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子筛催化剂

分子筛催化剂

绿色高分子材料论文——分子筛催化剂学院:京江学院班级:高分子1101姓名:***学号:**********摘要: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多的研究了新型环保的催化剂。

目前,分子筛催化剂在炼油与化工工业得到了研究与应用,如催化裂化、加氢裂化、带支链芳烃的烷基化、异构脱蜡以及轻烯烃聚合等。

国内外已开发出一批有发展前景的高功能化、多功能化、精密化的分子筛催化剂材料。

1. 分子筛催化剂的概述1.1、定义:指以分子筛为催化剂活性组分或主要活性组分之一的催化剂。

又称沸石催化剂。

分子筛具有离子交换性能、均一的分子大小的孔道、酸催化活性,并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水热稳定性,可制成对许多反应有高活性、高选择性的催化剂。

应用最广的有X型、Y型、丝光沸石、ZSM-5等类型的分子筛。

工业上用量最大的是分子筛裂化催化剂。

1.2、合成方法:①水热晶化法;②非水体系合成法;③干胶转换法;④无溶剂干粉体系合成法;;⑤微波辐射合成法;⑥蒸汽相体系合成法;⑦多级孔道沸石分子筛的合成;⑧化学后处理法;⑨硬模板法;⑩软模板法。

2. 分子筛催化剂的的发展现状1954年第一次人工合成沸石分子筛催化剂并作为吸附剂而商品化。

20世纪50年代人们先后合成了 A 型、X型和Y 型分子筛。

随着人们对分子筛催化剂的不断加深,美国联合碳化学公司(UCC)开发出合成沸石分子筛,继而,美国Mobil公司的研究人员开发出由Zeolites Socony Mobil缩写命名的ZSM系列高硅铝比沸石分子筛催化剂,并形成工业化规模生产。

1980年Sand合成了ZEOLON分子筛。

1982 年UCC(联合碳化公司)Wilson和Flanigen等首次合成20余种AlPO4 和SaPO4分子筛,从而打破了沸石分子筛由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四面体组成的传统观念。

1982年,WLSON 等在水热条件下首先合成了新型微孔磷铝分子筛,这种分子筛由铝氧四面体和磷氧四面体严格有序交替排列而成,其骨架接近中性。

1992年美国Mobil公司发现了M41S介孔分子筛。

为了改善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在催化剂中加入杂原子,如La、Ce、Fe、Mn、Ti、Sn。

Vietze等将有机燃料加入到在磷酸铝分子筛合成中。

Tang等在磷酸铝分子筛中组合了直径为0.4nm的超小的单个的碳纳米分子筛。

Caro等报道了非线性硝基苯胺载体磷酸铝晶体的特性。

近几年来市场对各类分子筛催化剂的需求不断增加,国内合成分子筛的生产规模也不断增大。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展沸石分子筛的合成及改性研究工作,开发出二甲醚裂解制低碳烯烃催化剂及甲醇转化制低碳烯烃催化剂。

1988年首次合成了具有十八环的VPI-5分子筛,孔径达1.3nm,实现了大孔分子筛的合成。

上海骜芊科贸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经营ZSM-5高硅沸石分子筛结晶粉体、疏水晶态ZSM-5吸附剂等系列分子筛。

南开大学催化剂厂主要生产了NKF-5分子筛(直接法合成ZSM-5分子筛)、Bate分子筛、Y 型分子筛及以其为载体的获得国家级发明奖的各类催化剂。

3. 常见的分子筛催化剂3.1、ZSM-5分子筛催化剂ZSM-5分子筛催化剂具有独特的孔道结构和孔径尺寸、稳定的骨架和大范围可调硅铝比,有较优异的催化性能,有二维十元环孔道,孔径在0.55nm 左右,热稳定性和催化活性高的特点。

ZSM-5分子筛催化剂可用于烷烃的芳构化、催化裂化及异构化,近年来因其独特的孔道结构及表面酸碱特性,其催化反应主要在酸碱中心进行,可以用于甲醇转化为烃类过程,低碳烷烃脱氢过程。

同时高硅ZSM-5分子筛为疏水性,对甲醇转化为烃类的活性和热稳定性都很好。

改性的ZSM-5沸石分子筛更能提高其催化性能。

ZSM-5沸石分子筛的改性方法有水蒸气改性、离子交换改性、化学气相沉积改性。

水蒸气改性是通过改变分子筛的硅铝比来达到改性的目的。

ErofeevVI等报道,高硅ZSM-5沸石经过高温水热处理后,其酸性中心将重新分布,原有的强酸中心基础上产生了弱L酸中心,有利于提高C2~C4低碳烯烃的选择性,低焦炭收率。

在陈洪林等的基础上,通过原位两步晶化法,合成了含有ZSM-5和Y沸石的复合分子筛催化剂ZSM-5/Y。

3.2、MCM分子筛催化剂MCM系列催化剂属于介孔催化剂,它的介孔是无序、无定形的,它们的孔道是有序排列,且孔径大小分布很窄。

在经过优化合成条件或后处理后,具有一定的水热稳定性、很好的热稳定性、比表面积较大(>400m2/g)、孔隙率较高、颗粒外形规则、组成可调等特点,且可在微米尺度内保持高度的孔道有性。

胡灯红、郑华均对MCM-41介孔分子筛催化剂进行了改性研究。

为了满足大分子反应的需要,增大中孔分子筛的孔径已成为对其研究的热点,它可以通过改变模板剂、添加增孔剂、调节表面活性剂的碳链长度、添加辅助剂等方法对其进行改性。

MCM-41型介孔分子筛催化剂是一种具有应用潜力的新型催化材料,要将MCM-41分子筛催化剂全面推向工业应用,发挥其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

