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练习卷1班级姓名一、积累运用(8分)①,乱时还与静时同。
②不惜千金买宝刀,。
③东风袅袅泛崇光,。
④日暮乡关何处是,。
三镜戊辰①,徵薨,命百官九品以上皆赴丧,给羽葆鼓吹②,陪葬昭陵。
其妻裴氏曰:“徵平生俭素,今葬以一品羽仪③,非亡者之志。
”悉辞不受,以布车载柩而葬。
上登苑西楼,望哭尽衰。
上自制碑文,并为书石。
上思徵不已,谓侍臣曰:“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魏徵没,朕亡一镜矣!”注释:①戊辰:这是贞观十七年正月的戊辰,这月壬子是初一,下推至戊辰是十七日。
②羽葆鼓吹:羽葆是用鸟羽装饰的车盖。
鼓吹指鼓吹乐队,乐器有鼓、钲、箫、笳等。
皇家给羽葆和鼓吹乐队送葬,是对死去大臣的荣宠。
③一品羽仪:一品官的羽葆仪仗。
羽仪指羽饰车盖、鼓吹等。
一、解释加点的词(4分)1谓侍臣曰谓:( ) 2.悉辞不受悉:( )二、翻译句子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魏徵没朕亡一镜矣! (4分)三、由上文的故事可知“上”即为_______,是历史上有名的明君,在位期间,善于采纳臣子的建议,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_________ 的局面。
(4分)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橘逾淮为枳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9.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文中的晏婴是时期齐国的政治家。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3分)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楚王侮辱晏子的真正目的是要羞辱齐国。
B.晏子巧妙设喻,得出楚人善于偷盗的结论。
C.从文末楚王的话可以看出他被晏子的口才折服。
D.文章通过对话描写塑造了晏子机智善辩的形象。
郑之鄙人学为盖①。
三年艺成而大旱,盖无所用,乃弃而为桔槔②。
又三年艺成而大雨,桔槔无所用,则又还为盖焉。
未几而盗起,民尽该戎服,鲜有用盖者。
欲学为兵,则老矣。
越有善农者凿田以种稻,三年皆伤于涝,人谓之宜泄水以树③黍,弗对,而仍④其旧。
其年乃大旱,连三岁,计其获则偿所歉而赢焉。
故曰‘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天下之名言也。
”【注释】①盖:雨具。
②桔槔:亦作“秸皋”,井上汲水的工具。
③树:种植。
④仍:依照。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1)鲜有用盖者鲜:()(2)旱斯具舟具:()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连三岁,计其获则偿所歉而赢焉。
14.面对别人的劝告,越农的表现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15.对文章主旨理解恰当的一项是(3分)A.做事应有远见,否则将穷于应付。
B. B.失败不应怨天尤人,应及时反思。
C..学无止境,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
D. .命运无常,个人总是无能为力的。
二、现代文 (共4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
(21分)扫描莎士比亚①王安石《泊船瓜洲》有“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深得后人激赏。
一个“绿”字,把形容词当做动词使,让青翠欲滴的江岸跃然纸上,春风吹拂的动感扑面而来。
这种词性活用的手法,在中国古典文学中俯拾皆是。
诗词如蒋捷的“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古文如《伤仲永》中的“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不胜枚举。
②无独有偶,在英国文豪莎士比亚的手中,这一手法同样被运用得炉火纯青。
西方评论家把这种修辞手法称为“功能转换”。
譬如《仲夏夜之梦》中写到“the childing autumn, angry winter”(丰收的秋季、愤怒的冬季),其中child本是名词,表示“儿童”,转义为“生产”,形容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再如《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一剧中写道“He words me girls,he words me”(他用话骗我,姑娘们,他用话骗我)。
其中word本是表示“词语”的名词,这里也化作动词,形容巧言令色的行为。
③对莎士比亚语言风格感兴趣的,不仅仅是文学家。
现在,越来越多的神经科学家,也加入到文学赏析的行列中来。
英国的一项研究试着从脑科学的角度,分析莎士比亚这种“功能转换”的写作手法。
在实验中,被试将会读到两种句子。
一种是莎翁有功能转换的原句,一种是把原句中词类活用的那个特殊的词替换成正常词性的词,但不改变原意。
研究人员用脑电图描记仪的仪器记录下他们阅读时的脑电活动。
④在句子理解领域中,当句子违反了语法时(如“猫老鼠吃”),大脑会在约600毫秒后产生一个正波,叫做“句法P600效应”;而句子违反了语义时(如“老鼠吃猫”),大脑会在约400毫秒后产生一个负波,叫做“语义N400效应”。
因此,通过观察一个句子是否触发了N400或者P600反应,就可以推导出人们理解该句子的过程。
研究发现,当人们阅读莎翁的原句时,大脑会产生“句法P600效应”,却不会产生“语义N400效应”。
