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去极化3-4 高温腐蚀理论 教学课件
去极化3-4 高温腐蚀理论 教学课件
Ⅰ阴极面积一定, 阳极面积增加,腐蚀速度不变。 Ⅱ阳极面积一定,阴极面积增加,腐蚀速度增大。
扩散控制腐蚀速度时:腐蚀速度与材料无关, 但与阳、阴极面积和形状有关。阳极面积增 加,腐蚀速度减小。
1、在宏观电池中(扩散控制时)
随S阴/S阳增加,腐蚀速度加大;在浓差控 制时,阴极面积变化对腐蚀速度有较大影响。
6、去极化
概念
一、阳极去极化原因 1去电阻极化(活性离子等) 2去浓差极化(搅拌,络合剂)
二、阴极去极化原因 1去电化学极化 (阴极反应) 2去浓差极化 (搅拌,络合剂)
氢去极化过程示意图
各金属氢电极的极化曲线
ηH=a+blogi b=2χ2.3RT/nF
8、 氧去极化与吸氧腐蚀
一、氧去极化吸氧腐蚀 二、氧去极化腐蚀速度 三、氧去极化吸氧腐蚀的特点 四、影响因素
2、在微观电池中 在许多金属合金的吸氧腐蚀速度几乎与微阴极
面积无关。(有两种解释:伊文思,托马晓夫)。
1、伊文思解释
2、托马晓夫解释
1、氧去极化腐蚀定义
氧在阴极上吸收电子起到消减阴极极化作 用。
O 24H 4e 2H 2O(+1.229 V) O 22H 2 O 4 e 4 O H (+0.815 V)
2、氧去极化腐蚀条件
Ea EO
E 1 . 2 2 9 0 . 0 5 9 p H 0 . 0 1 4 8 P O 2
Ea EHEO
氧去极化过程分为两个步骤:
1、输送氧到阴极
(V
)
1
2、在阴极上发生去极化反应(V 2 )
氧分子在对流、扩散的作用下运动;
(1)在溶液中 (2)在电极附近 ,通过滞流层是控制因素。 (3)在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 V1 ? V 2
O2 EEO2 ablogi
※ V1 = V 2
O2
2.3RTlog(1 i )
nF
id
※ V1 V 2
O21
O22
极限电流 密度是浓 差控制腐 蚀的最大 速度i iO2 iH2源自氧的极化曲线实例:
.a—常数,单位电流密度下的超电压
.b—常数,与电极无关;b=2×2.3RT/nF 约0.12
不同金属的实验曲线图
氧供给充分时
活化极化控制: i = i d
阴极过程控制时: