善于交流,让我们在交流中学会交流。

大家喜欢哪些句子就来给大家读一读,好吗?大家别忘
了听完后用自己的方式夸夸他。

(指名读后评读)
方案三:读得这么美的句子,老师也忍不住想来读一读,愿意听吗?如果你觉得我哪个地方读的好,别忘了也夸夸我,可以吗?(师范读)
这么有感情的朗读,那么你听出了什么感情?听了心理
有着怎样的想法?
5.同学们还想读吗?那么再有滋有味地读一读吧。


师给大家配上音乐。

(配乐读)
读得这么投入,让我们再一起来试试,老师起头,读到
你特别喜爱的句子时就站起来读。

设计意图:在朗读中感受时光匆匆易逝,体会作者的无
奈与惋惜之情。

四、审视自己,反思过去
1.作者的时间步履匆匆,那么你的时间又是怎样过去
的呢?能像作者这样具体地拣拾起时间的足迹吗?
2.点生仿照着说句子。

五、精读第4自然段,提升认识,升华感情。

1.是啊!闲聊时,日子从我们的嘴边溜去;跳橡皮筋时,日子从皮筋底下钻过去;打电子游戏时,它遍轻灵地从
我们的鼠标上夸过。

从我们手边飞逝了某一日,你觉察它去
的匆匆了,惋惜时,日子便又随着我们的叹息声轻轻飘去了。

时间就这样白白流逝,我们甘心吗?那作者甘心吗?请
大家从文中找出有关句子作依据。

2.是啊,作者为时光匆匆逝去感到了痛苦,并发出了
不甘心虚度此生的呐喊,这一个紧跟着一个的问题中实际上
蕴涵着答案,你能试着按你的理解解答吗?(师读课文生试
答)
3.把同学们的理解加进去,让我们采用问答的方式来对读,好吗?咱们一起读“过去的日子……”这一句,然后你们问,我来答,迅速看一看,弄清哪些句子该你读,准备好了吗?
4.多么动听的声音,多么响亮的回答啊!这里老师想送给大家一句名言,它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说的。

(课件出示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六、品读
学到这里,大家对时间一定有了许多新的感悟,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悟再次走进文本,选择你喜欢的部分用自己的方式尽情去读吧。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的方法来提高学生朗读兴趣,并通过朗读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

七、板书设计:
2匆匆
过去——无奈惋惜之情
现在——反思羞愧之情
未来——追求向往之情
第二课时课时数(4)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认真学习,你现在对时间有了一个怎样的新认识?作者又是怎样看的呢?
1.作者对过去的日子作了形象的比喻,“如轻烟”说明无影无踪;“如薄雾”说明很快消失。

2.“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是什么意思?
3.而“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你又是怎么理解的?
4.指导朗读。

5.是呀,时间这么的宝贵,我们真不应该让它白白地浪费啊!所以作者再次提醒我们。

齐读最后一小节。

二、总结课文。

1.时间匆匆,一去不复返,作者认为不能虚度此生,应该有所作为,他是在告诫自己,更是在唤醒人们。

让我们带着这种体会,一起来来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时间是怎样匆匆溜走的?
3.人的一生应该怎样的度过?
4.过渡:作者以优美的笔触描述了时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请同学们想一想读了这篇课文,使你想到些什么?把你想到的说一说。

(可以是一些关于时间的文章、诗词、格言、警句、故事,或者是自己、他人的日子是怎样过的,也可以是人的一生应当怎样度过的。


三、学生超市(任选两项)
(1)认真去读《朱自清散文选》中的《春》、《荷塘月色》、《背影》等文章;
(2)读一读林清玄的《和时间赛跑》(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

继续搜集有关时间的名言、警句、故事等,写出自己的体会,组织一次演讲;
(3)同学们也可以自己搜集资料,写出《我所了解的朱自清》;
(4)办一期珍惜时间的手抄报。

设计意图:大力推荐名家名篇进行课外阅读补充,同时进行归类练习。

板书设计:
2、匆匆
过去——无奈惋惜之情
时光匆匆现在——反思羞愧之情珍惜时光
一去不返未来——追求向往之情郑崇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