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管理系统电子商务是当今的热门话题,然而传统的编程语言难以胜任电子商务系统,电子商务要求程序代码具有基本的要求:安全、可靠、同时要求能与运行于不同平台的机器的全世界客户开展业务。
Java以其强安全性、平台无关性、硬件结构无关性、语言简洁同时面向对象,在网络编程语言中占据无可比拟的优势,成为实现电子商务系统的首选语言。
因此,在该采购管理系统中,将采用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Java语言作为编程语言,开发工具使用Eclipse,数据库使用微软公司的SQL Server2000,中间件使用Tomcat5.0,并在系统中加入Hibernate、Struts以及开源工作流Agent Flow等技术。
关键词采购管理、Java、Eclipse、Tomcat、SQL Server20001 研究背景采购是企业物资供应部门按已确定的物资供应计划,通过市场采购、加工订制等各种渠道,取得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各种物资的经济活动。
无论是工业企业还是商业企业,“采购”业务的状况都会影响到企业的整体运营状况。
在电子商务出现之前,企业的采购采用的是纸质文件传输,这样势必造成采购流程时间的拉长和对采购流程监控不及时的问题存在,而这些问题随着企业规模不断的扩大,以及产能的提高,将不可避免的制约企业发展的速度,本论文探讨的就是将现代化的电子商务技术运用到企业的采购流程中去,提高采购流程效率,解决传统采购中诸如查询难,监管不力等问题。
作为中国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汽车行业,近年来发展速度快速,产能逐年增加,为了配合生产的需要,一个优秀的采购管理程序是必不可少的,本论文将以一家生产型汽车企业为背景,开发一套汽车生产企业的采购管理软件,并在此系统中运用一些先进的软件工具以及软件思想,使这套系统能够高效,安全地完成现代生产型企业采购流程的需求。
2 文献综述2.1 面向对象技术及Java语言的发展面向对象技术最初是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开始的,它的出现以60年代simula语言为标志。
80年代中后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逐渐成熟,被计算机界理解和接受,人们又开始进一步考虑面向对象的开发问题。
这就是九十年代以Microsoft Visual系列OOP软件的流行的背景。
传统的结构化分析与设计开发方法是一个线性过程,因此,传统的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方法要求现实系统的业务管理规范,处理数据齐全,用户能全面完整地其业务需求。
传统的软件结构和设计方法难以适应软件生产自动化的要求,因为它以过程为中心进行功能组合,软件的扩充和复用能力很差。
对象是对现实世界实体的模拟,因面能更容易地理解需求,即使用户和分析者之间具有不同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特点,也可很好地沟通。
区别面向对象的开发和传统过程的开发的要素有:对象识别和抽象、封装、多态性和继承。
对象(Object)是一个现实实体的抽象,由现实实体的过程或信息牲来定义。
一个对象可被认为是一个把数据(属性)和程序(方法)封装在一起的实体,这个程序产生该对象的动作或对它接受到的外界信号的反应。
这些对象操作有时称为方法。
对象是个动态的概念,其中的属性反映了对象当前的状态。
类(Class)用来描述具有相同的属性和方法的对象的集合。
它定义了该集合中每个对象所共有的属性和方法。
对象是类的实例。
由上分析不难看出,尽管OOP技术更看中用户的对象模型,但其目的都是以编程为目的的,而不是以用户的信息为中心的,总想把用户的信息纳入到某个用户不感兴趣的“程序对象”中。
Java,是由Sun Microsystems公司于1995年5月推出的Java程序设计语言和Java平台的总称。
用Java实现的HotJava浏览器(支持Java applet)显示了Java的魅力:跨平台、动态的Web、Internet计算。
从此,Java被广泛接受并推动了Web的迅速发展,常用的浏览器现在均支持Java applet。
Java平台由Java虚拟机(Java Virtual Machine)和Java 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简称API)构成。
Java 应用编程接口为Java应用提供了一个独立于操作系统的标准接口,可分为基本部分和扩展部分。
在硬件或操作系统平台上安装一个Java平台之后,Java应用程序就可运行。
现在Java平台已经嵌入了几乎所有的操作系统。
这样Java程序可以只编译一次,就可以在各种系统中运行。
Java是一种简单的,面向对象的,分布式的,解释型的,健壮安全的,结构中立的,可移植的,性能优异、多线程的静态语言。
当1995年SUN推出Java语言之后,全世界的目光都被这个神奇的语言所吸引。
那么Java到底有何神奇之处呢?Java语言其实最早诞生于1991年,起初被称为OAK语言,是SUN公司为一些消费性电子产品而设计的一个通用环境。
他们最初的目的只是为了开发一种独立于平台的软件技术,而且在网络出现之前,OAK可以说是默默无闻,甚至差点夭折。
但是,网络的出现改变了OAK的命运。
在Java出现以前,Internet上的信息内容都是一些乏味死板的HTML文档。
这对于那些迷恋于WEB浏览的人们来说简直不可容忍。
他们迫切希望能在WEB 中看到一些交互式的内容,开发人员也极希望能够在WEB上创建一类无需考虑软硬件平台就可以执行的应用程序,当然这些程序还要有极大的安全保障。