改性后的MCM-41 还可以被用作吸附剂、催化剂以及催化剂载体,还可以应用于环境保护、有机大分子合成、氧化还原反应以及石油炼制等行业。

MCM 分子筛催化剂还可以用于催化氧化脱硫。

MCM-22分子筛在苯与丙烯烷基化、甲烷无氧芳构化、催化裂化、烯烃芳构化及甲苯歧化方面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3.3、SBA分子筛催化剂SBA分子筛催化剂具有介孔结构,有均一的孔道直径分布,孔径可调变,壁厚且水热稳定性很高。

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高达2500m2/g)和孔体积(可高达2.25cm3/g)。

SBA分子筛催化剂已应用于催化、分离、生物及纳米材料等领域。

SBA分子筛催化剂可以作为固体酸催化剂载体。

改性的SBA-15分子筛催化剂主要用于催化剂氧化反应、催化加氢、聚合、缩合反应、烷基化反应、异构化反应、催化裂化、光催化及热分解等方面。

虽然SBA分子筛催化剂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但由于其孔径较小、壁薄、水热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较弱,使其在催化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通过增加壁厚、品化孔壁、掺杂金属原子以及在离子表面涂覆吸水性膜等方法对其改性,可以使其稳定性提高,从而改善了其在催化领域的应用。

3.4、磷酸铝分子筛催化剂此类分子筛催化剂的骨架是由(AlO4)及(PO4)四面体严格交替而成的骨架呈电中性。

磷酸铝分子筛催化剂的四面体中的中心Al3+和P5+可以被许多不同价态的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取代,形成具有不同结构与性能的杂原子MeaPO -n分子筛催化剂。

磷酸铝AlPO4-n系列分子筛催化剂在催化领域得到了应用与研究。

由于AlPO4-5分子筛催化剂具有三维微孔晶体结构,由磷氧四面体和铝氧四面体组成,呈电中性,因此作为载体有着其它物质所没有的独特优点。

将铁离子加入催化剂中能有限制非活性石墨炭的生成,提高催化剂稳定性。

磷酸铝分子筛催化剂,除了上述应用还具有良好的水热稳定性,可用于气液体的干燥、净化、分离、回收,也可用做催化剂的载体。

由于磷酸铝分子筛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可广泛应用于很多反应中,如裂解反应、脱氢反应、水合反应、酯化反应等,并且表现出优异的性能。

3.5、SAPO-11分子筛催化剂SAPO-11分子筛催化剂属于中孔分子筛,具有二维的非交叉的十元环椭圆型孔,孔径0.39nm×0.64nm,物化性能类似于硅铝沸石,而且还具有某些磷铝酸盐分子筛的特性。

SAPO-11分子筛因其合成条件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酸强度,因此呈现出独特的催化性能。

目前已应用于裂化,加氢裂化,芳烃和异构烷烃的烷基化,二甲苯异构化,聚合,加氢脱氢,烷基转移,脱烷基以及水和反应等多种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过程中。

为了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有人对SAPO -11分子筛进行了改性,可以对SAPO-11分子筛进行负载改性和掺杂改性。

用贵金属进行改性,改性之后的分子筛催化剂多用于长链烷烃支链化反应,润滑油降凝以及加氢裂化尾油异构脱蜡等方面。

在分子筛中掺入金属离子后,进入分子筛骨架后的金属离子会对分子筛的酸性,氧化还原特性,结晶度及孔结构等产生影响。

4. 结论分子筛催化剂的应用已遍及石油化工、环保、生物工程、食品工业、医药化工等领域。

有些分子筛催化剂在催化氧化方面活性并不是很高,所以有研究者对其进行了改性。

微孔分子筛由于其孔径较小,大分子进入孔道比较困难,同时扩散阻力较大,在其孔道内形成的产物不能快速逸出,极大的限制了微孔沸石在大分子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介孔分子筛可以弥补微孔分子筛的不足,为大分子反应提供有利的空间构型。

但由于介孔分子筛的孔壁处于无定形状态,其水热稳定性较差,且酸性较弱,同样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尤其是在石油炼制工业中的应用。

因此,人们正在研究具有强酸性、沸石型孔壁结构的介孔复合材料和微孔-介孔分子筛复合材料的合成。

参考文献:[1]LiuWeiQiang,ShangTongMing,CuiYiMei.Characteristics Of heptane hdroisomerization over PT L Pd)/SAPO-11catalyst[J].Jouralof Jiangsu Teach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8,14 (1):1-5.[2]汪颖军,李小辉,刘成双,等.SAPO-11分子筛合成及其用于催化[J].工业催化,2010(3).[3]孙锦宜.催化剂材料的研究动向[J].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1996 (1):47.[4]李飒英.沸石分子筛的合成及合成机理[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6).[5]Corma A,[J].Chem.Rev,1997,97:2373-2420.[6]Vander J C Wall,VanBekku H[J].J.Porous Mater.1988,5:289-303.[7]Corma A,[J].Chem.Rev,1997,97:2373-2420.[8]Barthomeuf D,Coudurier G,Vedrine J C[J].Mater.Chem.Phys,1988,18553-575.[9](a)Sithambaram S,Ding Y,Li W,rtal.[J].Green Chem.2008,10:1029-1032.[10]汪慧智.新型分子筛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辽宁省大连市渤海实验室,2006 (2).[11]周继红.合成分子筛母液及其利用研究[J].现代化工,2010(2).[12]朱洪法.编催化剂载体[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0.[13]杨华明,邱冠周.分子筛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J].中南工业大学,1996 (5).[14]李新柱,张记市.Co取代介孔磷铝分子筛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9(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