而阅读那些转写过来的对应的句子是,两种效应都不会产生。
换句话说,莎翁这种“功能转换”的手法虽然,但是,而且还产生了一种新奇性,需要读者调动更多的注意力和认知力,让阅读变得更有挑战性。
⑤当莎翁妙笔生花的时候,自然是不会想到,数百年后的今天,科学家们会用脑电图研究他的作品。
用神经科学的方法分析文学,隶属于一个方兴未已的交叉学科,名为“神经文学”。
这片领域的新奇想法层出不穷,有的学者分析大脑哪些部分在感知处理诗歌的韵律,有的学者在分析人在阅读不同类型的文字时大脑活动的差异。
⑥2012年一项专注于语言中触觉“隐喻”现象的研究发表,该研究让被试平躺在功能磁共振成像仪中,听两类句子,并记录下他们的脑部活动。
一种句子使用了触觉隐喻。
例如“歌手有着天鹅绒般的嗓音”,以天鹅绒的丝滑形容歌声的优美。
另一种意思接近但不含隐喻,如“歌手有着优美的嗓音”。
实验发现,相比于普通句子,人们在理解使用了触觉隐喻的句子时,大脑顶叶与触觉相关皮层变得更加活跃,这通常在人们真正使用触觉时才出现。
这说明感受隐喻不仅需要从语言本身入手,还要调动我们自身的感觉。
这种多通道的交互认知,制造了一种奇妙的阅读体验。
⑦《纽约时报》认为“神经文学”将是人文学科中的“下一个里程碑”。
当然,这门还在襁褓中的交叉学科,还存在着诸多不足。
但是,把莎士比亚放进脑电图描记仪,文学与科学互相滋养,会让我们把往日的言语咀嚼出另一番风味。
16.②段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4分)17.根据上下文,把第④段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4分)18.根据上下文给“神经文学”下定义。
(3分)神经文学是19.从全文来看,“神经文学”领域的“新奇想法”具体有:(6分)①②③④20.依据文意,人们在阅读下列句子时,(1)产生“句法P600效应”的是,(2)“大脑顶叶与触觉相关皮层变得更加活跃”的是。
(4分)A.一群云雀婉转啼鸣,像天空里撒开了一颗颗圆润的珠子。
B. 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像神秘的碉堡,又像高大的巨人。
C.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D.阅读诗歌会唤起人们对过去的记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1—26题。
(27分)白纸的传奇①大约在我出生前一年,父亲到上海谋职。
经由同乡推荐,父亲做了一个军阀的秘书。
那时的上海是中国的第一大埠,父亲能在那里得到一官半职,乡人无不称羡。
可是,父亲离家两年没有许多款项汇回来,使祖父和继祖母都非常失望。
②大约在我出生后一年,那位军阀被国民革命军击败,父亲于战乱之际仓皇回家,手里提着一只箱子。
那时,手提箱不似今日精巧,尺寸近似十九英寸电视机屏幕,厚度相当于一块砖头。
这只箱子是他仅有的“宦囊”。
箱子虽小,显然沉重,乡人议论纷纷,认为这只随身携带的箱子里一定有金条,甚或是珠宝。
因为上海可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地方啊,伸手往黄浦江里捞一下,抓上来的不是鱼,而是白花花的银子。
③可是,我家的经济形势并没有改善,依然一年比一年“紧张”,遣走使女,卖掉骡子,把靠近街面的房子租给人家做生意。
乡人驻足引颈看不到精彩的场面,也就渐渐地把那只手提箱忘记了。
④我初小毕业,升入高小。
美术老师教我们画水彩,我得在既有的文具之外增添一些画图纸。
这时,父亲从床底下把那只箱子拿出来。
箱子细致润泽,显然是上等的牛皮。
他把箱子打开。
⑤箱子里装的全是上等的白纸!⑥那时候我们学生使用两种纸,松软的毛边纸和光滑的新闻纸,而“新闻纸”已经是我们的奢侈品。
但父亲从箱子里拿出纸是另一番模样:颜色像雪,质地像瓷,甩手抚摸的感觉像皮,用手提着一张纸在空气中抖动,声音像铜。
这怎会是纸?我们几曾见过这样的纸!那时,以我的生活经验,我的幻想,我的希冀,突然看见这一箱白纸,心中的狂喜一定超过看见了一箱银元!⑦当年父亲的那些同事分头逃亡时有,有人携带了经手的公款,有人携带了搜刮的黄金,有人拿走了没收的鸦片,有人暗藏了银行的存折。
父亲什么也没有,打算什么也不带。
⑧他忽然看到那些纸……⑨在那个三代同堂的大家庭里,继祖母因父亲失宠而嫌恶母亲,可是母亲对父亲并没有特别的期望。
母亲当时打开箱子,看了,抚摸了,对父亲说:“这样清清白白,很好。
”他们锁上了箱子,放在卧床底下,谁也没有再提。
⑩倏忽7年。
⑾ 7年后,父亲看到了他预期的效果。
我得到那一箱纸,顿时快乐得像个王子。
由于纸好,画出来的作业也分外生色,老师给的分数高。
⑿高小只有两年。
两年后应该去读中学,可是那时读中学是城里有钱人的事,父亲不能负担那一笔一笔花费。
他开始为我的前途忧愁,不知道我将来能做什么。
但是,他不能没有幻想,他看我的图画,喃喃自语:“这孩子也许能做个画家。
”我用那些白纸折成飞机,我的飞机飞得远。
父亲说:“他将来也许能做个工程师。
”有一次我带了我的纸到学校里去xuàn yào,一张一张赠送给同学,引起一片欢呼声。
父亲大惊:“难道他将来做慈善事业?”⒀父亲也知道幻想终归是幻想,他用一声叹息来结束。
这时母亲会轻轻地说:“不管他做什么,能清清白白就好。
”⒁清清白白就好。
我听见过好多次。
⒂现在,我母亲逝世50年了,父亲逝世也将16年了,而我这张白纸上已密密麻麻写满了几百万字。
这几百万字可以简约成一句话:“清白是生命中不可忍受之轻,也是不可承受之重。
21.根据拼音写汉字。
xuàn yào (2分)22.结合上下文,第⑤段的感叹号所表达的情感应是:(4分)(1)(2)23.从记叙的顺序看,第⑦—⑨段属于,其作用是(4分)24.文题中“传奇”二字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越寻常的故事”,文中写到的传奇故事有:(6分)(1)(2)(3)25.对文章的写作意图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表达作者对父母深深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