对于用户的这种要求,传统的编程语言显得无能为力。
SUN的工程师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从1994年起,他们开始将OAK技术应用于WEB上,并且开发出了HotJava 的第一个版本。
当SUN公司1995年正式以Java这个名字推出的时候,几乎所有的WEB开发人员都心生感叹:噢,这正是我想要的!于是Java成了一颗耀眼的明星,丑小鸭一下子变成了白天鹅。
2.2 开发工具Eclipse介绍Eclipse 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基于 Java 的可扩展开发平台。
就其本身而言,它只是一个框架和一组服务,用于通过插件组件构建开发环境。
幸运的是,Eclipse 附带了一个标准的插件集,包括 Java 开发工具(Java DevelopmentTools,JDT)。
Eclipse最初是由IBM公司开发的替代商业软件Visual Age for Java的下一代IDE开发环境,2001年11月贡献给开源社区,现在它由非营利软件供应商联盟Eclipse基金会(Eclipse Foundation)管理。
2003年,Eclipse 3.0选择OSGi服务平台规范为运行时架构。
2007年6月,稳定版3.3发布。
2008年6月发布代号为Ganymede的3.4版。
2009年7月发布代号为GALILEO的3.5版。
Eclipse是著名的跨平台的自由集成开发环境(IDE)。
最初主要用来Java 语言开发,但是目前亦有人通过插件使其作为其他计算机语言比如C++和Python 的开发工具。
Eclipse的本身只是一个框架平台,但是众多插件的支持使得Eclipse拥有其他功能相对固定的IDE软件很难具有的灵活性。
许多软件开发商以Eclipse为框架开发自己的IDE。
Eclipse 最初由OTI和IBM两家公司的IDE产品开发组创建,起始于1999年4月。
IBM提供了最初的Eclipse代码基础,包括Platform、JDT 和PDE。
目前由IBM牵头,围绕着Eclipse项目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庞大的Eclipse联盟,有150多家软件公司参与到Eclipse项目中,其中包括Borland、Rational Software、Red Hat及Sybase等。
Eclipse是一个开发源码项目,它其实是 Visual Age for Java的替代品,其界面跟先前的Visual Age for Java差不多,但由于其开放源码,任何人都可以免费得到,并可以在此基础上开发各自的插件,因此越来越受人们关注。
近期还有包括Oracle在内的许多大公司也纷纷加入了该项目,并宣称Eclipse将来能成为可进行任何语言开发的IDE集大成者,使用者只需下载各种语言的插件即可。
虽然大多数用户很乐于将 Eclipse 当作 Java IDE 来使用,但 Eclipse 的目标不仅限于此。
Eclipse 还包括插件开发环境(Plug-in Development Environment,PDE),这个组件主要针对希望扩展 Eclipse 的软件开发人员,因为它允许他们构建与 Eclipse 环境无缝集成的工具。
由于 Eclipse 中的每样东西都是插件,对于给 Eclipse 提供插件,以及给用户提供一致和统一的集成开发环境而言,所有工具开发人员都具有同等的发挥场所。
基于Eclipse 的应用程序的突出例子是IBM 的WebSphere Studio Workbench,它构成了 IBM Java 开发工具系列的基础。
例如,WebSphere StudioApplication Developer 添加了对 JSP、servlet、EJB、XML、Web 服务和数据库访问的支持。
2.3 数据库SQL Server2000介绍SQL Server 是一个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最初是由Microsoft Sybase 和Ashton-Tate三家公司共同开发的,于1988 年推出了第一个OS/2 版本。
在Windows NT 推出后,Microsoft与Sybase 在SQL Server 的开发上就分道扬镳了。
Microsoft 将SQL Server 移植到Windows NT系统上,专注于开发推广SQL Server 的Windows NT 版本;Sybase 则较专注于SQL Server在UNIX 操作系统上的应用。
在本书中介绍的是Microsoft SQL Server 以后简称为SQL Server 或MS SQL Server。
SQL Server 2000 是Microsoft 公司推出的SQL Server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一个版本。
该版本继承了SQL Server 7.0 版本的优点同时又比它增加了许多更先进的功能,具有使用方便,可伸缩性好与相关软件集成程度高等优点,可跨越从运行Microsoft Windows 98 的膝上型电脑到运行Microsoft Windows 2000 的大型多处理器的服务器等多种平台使用。
SQL server特点:数据库引擎全面支持XML;可以安装在windows的多种版本上,联合服务器,索引视图等的支持可以使SQL server2000升级到最大web 站点所需的性能级别;分布式查询可以引用其他种类数据库中的数据,保证分布式数据库中数据更新的完整性,复制能够维护数据的多个副本,这些用户可以自己修改合并到发布服务器,保证数据完整性并且将管理并发修改数据库的开销减到最小;易于安装,部署和使用;包含数据仓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